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必修二8《兰亭集序》孙东霞
2021-05-06 | 阅:  转:  |  分享 
  
微写作?导入新课微写作:《校园的早晨》要求:1.运用精练优美、自然清新的语言。2.500字以内司马文章元亮酒,右军书法少陵诗。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天镇一中孙东霞绘导图?解读教材绘一绘单元知识思维导图自主交流第三单元读一读自主交流这个单元主学习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山水游记一般不只是对自然风物的客观性描绘,它往往也含着抒情和说理的成分;在记叙游记游览的同时,或表达物我两忘的喜悦,或抒发时不我待的忧思,或倾诉怀才不遇的愤懑……正所谓“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在景物的描述中倾注了作者个人的情感和志趣。阅读这类文章,不但要欣赏其中描绘的自然风光,还要联系作者的身世和作品的时代背景,品味作者抒发的感情和文章寄寓的旨趣。反复阅读这些优美的篇章,体会其中的节奏语气和韵味,有助于养成良好的的文言语感。而体验古人徜徉山水、感悟人生的情趣,也有助于培养我们对自然之美的感受能力。研讨与练习读一读自主交流一、把握文章大意,回答下列问题,并背诵全文。1.文章第1、2段概述了兰亭集会的情况,说说作者为什么会有“信可乐也”的感受?2.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第3段议论的中心问题,想一想,作者的感情怎样由“乐”转而为“痛”?3.“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生死观?二、辨析下列加点词的不同意思。三、你作为“后之览者”,读了此文,有什么感触?四、阅读下面一则有关王羲之的轶事,并把它们翻译成现代汉语。自主交流绘一绘单元知识思维导图解读教材知识:自主交流权轻重?目标定位学习知识目标通过绘制思维导图,引领学生回顾把握文言文文体知识特点通过绘制思维导图,引领学生解读本单元的知识结构体系特点通过预习、课下与课上合作交流,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掌握文言词语:咸、毕、惠、信、兴等词的意思和用法。了解本文序文的特点。学习核心素养目标通过绘制思维导图,让学生学会运用思维导图解读教材通过与学生合作探究,引领学生学习文章精练优美、自然清新的语言。通过反复朗读文本,引领学生在朗读中,体会兰亭宴集的起因、经过,认识作者感情由乐转悲的原因以及在深沉的感叹中暗含的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感受作者善于借题发挥,论及人生意义的写作方式。通过聚焦例题,引领学生学习自然清新的语言特点读一读?梳理思路【整体感知梳理思路】大家齐读全文,在每一段找出一个字概括作者的情感文章的思路:找出文中作者感情变化的关键词。乐悲痛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把握文章基本思路:课文第一段记叙了兰亭集会的盛况。首先介绍了盛会的时间、地点、事由,其语句是,,,,。接着记叙了到会的人物场面:,。再接着介绍了盛会所在地的环境:,,,、氛围:,,,,、天气:,,,最后记叙了与会者的行为和心情:,,,,。第二段在第一段的基础上进行议论,交待了这场“诗会”中诗的由来。先由社会人事的应酬周旋谈起,其语句是,,指出尽管人们的生活方式不同,其语句是,;,。爱好不同、性格不同,其语句是,,但是“情随事迁”的感慨相同,正是这种共同的感慨,引起人们写诗的欲望,用诗记下这种感慨,其语句是。第三段,交待诗作汇成集的目的。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抒发看古人之诗的感受及受到的启示,其语句是。第二层交待将诗成集之目的,其语句是。赏文本?合作探究探究提纲:☆本文与一般序文的不同在于“借题发挥”,具体赏析☆正确理解作者在文章中由喜到悲的感情变化。?☆体味本文文笔洗练、自然清新的语言特色☆本文与一般序文的不同在于“借题发挥”,具体赏析☆本文与一般序文的不同在于“借题发挥”,具体赏析?解题《兰亭集序》又称《兰亭序》、《兰亭宴集序》。