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父》里有句经典台词:
为什么有的人半秒钟就能看穿事物本质,而有的人却一辈子都看不清呢? 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一个人的深度思考能力。思考得越深入,对事物的认知与理解就越多,也就越能够轻易地看到其本质。 爱因斯坦说过:
思考不仅是成人的必需,更是孩子的必备,因为思考会影响一个人人生的方方面面。 身为父母,我们不一定非要让孩子成为科学家,但是深度思考能力是一定得让孩子具备的。 在现实生活当中,我们经常会发现,孩子一遇到难题就马上喊爸喊妈,说这道题太难了,不会做。 有的家长随便地问问关于孩子学习的事情,孩子甚至想都不想,直接回答一句“不知道”。 还有的孩子在写作文时,由于平常不怎么阅读,词语积累得少,下笔困难,孩子做的不是去思考写作文困难的原因,而是直接抄起他人作文来。 有的甚至随便写上几句话,或者是一个字都不写。 如此种种表现和行为,无不表明了一件事,那就是孩子惰于思考,不肯动脑。 高尔基说:
思考就像天才们的翅膀,拥有了它,就可以让自己在广阔无垠的天地里自由地飞翔。 那我们如何让孩子拥有思考的“翅膀”,具备深度思考的能力呢?别说,还真有,并且方法简单又好用,那就是我在《零秒思考》一书中看到又应用过的零秒思考笔记法。 所谓“零秒”思考,就是瞬间便能认清现状,瞬间便能整理问题,瞬间便能考虑出解决办法,瞬间便能决定该如何行动。 零秒思考就像是一个解决问题的高效程序,从看清问题、整理问题、想出解决办法,最后执行,这都是在瞬间发生的。 没有犹豫的时间,也没有烦恼的时间。 如果想要习得如此高效程序,通过做笔记便可掌握。 零秒思考笔记法的具体做法为: 将一张A4纸横放于面前,每张纸写一个主题,一页写4~6行,每行20~30个字,写每张纸所用的时间要控制在1分钟以内,每天写10页。也就是说,每天要用10分钟的时间来做笔记 。 下面,我将做笔记的细节再一一拆分道来。 首先是标题部分 标题就是笔记的主题。这个主题可以是任何事情,学习、生活、工作、情绪等都可以。当然,标题用疑问句更好 。 如果标题有太多相似,那也没事,尽管写就是了,后面会有穷尽时。 总之一句话,就是脑海中浮现的是什么就写什么,不要有丝毫犹豫。 其次是正文部分 正文部分的4~6行,每行20~30字,还有日期设定在1分钟之内写完。 写的时候也和写标题一样,想到什么写什么,把自己最真实的感受写出来就好了,其它的遣词造句、写不到6行等都不用管。 待到做笔记熟练后,再写满6行,并且每一行尽量写得长一点。 再次是每页1分钟,每天写10页 随时想到随时写,一想到就立马写下来,并在1分钟之内写完,这样做不仅有助于思考,更容易坚持下去,培养深度思考的能力。 最后是对笔记的充分利用与整理部分 将每一页笔记的4~6行正文再分别作为另一页笔记的标题,一个接一个地深挖下去,并从多个角度写一个标题,思考就会更加深入 。 久而久之,你就会发现自己的思考速度快得惊人。 在心情糟糕、情绪低落时可写15~20页笔记,写出心情低落的缘由,从不同角度去写,直到将自己的心情调整好。 将做好的笔记分门别类地摆放整齐文件夹中,每三个月整理一次文件夹,并粗略地泛读,再过三个月重新看一次。 以上的四大部分,就是做笔记和整理使用笔记的一个一个小步骤,相信家长朋友们都已学会了吧,到时别忘记教授给孩子。 写在最后: 我使用《零秒思考》一书中的思考笔记法做了许多笔记,这里上张图吧。 不过,我稍微改了一下写笔记的形式,我用的是手机自带的备忘录,写完之后给我的一个很直觉的感受,就是瞬间对于自己为什么会这样做或那样做,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这个认识令自己意想不到。 其实,很多时候,很多事情的发生,原因、经过和结果可能我们都知道,但是如果再用笔写出来,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层的认识一件事。 因为在写的过程中需要理清思路,需要进一步地深入思考,由此我们所能看见的和收获到的也就大不同了。
一个人的思想与他的生活息息相关。愿所有家长和孩子都能够拥有深度思考的能力,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