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栀子花开的时候了,我的家乡古泉,有大片大片的栀子花。花开时节,远远望去,像新疆的棉花地,洁白洁白的,那香气,逆风都能钻进你的鼻孔、浸入你的心脾。我们古泉人,真的很实在。这一片栀子花海,开在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输送容量最大、输送距离最远、技术水平最先进的古泉换流站旁边。现在,又建成了巍峨壮观、耸立入云的风力发电站。更值得骄傲的是,毗邻的芜宣机场开始运营了。天然的旅游资源,倘若在别处,早就换成白花花的银子了。对栀子花, 从小我就情有独钟。母亲为了庆祝我的出生,在我家屋后栽了一棵栀子花。所以,这棵栀子花就成了我的同年。读书时,我把栀子花作书签,打开书,香气扑鼻,经年不散。后来知道,栀子花是岳阳市的市花。栀子花不仅能观赏,而且是一味非常好的中药,可以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  多年前,偶然看到著名作家汪曾祺《记忆中的夏天》。里面是这样宠爱栀子花的——凡花大都是五瓣,栀子花却是六瓣。山歌云:“栀子花开六瓣头。”栀子花粗粗大大,色白,近蒂处微绿,极香,香气简直有点叫人受不了,我的家乡人说是“碰鼻子香”。栀子花粗粗大大,又香得掸都掸不开,于是为文雅人不取,以为品格不高。栀子花说:“去你妈的,我就是要这样香,香得痛痛快快,你们他妈的管得着吗!”汪曾祺,我们的邻居,高邮人, 师从沈从文,在中国文坛有极高的地位。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但是,因为汪曾祺参与京剧《沙家浜》的创作有功,1970年而被邀请登上天安门城楼。我对他,就像对文革中卖力吆喝的余秋雨一样,总有些许不爽。可是,他如此喜欢栀子花,以致于为了维护栀子花的圣洁,居然一改文雅,骂起粗话。因而,打动了同样痴迷栀子花的我。忽然觉得,这个说粗话的老头,煞是可爱。遗憾的是,汪老早已作古,不然,我一定邀请他来古泉,徜徉在我们的栀子花海。【古泉我可爱的故乡】 【震惊世界令人心酸的3张照片】 【愤怒的女友和恐怖分子的区别】 【自私是最被低估的美德】 【我强奸我自己,犯法吗?】 【手机中的清明节】 我的“抽”烟趣事 【从'不幸死亡’,看官员的语言修养】 【幽默对联趣话】 【千古佳话,一字说尽】 【谁说宣城人文化底蕴浅?看看这些字你就明白了】 【防疫词汇新释】 【他创造一个常用汉字,却被女性骂了三年】 【车之物语】 【宣城人,你了解宣纸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