序,文体的一种,写在著作或诗文前的文字。书序一般介绍成书的经过、出版意旨、编次体例和作者情况等,也可包括对作家作品的评论和对有关问题的研究阐发。这里用以记事。??兰亭,地名,在今浙江省绍兴县西南兰渚,此地有亭,故称兰亭。东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王羲之和谢安、孙绰等41人在兰亭举行盛大的文人宴会,临流赋诗,抒发情怀后将这些诗汇集成册,由王羲之作序,写成本文。?王羲之,东晋琅邪临沂人,出身于士族名门。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文学家和杰出的书法家。青年时有美誉,朝廷招他为侍中、吏部尚书,都辞谢不就,后任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世称为王右军。?他写作本文的目的有二:一是记叙兰亭景致和宴会盛况;二是借这篇序言表达自己的观感。全文既写出了作者与名士的宴饮之乐,又写出了欢乐有尽,人生短暂的感慨,是一莴流传千古的名篇。本文和一般的书序有什么不同,指出本文中能体现“序”的特点的内容。?[点拨]:一般的书序介绍成书的经过、出版意旨、编次体例和作者情况等,也可包括对作家作品的评论和对有关问题的研究阐发。?作为书序,本书介绍了作诗的缘由(由修禊而“群贤毕至”“少长咸集”),作诗的精彩(“一觞一咏,畅叙幽情”),成书经过(“列序时人,录其所述”),本书意义(“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本文由宴游活动谈到生死观,善于借题发挥,论及人生意义。这便是本文不同于一般书序之处。☆正确理解作者在文章中由喜到悲的感情变化。?反复诵读第1段,品味语言,兰亭集会,你品出了哪些“乐”?活动一(激发:大家参加过同学聚会,心情如何?)1、学生找出文中的乐事——人贤、景美、情畅、酒酣、事雅。2、有感情的自由朗读第一段,注意抑扬顿挫,尽可能读出逍遥自得的心情。【小组活动精细研读】分组讨论,兰亭聚饮,是一件高兴的事,作者的感情怎样由“乐”转而为“痛”?活动二体悟作者的生死观: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小组展示发言后共同梳理:怏然——陈迹怏然——老至怏然——死至痛人生短暂,死之大事无从把握。反复吟诵“况修短随化”以下几句,注意一字一句慢读,“大”和“痛”要重读,末句用降调读出慨叹的语气。体会这种痛并非作者的一己之痛,而是昔人、今人、后人的共同之痛,作者由己悲人,更加深沉。回忆并提示一些咏叹人生苦短的名句——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飚尘。(古诗十九首)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操)功业未及建,夕阳忽西流。(刘琨)兴尽悲来,实盈虚之有数。(王勃)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李白)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苏轼)【小组活动精细研读】活动三后两段弥漫着伤感的情绪,很消极,作者也很悲观。学生探究——是否赞成这个结论,提出依据。(学生发言后)师生共同小结——文中否定一死生,体现了生死同为大事,生死有别的观点。作者一想到死亡就悲叹,因为生死有别,生延续着生命的价值,死终止了生命的价值。表面的消极中深藏着对生命的留恋。作者虽有悲观,但要正确理解。朗读指导:“固知/一/死生/为/荒诞,齐/彭殇/为/妄作。”读出节拍,读出批判语气。“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悲夫!”缓缓吐出,重音为“悲”,以后的句子以和缓低沉的语调读出。知人论世,正确理解作者的悲观王羲之生活的魏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长期分裂动荡的时期,社会陷入旷日持久的混乱中,政治上极为严酷,司马氏篡权成功后,更是惧怕舆论的褒贬,对有异议的人极为残酷。对名士残杀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天下名士,首要任务是保全性命。死亡是令他们感到恐惧和哀伤的幽魂,驱之不散。