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足月儿和早产儿的特点与护理 重点难点 掌握 足月儿和早产儿的外观特点 熟悉 足月儿和早产儿各系统的生理特点及特殊生理状态 了解 足月儿及早产儿的护理 正常足月儿和早产儿的外观特点 正常足月儿(normalterm infant) Ø 胎龄≥37周和<42周 Ø 出生体重≥2500克并≤4000克 Ø 无畸形或疾病的活产婴儿 早产儿 又称未成熟儿(preterm infant) Ø 胎龄<37周 Ø 我国早产儿发生率约7% Ø 死亡率约12.7%~20.8% 外 表 皮 肤 耳 壳 乳 腺 外生殖器(男) 外生殖器(女) 趾 甲 跖 纹 正常足月儿和早产儿生理特点 呼吸系统 循环系统 消化系统 系统泌尿 血液系统 神经系统 体温 能量及体液代谢 免疫系统 常见的几种特殊生理状态 呼吸系统 Ø 呼吸频率 安静 40次/分 呼吸急促>60次/分 Ø 胸廓呈圆桶状,肋间肌薄弱、 呼吸靠隔肌升降→腹式呼吸 Ø 呼吸道狭窄、黏膜血管丰富、 纤毛运动差→呼吸困难 早产儿 Ø 呼吸中枢及呼吸器官发育不成熟 Ø 表面活性物质(surfactant)缺乏→肺透明膜病 早产儿 Ø 红细胞内缺少碳酸酐酶→CO2 ↓→刺激呼吸中枢↓ Ø 肺泡数量少(成人的10%),肺泡表面面积为成人3%,肺血管丰富, 肺泡间隔较厚→含气少、含血多 早产儿 循环系统 Ø 出生后血液循环动力学发生重大变化 Ø 持续胎儿循环(persistent fetal circulation,PFC) 又称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persistent pulmonary hypertensionof newborn,PPHN) Ø 心率 波动范围大 90~160次/分>160次→过速 早产儿 偏快 Ø 血压 足月儿 50~80mmHg/30~50mmHg 早产儿 偏低 Ø 部分早产儿可伴有动脉导管开放 消化系统 足月儿 Ø 食管下部括约肌松弛 胃呈水平位 幽门括约肌较发达 易溢乳、呕吐 Ø 除淀粉酶外,消化酶已成熟 不宜过早喂 淀粉类食物 胎 便 生后24h排,2~3天排完 延迟应排除消化道畸形 早产儿 Ø 吸吮力差,吞咽反射弱,胃容量小→哺乳困难 →吸入性肺炎 Ø 胆酸分泌少→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Ø 肝功能不完善 凝血因子不足→颅内出血 蛋白质合成不足→低蛋白血症、水肿 肝糖元储备少→低血糖 葡萄糖醛酸转移酶活性低→黄疸持续时间长、程度重→易发生核黄疸 泌尿系统 足月儿 Ø 肾结构发育已完成,功能不成熟 Ø 肾稀释功能与成人相似,浓缩功能差 Ø 生后24h内排尿,一周内每日20次 早产儿 Ø 肾浓缩功能更差,肾小管对醛固酮反应低下→低钠血症 Ø 葡萄糖阈值低→糖尿 Ø 碳酸氢根阈值极低,肾小管排酸能力差→晚期代谢性酸中毒 人工喂养的早产儿应采用早产儿配方奶粉 血液系统 Ø 血红蛋白(Hb):出生时 170g/L(140~200g/L),生后24h最高,第一周末恢复至出生时水平 Ø 新生儿贫血:生后1周内静脉血血红蛋白<140g/L(毛细血管血红蛋白高20%)。