分享

行走丨北海的“一街一滩”

 昵称45109175 2021-05-05
清明时节雨纷纷、冷嗖嗖,这是南方天气的真实写照,但并不适合最南端的滨海城市北海。北海的春天,甚是宜人。那北海的城市,哪里撩人呢?
 
在开往北海的高铁上,我百度的结果是:升平老街、银滩、北海环岛观光、涠洲岛……值得看看。因为只有一天时间,早出晚归,我们就选择了老街和银滩这两个感兴趣的景点。
 

在这两个景点游玩中的感受是“一惊一乍”——无声无息的升平老街如此厚重,大名鼎鼎的银滩原来如此;游玩后的感想是“一重一轻”——升平老街值得“浓墨重彩”,银滩只能“轻描淡写”。

∮“海内升平”——升平老街


“海内升平”寓意着平安、太平,这也是北海升平老街虽历经百年沧桑,仍太平兴旺的写照。
 
眼前没有了大牌楼标识的升平老街,早已掩映在高楼大厦之中,融入到现代化城市里,以至于我走到了升平街口也没察觉。一座低矮的牌坊横在路中,要不是疫情防控期间仍需要扫健康码而被工作人员拦了下来,真的就“有眼不识泰山了”!

走进升平老街,我矗立街头,街景在繁华氛围中不失宁静,街道似时光隧道无限延伸着……远眺——沿街两侧整齐排列着清一色的中西合璧骑楼式建筑;近观——大多为两、三层的中西合璧建筑的墙面斑驳中透着沧桑……
 
据那小牌坊上“升平街旧址”中的文字介绍,这条老街始建于19世纪80年代,历经百年,数次扩建,街长由约200米发展到1.44公里,街宽由4米拓展到9米,至20世纪20年代更名为现在的珠海路,是北海的一条商业老街。令我向往的是,这条老街最大的看点是建筑,既有地域特色,又有岭南特点,还有西式风格……
 

今天不是周末,此时是上午10点左右,天空晴朗,气候宜人,应该算是升平街作为商业街的“良辰吉日”吧,可还是一如往常,行人不多,游客为主,不热闹,也不冷清。
 
不光是我们,确有不少外地来的游客,也都以从头逛到尾的方式在参观游览街景街貌。所不同的是,我是从头拍到尾,手机、相机轮番上阵,生怕遗漏有价值的景致。老实说,这条老街,外表是破旧的,但肌理是完好的,破旧是因为老旧建筑年久失修,完好是因为老街格调保持原貌。总的来说,老街老建筑的历史文化肌理犹在。
这整条老街保持着原有的店铺格局,没有大店铺,只有小店和街边摊。各种小商店、小酒店、小门店,门类齐全,特色菜、特别物、特殊品,五花八门,而店招更是琳琅满目,有五颜六色的新店招:“东盟特产”、“海纳珠宝”、“珍珠铺”、“北海名小吃”、“老渔家海鲜小吃”、“烤海鸭蛋”、“猪肉石”、“热带果坊”等;也有镶嵌在建筑上的老店招:“广茂商行合益号”、“北海坭兴陶馆”、“信和号”等,仅从店名店招看,大都与“海”产品有关,体现了北海的地方性,再加上店招或门面装修装饰的鲜明个性,无一不是“招人显眼”的,或许也正因为是骑楼,商家才更有充足的理由和空间来塑造这种氛围,在名为“越来越好特产”店铺骑楼的立柱上,两句对联“经营世界匹头,选办环球货品”,这种“大气磅礴”的特别店招能不吸引人吗?在我看来,这是升平老街,乃至北海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才有的底气,此为升平老街的特点之一。
 
而另一个特点则与建筑或历史相关。一路下来,只要是有些特点的建筑或雕塑,我都会仔细瞧瞧,再拍照留影。职业目光聚焦的结果,我发现这条老街上建筑与雕塑有两个共同特点:其一,中西合璧骑楼式建筑“窗文化”颇为独特。几乎所有临街建筑墙面的窗顶都是拱劵结构的,拱劵外延及窗部顶端都有雕饰线,线条流畅,工艺精美,临街墙面的装饰与浮雕形成南北两组空中雕塑长廊,这就是斑驳陆离的建筑表象也难以掩饰的建筑美,无需发掘,自然呈现,难得一见,我认真欣赏了。其二,散落街头小品式“雕塑文化”体现了北海的历史传承。印象深刻的有《咸水歌》,生动的展现了三个疍家女姿态优美、惟妙惟肖的喜悦心情;有《摇水井》,两个玩童使劲摇水的形态逼真至极;有《百年普仁》,两尊尺寸与真人相近的人物雕塑,告诉游人北海西医发展的起源……
 