他们将生命比作朝露、比作暮春草,看作飘忽的轻烟,充满对生之无常和死之无奈的感慨。人生一瞬间,忽如暮春草。但恐须臾间,魂气随风散。“一死生”“齐彭殇”他们崇尚老庄,大谈玄理,不务实际,思想虚无,寄情山水,笑傲山野。追求清静无为自由放任的生活。不再把积极入仕当成人生的理想。他们思想消极,行动无为,就像浮萍之于海水,随波荡漾,飘到哪里就是哪里。当然,死了就死了,无所谓,因为死就是生,生就是死,“一死生”“齐彭殇”。魏晋风度:不修边幅广袖长裙飘带长垂衣袂飘飘头饰巍峨富丽养生放纵醉生梦死等同生死不谈国事不求仕达以荒诞对抗社会的黑暗,缓解人生短暂的伤感之情。思考:如何评价作者的悲观?点拨——王羲之的痛悲源于生命的短暂,他被死亡困扰着,他的悲观源于所处的时代,更源于对生命之爱。真正深刻的灵魂决不沉溺于悲观,王羲之的书法成就是他抗拒人生虚幻的执著努力。(学生再举出一些例子。)真正深刻的灵魂决不沉溺于悲观: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强调投入过程的姿态是“满怀激情”“生龙活虎,不屈不挠”。(史铁生)◆要么赶紧死,要么精彩的活!(刘伟)◆从只有一个人生的前提,既可以推论出人生了无价值,也可以推论出人生弥足珍贵。这唯一的人生是我们的全部所有,我们岂能不爱它!(周国平)◆冥思苦想人生的虚无,反而窒息了生命的乐趣。不如集中精力做好人生的正面文章。(周国平)(如同王羲之身处乱世,饱受死亡的困扰,他们也曾痛失生之快乐,但面对生死,他们没有沉溺于悲观,这些活着的姿态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生死观。)读后感写一写:我有感于斯文——(学生展示阅读感受,我再展示自己的感悟,作为本课的小结。)王羲之认为死亡也是一件大事,而且谁也无法摆脱它的困扰,想到死亡就悲叹,前有古人,后有来者。这悲痛源于生命的短暂、无常;更源于对生命深沉的眷恋,但书圣并未沉溺于悲观!生和死岂能一样,失去了生命我们便失去了一切,此生仅一次,焉能不执著!布置作业:背诵全文(设计意图——《兰亭集序》有一定的哲学内涵,以上三个活动的设计体现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在诵读中品味、深思、感悟,层层深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能动性,有自己的体验和思考,甚至和作者产生共鸣,正确认识作者的生死观。教师的活动主要是提问、引导点拨、示范等,意在点燃激励学生,培养能力。)评析小结教学过程设计体现以下两方面的特色:1、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第一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阅读课文,改变了传统的逐句串讲的教法,调动了学生的自主性和能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第二让学生带着问题作定向阅读,理解文章内容,学生根据问题在文中寻找答案,就是理解、感悟、思考的过程。2、引导学生有创意的阅读,拓展思维空间。比如认识作者的生死观,评价作者的悲观和自己对斯文的感悟等,这些没有规定的答案,学生必须调动自己的经验和思维来创造,可能不尽人意,但学生的个性和思维得到了展现。板书设计兰亭集序(王羲之)怏然—陈迹乐——痛怏然—老至怏然—死至消极其表执著其里——悲生死观:死生有别。☆体味本文文笔洗练、自然清新的语言特色作者用简洁雅净、铿锵有致的语言,写出了宴集之地优美的自然风光。“崇山峻岭,气势高峻;茂林修竹,幽深静谧;清澈溪流、洁净明朗;湍急的流水,飞珠溅玉。”这些景物清澈明朗,而又生机盎然。于是诗兴大发,他们纷纷临流赋诗,各抒怀抱。我们仿佛看到这些雅士们儒雅的风度和诗意人生,这种美好的聚会自此以后成为千古美谈。作者发出由衷的感叹,“信可乐也。”这实在是人生的极致,同时这为下文的议论和抒发感慨作了铺垫。后人多评价《兰亭集序》语言清新质朴,自然流畅,对此如何理解??参考答案:两晋时期,骈俪藻饰之风盛行。而《兰亭集序》则别开生面,它的语言或骈或散,骈则整齐优美,散则错落有致,骈散间行,各得其长;且不尚华丽辞藻,不重典故堆砌,文笔洗练,自然有致。如以“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写山,以“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写水,短短16个字就将兰亭周围的景色概括出来,渲染了清幽的气氛。