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破家县令,灭门府尹”,你懂这8个字莫?

 激扬文字 2021-05-05

图片

授权自

zhihu.com/question/417529307/answer/1438094874

老王是出了名的文不对题。

有人问:古代的穷人活不下去了可以选择吃牢饭吗?

01

古代有个词叫“瘐死”。
意思是“不明不白死在班房/监狱”,相当于N年流行过的“躲猫猫”、“喝开水”。
以前进班房的,往往是些吃不起饭的穷人。


02

班房和牢房还不是一回事。
班房的初始作用,就是衙役的休息室。
后来被县太爷和衙役们关押一些需要关押的人。
这些人通常都不是什么罪犯,一般来说以交不起钱粮付不起地租的穷鬼居多。
除此之外,还有可能关押不服判决的、不愿作证的…


03

其实古代有正常的监狱,但里面关的是正常通过司法程序的人。
但班房用来关的,是一些没法定罪的人。
或者说,县太爷或衙役想关的人。
被关进去就是要整人的,就是要让人就范。
所以不给饭吃、衙役折磨,都是正常操作。
不光打,还要让家属知道,逼人就范。
所以古代班房的死亡率非常非常高。
道光末年,张集馨做四川的按察使,据他讲,当时每年四川一省,瘐死班房里的人不下一两千人,远远高于每年的死刑犯数量。
而死在班房里的人,即使按当年的尺度,连罪犯都谈不上。


04

以前有句话叫“破家县令,灭门府尹”。
什么意思?
县太爷想整一个人,根本不需要诬人死罪。
只需要一个莫须有的罪名,把人关进班房,饿都能给人饿死。
上面说到那位巡按使曾提到,四川有位县太爷诬良为盗,抓了十五个人,送到省里一审,都是错的,发回重审,县太爷一生气,班房里这十五人就全死了。


图片


05

清朝末年,有一个出名的酷吏,做过山东巡抚和山西巡抚的毓贤
他做曹州知府的时候,只要把人当盗贼抓了,不管有没有证据,就往站笼里一放。
什么是站笼?
立枷是明清时代的刑具,又称为站笼。
它前面长,后面短,长的一端触地。
笼上有口卡住囚犯颈部,昼夜站立,直至死去,也有的先在脚下垫物,套定卡住脖子后再撤出垫物,致囚犯悬空窒息而死。
它常用于处死钦定的案犯,犯人只能站不能坐,有的狱吏将其高度降低三寸,使囚犯站不直,只能稍微屈腿勉强支撑,有的囚犯家属花钱贿赂狱吏,雇人用背找托着囚犯屁股,使其半坐休息,不至于死得太快。
——百度百科

只要进了站笼,少则一天,多则几天,必死无疑。


06

有些东西不能光看广告,要看疗效。
表面上吧,大清国治民宽厚,对刑罚讲究慎重。
每次死刑都要经过皇帝批准。
每年秋审,全国的死刑判决,都要由刑部、大理寺和都察院抽调专业人士组成的秋审司来把关。对每个死刑案件都要进行详尽的复查审理,最后形成一个文件(说帖),交由皇帝定夺。
称得上“海专精算,懂过你我”了吧?
但再看古代的班房,我忽然好像懂了什么叫“外儒内法”。


图片


生在红旗下,请不要对任何古代王朝抱有任何幻想。
老王:古人,父母再穷,甚至倾一个家族之力,也要读出一个功名,为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