一方海天,一方人文。这条老街,无疑是北海具有历史价值和文化遗产的风水宝地,我们只是匆匆过客,却也窥见一斑。
 
在指示牌的引导下,我们步入一个院落去参观了“接龙桥双水井”遗址,只见一个由青砖筑砌的水井,井口已长满了植物,用绿网罩着。据说,这口井已有两百多年历史,常用形似吊秤的杠杆打水,除了供居民用水,双水井与海之间有一条用砖砌成的水槽,吊起来的井水经30多米的水槽流至海边蓄水池,向停泊在北海湾的中外货轮供水。如此看来,这口普普通通的水井,却是北海早期开发与对外开放的缩影。 
几乎快走到老街的尽头了,一座灰白色三层的方形外廊式建筑出现在我们眼前,此地商业街的氛围没有了,周边的环境特别宁静,静下心来似乎能听到海浪涛声。原来这座西洋建筑就是赫赫有名的“北海关大楼”。据标牌介绍,该座建筑呈南向,面阔与进深都约18米,建筑面积逾千平米,中间为方形四坡屋顶,四周为“回”字形天台。走进参观,海关里已经没有了历史记载的验货厂、洋员工住宅楼及俱乐部等建筑的踪影;站在廊道,环顾四周,俯视老街,一百多年前的洋人视角绝对是居高临下,盛气凌人的,1883年北海关虽然是清政府所设的,但所有要职却非洋人莫属,是名副其实的“北海洋关”,可悲可叹!这座大楼就是旧中国关税主权外丧的物证。
 
从北海海关大楼走出来,心情复杂,一拐弯就到了海边。退潮后的海滩上有维修中的渔船零零星星,而远处海面上繁星点点的渔船正乘风破浪,海滨的蓝天也正努力的挣脱着灰色的天空,即将露出笑颜……今非昔比,祖国强大,势不可挡!

“天下第一滩”——银滩

 
从人文景点到自然景观游览,心理适应需要有个过程。
 
在北部湾,北海银滩被称为“天下第一滩”。银滩东西绵延约24公里,海滩宽度30—3000米,陆地面积12平方公里,规模不小,面积还大。但“天下第一”经常被泛用,或是号称。据我所知,银滩这个“天下第一滩”就是在改革开放初期由一个著名老人提笔命名的,也许正是这个时代背景和历史人物赋予的美名,才有局限性。

或许我们来到银滩的季节不是最佳的。在银滩公园入口处的商店买了双拖鞋,卷起裤腿,径直走向大海。“银滩”倒是名符其实的,细腻的沙子在强光照耀下灰如银色,可沙滩上的沙虫多得出奇,很是意外。我也到过许多号称“第一”的沙滩,其中数里约热内卢的银色沙滩和新西兰的黑色沙滩印象最深,但似乎也没有看到过沙虫的记忆。求问同行,方才知道,原来银滩的沙虫历来是广西北海的一张名片,堪称餐桌上的美味佳肴,其味道鲜美脆嫩,营养丰富,为海参、鱼翅所不及,也是当地海边人赖以生存的收入来源。至少,这点就是银滩的“天下第一”吧,可惜,我严重痛风,忌食海味,同时我也为自己的孤陋寡闻而汗颜!
银滩的景色并不特别,与之前到过的海滩亦无二样:孤帆远影,海轮远泊,海浪滚滚,涛声依旧;如麻的游客,如飞的游艇,如诗的画面,如歌的氛围……我被这生动活泼的场面所感染,踏着海浪嘻嘻、迎着海风渔跃,我与同伴在欢笑声中相互抓拍留影。

我已没了去乘风破浪享受游艇快乐的勇气,但在清澈的海水中浸泡,看着冲浪者的英姿,望着悠悠苍穹下遥遥无限的碧海,心旷神怡,感慨人生!
 
尽管如此,我还不完全赞成银滩的“天下第一滩”之说,因为,改革开放四十年,沿海城市的生态发展更是遥遥领先,现在何处不是绿水青山,何地不是人间天堂?!
从这个有意义上说,北海银滩应该是中国海滨城市中无数个拥有“一望无际的大海,一碧如洗的蓝天,一见如故的海滩”的“天下第一滩”之一……

如何拍出超越92%人的优秀短视频?
丨第六届手机短视频特训营来啦

在本公众号发布的作品,同时会在腾讯内容开放平台【企鹅号】、【360图书馆】等主流平台网页版同步刊出。敬请作者前往关注并收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