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只因我不愿给小姑买房,婆婆让我滚,我动真格离婚了,她却后悔了

 东林夕亭 2021-05-05
我有酒和茶。

你有故事,就来找我。

01

有人说,处理家庭收入的问题十分简单,钱多的时候就多花一点,钱少的时候就少花一点。

戴尔·卡耐基在《写给女人一生幸福的忠告》一书中驳斥了这种观点:“在残酷的现实生活中,最严重的后果就是财务上的失误,用毫无计划并且散漫的态度处理家庭收入,只会把钱浪费在很多不该花的地方,无法确保家庭收入公平合理地分配。

这是一种容易被人忽略的问题,很多人只是在面对婚姻时评判钱多钱少,只想到了如何花钱,却没有想到如何管钱。这种态度在正常的生活中可能看不出有什么问题,一旦遇到了真正想要花钱的地方,就会犯难,到时候问别人借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之后还钱会更麻烦。

道理虽然简单,可有些人偏就不愿意去管钱,觉得太麻烦,总是装潇洒,装大方,不管该花不该花,花不花钱只是随心情而定。如果你特别有钱,这样做没关系。但如果你手里的钱有限,就不该乱花,否则早晚会对自己不利。

就像朋友晓玲对她前夫和婆婆的吐槽:“别的女人要么有好婆婆,要么有好老公,终归会占一样。我倒好,也不知道上辈子造了什么孽,竟然一样都不占,既没摊上好婆婆,也没摊上好老公,合着我嫁到他们家扮演的是摇钱树,今天这个问我要钱,明天那个问我要钱,我的钱又不是大风刮来的,凭什么这样对我?摊上这样的婚姻,我怎能不离婚?

02

有人看了晓玲的吐槽只有或许会问:婆婆不是好婆婆,男人不是好老公,婚前难道一点都没发现吗?

这就是人生如戏的地方,戏里戏外的人立场不一样,想法不一样也正常。虽然她不是在演戏,但却当局者迷,自己觉得没选错,就让婚姻开始了。更何况,婆家人对钱的概念是怎样的,她如果不去花时间深究,婚前是不可能发现端倪的

她当时花钱很大方,婆家人当然会对她热情,她没有去了解这份热情背后有没有虚情假意,嫁错人也只能认栽。

婚后的生活如她前文中所说,婆家人把她当成了摇钱树,总是巧立名目问她要钱,而且是轮番上阵。

她一开始没当回事,觉得婆家人对她那么热情,“应该”都不是坏人,反正要的钱不多,自己不该太小气。而事实却是,婆家人一开始要小钱,只是在试探,确定她盲目大方了,他们要的钱也就越来越多了,最后甚至要求她出钱给小姑子买房。

她仅仅只是拒绝了婆婆的要求,就被婆婆要求离婚,被要求滚出婆家,这让她的内心瞬间就有了落差,认清了婆家人的真面目:“合着我只能一直接受他们的要求,不能拒绝;合着我的婚姻必须一直靠我花钱去维系,不花钱就让我滚蛋,真是可悲!”

更可悲的是,她老公阿冬也跟婆婆是一致的态度,认为她有钱就该给小姑子买房,认为钱多就该多花,她反问钱花完了怎么办,阿冬不假思索说:“花完再说,没钱的是后续再少花也不迟!”

他的这种财务观念让晓玲无法接受:“花的不是他的钱,他当然可以说得轻松,但我不轻松,我凭什么要把自己的钱都花在婆家人身上?在我看来,我平时为他们花钱已经算是仁至义尽了,给小姑子买房这种事还让我花钱,真的有点贪得无厌了,我不能继续做冤大头,我必须离婚,必须为自己及时止损!错不在我,我没必要反过来我挽留他,不该爱就不爱,狠心说再见才是我应该走的路!”

她动真格离婚了,婆家人必然会后悔,然而却已经来不及补救了,因为他们亏欠晓玲太多,晓玲觉得自己没有任何留下来的理由,觉得唯有让婆家人在悔恨中度过,自己才能解气。

03

虽然晓玲在意识到自己嫁错人以后及时止损了,没有去挽留不该爱的人,而是选择了狠心说再见,但她之前选择婚姻时所犯的错误,还是应该被其他人当成前车之鉴。

就事论事的话,已经嫁错人了,已经认识到自己爱上不该爱的人了,确实不该反过来挽留不该爱的人,确实应该狠心说再见,但我们对待感情不能只有这一套方法,在感情的不同阶段应该有不同的方法和态度。

“爱上不该爱的人”这种问题其实是可以避免的,关键就在于你是否用心对待婚姻

就拿晓玲来说,她的财务观念是怎样的,她自己不可能不知道。她会认同怎样的财务观念,她心里也很清楚。既然如此,她就应该在选择婚姻时就注意这种问题,因为婚后生活肯定绕不开钱,如果不提前跟对方沟通这方面的问题,不去了解对方的观念跟你是否一致,错了你也只能认栽,谁叫你那么盲目呢!

尤其是对于像她这种比男人有钱的女人来说,更应该注意钱的问题,你不能想当然认为你选对人了,你需要有证据,需要去判断和验证,否则凭空认为你嫁对人了,万一错了呢?能够从根本上止损,为什么非要等到错了之后才止损呢?闲着没事干了是吗?嫌钱太多了是吗?

不光是钱的问题,其他问题也是一样,你自己的好恶,准则和观念要明确,明确之后应该去和对方的这些东西作比对,不一致的话可以沟通,沟通不来就应该放弃,不该明知不合适还让婚姻开始。不能只是幻想幸福,该做的铺垫要做,否则你就没资格幸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