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友主页丨李德锋:写作如产蛋

 长河副刊的书架 2021-05-05

我是一位文学爱好者,闲来无事,喜欢拿笔写上两句。

朋友见如此痴迷,误以为对我来说,文章不过是唾手即得的身边之物,遂带着羡慕的眼神要我谈感受。

这可难为了我,虽说爱好,毕竟不是天赋。若谈感受,怎么说呢?感觉写作就像生孩子,既快乐又苦痛。说句通俗的话,特别像老母鸡下蛋。

是的,写作如产蛋,有一个酝酿的过程。其间,为了得到理想的答案,往往要绞尽脑汁、凝思苦想,苦到极处,脸憋胀得像鸡冠一样通红。

诗人贾岛创作“僧敲月下门”时,在“推”与“敲”之间反复揣摩,冲撞京兆尹韩愈仪仪队尚不自知。故此,他在《送无可上人》中言道:“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一介凡夫自不敢与诗人相比,但向美之心毫无二致。为了产出金蛋,凝神屏气,暗自发力,沉湎于创作中的人,确乎就是那只下蛋的母鸡。

由量变到质变,水平的提高有一个渐进的过程。

文学新人,初涉此道,其作品往往流于青涩,不成熟的痕迹随处可见。这个阶段恰似初次产卵,进程难产,蛋留血丝,让人一看就知还未得其要。

但既已登堂,就是良好的开端,带血丝的蛋也依然是蛋,总比啥也不干、游手好闲要强百倍。

同样都是鸡蛋,质量也有优劣之分,柴鸡蛋和激素催生的蛋是有本质区别的。

写文章也一样,大家写出的是精品,流芳百世,读者津津乐道,意境自是不凡。而那些伪文人的作品则实属垃圾,俗不可耐,让人一看就倒胃口。充其量,一枚发育不成熟的软蛋而已。

究其因,我认为还是食材的差异。小柴鸡散养,处于原生态环境,吃的是纯天然食品,富含营养,产的蛋自然比激素催生的要美味。

作品来源于生活,素材的积累非常重要,一篇名著的诞生,与作者体验生活密不可分。贴近实际、反映生活,这样的作品才有品味,更能直击灵魂。归根到底,它的“食材”绿色无污染,经得起读者挑剔的目光。

写作虽说是件苦差事,但苦亦有乐,这也正是它的魅力所在。作品问世的一瞬,你会有种成就感。实际上,创作的过程也是享受的过程,将文字像魔方一样拼搭,破解的一刻是最快乐的。

人性中有一弱点叫炫耀,穷光蛋的我无富可炫,只好卖弄自己的文章。每当有作品发表时,我都会发到朋友圈,还要写上两句。

那情景颇像刚下完蛋的老母鸡,“咯咯哒”地吵着邀功:快来看啊,我下蛋了!生怕人不知道似的,浑然不顾是否吵醒了人家午休的美梦。

其实说到底,写文章毕竟是给人看的,作者只是服务生而已。正如母鸡下蛋,最终归宿乃为人满足口腹之欲,谁又见过鸡吃蛋呢?

可是话又说回来,能够得到读者青睐,文章就没有白写。千金易得,知音难求,他们的默许才是创作的生命原动力。鸡蛋补充营养,文章提供精神食粮,殊途同归,都是为他人服务。

遗憾的是,自己才疏学浅,作品“软蛋”居多。饶是如此,我依然在努力着,期待彩蛋的降临,期待我的精品能够破壳而出。


■作者:李德锋  ■编辑:王晓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