刚出生时以胎儿血红蛋白为主 Ø 血容量:85~l00ml/kg,与脐带结扎时间有关血容量 早产儿 “生理性贫血” 出现早,且与胎龄相关 Ø 网织红细胞 初生3天内为0.04~0.06,4~7天↓至0.005~0.015,4~6周↑至0.02~0.08 Ø 白细胞 生后第1天(15~20)×109/L,中性粒细胞为主,4~6天后淋巴细胞占优势 Ø 凝血因子 Ⅱ、Ⅶ、Ⅸ、Ⅹ活性较低 Ø 初生时:中性粒细胞占60%~65%;淋巴细胞占30%~35% Ø 生后4~6天:两者比例相等→第一次交叉 Ø 以后:中性粒细胞渐↑,淋巴细胞渐↓ Ø 4~6岁:两者比例又相等→第二次交叉 神经系统 体 温 体温调节中枢功能不完善 皮下脂肪薄,体表面积相对较大→易散热 棕色脂肪(brown fat)产热 早产儿棕色脂肪少,无寒战反应 低体温、低氧血症或寒冷损伤(硬肿症) 中性温度(neutral temperature) 机体维持体温正常所需的代谢率和耗氧量最低时的环境温度, 与出生体重和生后日龄密切相关 能量及体液代谢 基础热量 50kcal/(kg·d) 总热量 100~120kcal/(kg·d) 早产儿 生后数周内常需肠道外营养 生理性体重下降 生后1周末体重降至最低点(约BW的10%) 10d左右恢复到出生时体重 早产儿 体重下降程度重(BW的15%~20%) 恢复速度较足月儿慢 新生儿不同日龄液体需要量[ml/(kg·d)] Ø 钠 足月儿需要量1~2mmol/(kg·d) <32周早产儿3~4mmol/(kg·d) Ø 钾 初生婴儿10天内一般不需补 以后1~2mmol/(kg·d) 免 疫 系 统 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功能均不成熟 非特异性免疫功能 Ø 屏障功能 皮肤黏膜薄、脐残端未完全闭合、呼吸道纤毛运动差、 胃酸胆酸少、血脑屏障发育未完善 Ø 补体系统 Ø 细胞吞噬系统 单核/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产生及储备均少吞噬能力低下 特异性免疫功能 Ø 免疫球蛋白IgG含量低、IgA和IgM不能通过胎盘 →感染(尤其革兰阴性杆菌) Ø T细胞免疫功能低下 →新生儿免疫应答无能 早产儿 上述功能更差 常见的几种特殊生理状态 “马 牙” Ø 部位 口腔上腭中线和齿龈 Ø 形状 黄白色、米粒大小的小颗粒 Ø 原因 上皮细胞堆积或 黏液腺分泌物积留形成 数周后可自然消退 “螳螂嘴” Ø 部位 两侧颊部 Ø 形成 隆起的脂肪垫 Ø 作用 有利于吸吮乳汁 乳腺肿大 男女新生儿 生后4~7天 乳腺如蚕豆或核桃大小 2~3周消退 切忌挤压→感染! 母体雌激素中断所致 假月经 女婴 生后5~7天 阴道流出少许血性分泌物 或大量非脓性分泌物 可持续1周 来自母体的雌激素中断所致 新生儿红斑 生后1~2天出现,多见于头部、躯干及四肢 大小不等的多形性斑丘疹,1~2天后自然消失 粟 粒 疹 Ø 部位鼻尖、鼻翼、颜面部 Ø 形成皮脂腺堆积 Ø 形态有小米粒大小、黄白色皮疹 Ø 转归脱皮后自然消失 本章小结: 正常足月儿是指胎龄≥37周并<42周,出生体重≥2500g并≤4000g,无畸形或疾病的活产婴儿。正常足月儿和早产儿的外观及生理特点均有区别。 --------------------------------------------------------- 1、为何要加原创:加原创只为可以添加话题标签。 2、为何要添加标签:添加话题标签后可以按照内容分类,方便大家阅读。 3、声明:该内容以九版内科学内容为基础编制,为方便大家学习考试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为谢!!! 本文章并非作为疾病诊治依据,如有不适,请到医院就医。 内科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