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因为档期内口碑跑赢,而且它们都有一定“主旋律”背景。近几年每逢重磅档期,总会有一两部主旋律电影拔尖,无论口碑还是票房。20年前也有一部,带着主旋律内核,成为走进大街小巷的“爆款”。20年来,《重案六组》重播三千多次,是重播最多的国产剧之一。饰演组长郑一民的张潮,因为第一部《重案六组》名声大振。拍摄第二部时在警队体验生活,跟着刑警去破一个碎尸案。却因为剧中互动暧昧,台词撩人,硬是被cp粉暗中锁死。 △ 《鲁豫有约》上展示粉丝制作的“同人”结婚照 三部《重案六组》创下国产刑侦剧的高峰,也同时缔造了一个后无来者的绝唱。

△ 新闻截图来源:《法制日报》
更想聊聊,它在当年,为我们展示出主旋律题材的哪些空白。因为这里没有故弄玄虚的线索,没有高智商的主角光环,更没有过度理论性的精密布局。北京某区重案组,女警季洁(王茜 饰)、男警大曾(李诚儒 饰),带个神枪手江汉(董勇 饰),和两个大学生新手白羚和黄涛。 别说新人了,连从警近二十年的大曾都被这血腥味恶心到。从窗户翻进阳台,本想实施侵犯顺便抢劫,却被起夜上厕所的姑娘发现。江汉和白羚扮成片警,进入屋子,双方的枪都顶着火,千钧一发。流窜三省,作案必杀人,群众、军人、警察、同伙,屠杀15人,抢劫140余万元,狱中还杀了两名犯人。《六组》里更让人目惊口呆,还是那些充满奇情的伦理大案。为了不让两岁的女儿分走老公对自己的爱,放火烧死亲生骨肉。
△ 刘天池每次当导师,这段就会被翻出来 只因为姐姐一家对他太“抠”,下狠手杀死带他来城里挣钱的姐夫。仿佛杀的不是自己的亲姐姐一家,而只是碾死了一只蚂蚁。△ 说的是姐夫的尸体 《重案六组》血腥和奇诡的程度,都碾压现在大多数国产恐怖片。比如,特警、武警的活都让重案组干了啊,一个区怎么会发生那么多凶杀案啊,操作不规范啊……《六组》用对“案件真实”的浓缩,以折射更多的“社会真实”。千禧年间流行的热点,在《重案六组》里都能找到影子。2000年亚洲杯,国足小组赛精彩地战平卡塔尔队;街边到处可见“刮刮乐”;陷入疯狂的民间科学家;一代人的迷茫和欲望,全藏在一桩桩看似离奇的罪案里。 亚洲杯,一行人去抓赌球,上面下来“政治任务”,让当地媒体也跟着。00年代的中国,社会财富急遽膨胀,新事物不断冲击着人们的神经。第一部有个受害者,在街边抽刮刮乐中了头奖,接着被“杀害”在家。利用自己在血库工作的职务之便,偷了几袋血洒在家里,制造“假死”。最后,此人被发现捆着50万现金疯疯癫癫地走在公路上。一位民间科学家,闯入银行用假炸弹和假枪“拿”了五万块。三人见钱眼开,直接给抢了,其中一人,还因分赃不均杀了同伙。说自己是农民出身,知道他们有了钱,肯定会先回去盖房子、娶媳妇……


科技界新秀,形象被印在杂志上,因为当年一次嫖娼的黑料被勒索。他老爹怒杀勒索者,到头来,儿子关心的只是自己的前途,却毫不关心老爹的死活。  一件关于房地产商与官员勾结的贪腐案,案子简单,罪证直接上报。
 没办法,刑警的工作就是和形形色色的犯罪打交道,目力所及,全是犯罪。罪案只是一面棱镜,它折射出人性的真,更折射出人性的善变。是所有人性中“平庸的恶”的叠加——虚伪、懦弱、贪婪、恐惧、羞耻……一集两个大案,得完整、得重大,杀人放火强奸抢劫……《六组》表现的是警队的整体智慧与协作,而非个人英雄主义。这段,Sir想从警察的视角看《重案六组》的“真”。真实警察办案,肯定不会像影视化作品里出现记忆宫殿,或者靠某个天才的个人才能。线索,都是日复一日,靠脚走出来、靠嘴问出来、靠耐心筛选出来的。他们曾在13万份寻呼里找到有用的线索,也曾因为一段笔迹,去对比成摞的信件。抽烟喝酒说脏话,能和三教九流打交道,也能跟妈妈桑谈笑风生。 教导后辈时:两人去追一个小混混,新人小年轻下意识想去拽。但从两人神情看,却正相反——钢蛋慌乱,大曾却老神在在。△ 要不是保护朋友,大曾不会占下风 兄弟胡刚被怀疑与黑社会有联系,大曾一万个不相信,多次和队领导大闹。本来队里想悄悄瞒下,以保住胡刚遗孀的烈士家属待遇。正是这种尊重,让《六组》填补了主旋律刑侦剧,长久的空白。现在翻开《六组》的豆瓣页面,最多人讨论的,不是奇案,尺度,血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