又如以“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概括了人生的两种不同的生存状态,简洁而清晰。这种朴素自然的形式与其内容构成了和谐的统一,难怪后人评价这篇文章“高爽有风气,不类常流”。明方向?聚焦典例聚焦典例陶渊明:诗的语言既朴素又清丽,?但往往带来的是高超的技巧效果,?从而显示出了语言上的特有品质。陶渊明诗歌和其为人一样,自然率真,直接抒发自己的内心想法,想当官就当,想归隐就归隐,贫困的时候可以上门去乞讨,富足的时候会准备丰盛去迎客,古往今来的名人贤士之中,他的率真最让我钦佩赞赏。这个是苏轼的评论。其实,苏轼的评论也体现了苏轼自身率真一面。梁启超的评论:为五斗米折腰的典故是陶渊明高尚情操的一个体现)。而陶渊明的文字,自然简朴,真实清新,从他的诗作中可以看出这一点(“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种名句很多)。辛弃疾的评论:说的是陶渊明的诗作清新真实,与自然浑然一体,清明悠闲,这样的句子很多很多,流传千古的文学作品中很难有人能与之媲美。例如,陶渊明的诗作饮酒词,田园诗,自然清新,情感真实质朴。李白:诗想象丰富奇特,风格雄浑奔放,色彩绚丽,语言清新自然,“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被誉为“诗仙”。李清照:是宋词婉约派大家。她的词于苏豪、柳俗、周律之外别树一帜,婉约而不流于柔靡,清秀而具逸思,富有真情实感,语言清新自然,流转如珠,音调优美,故名噪一时,号为"易安体"。特定的历史条件促成了"易安体"神"愁"形"瘦"而以清新奇隽出之的艺术特征。"易安体"既保持了南唐以来抒情词的传统词风,又创造了以时代悲剧为背景的、表现作者个人的深沉感受和巨大不幸的艺术风格。朱自清:是语言艺术家,他的散文语言清丽朴素,形象生动,意境优美,用词准确,善于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多用叠词,富有音韵美。聚焦典例饮酒·其五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聚焦典例独坐敬亭山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聚焦典例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李清照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聚焦典例《春》朱自清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聚焦典例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王观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2)宋人王灼《碧鸡漫志》评王观词是“新丽处与轻狂处皆足惊人”。这首词“新丽”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请作简要分析。(4分)??【参考答案】以美人的眉眼来描写山水的清秀;又想象送走的美丽春光和友人在江南同往。把山水景物写得清新秀丽如佳人。【解析】考查诗歌的语言。“新丽”是语言风格,答题的模式为描写手法及其作用的分析,要结合原诗。重反馈?布置作业1、完善微写作《大使朝说服美撤军》要求:1.运用精练优美、自然清新的语言。2.500字以内2.积累积累文章中出现的古汉语常识,注意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谢谢聆听!愿与您一起创造!大同市首届名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孙东霞高中语文名师工作室主持人691610685qq@.com.cnTel:13835210539“序言”简称“序”也叫前言属实用文体同“跋

不论是古代还是今天,都有一种叫作“序”的文章,比如描述文人雅集的《兰亭集序》、记述高阁盛宴的《滕王阁序》、自勉励人的《送东阳马生序》。









了解“序”的体裁特点相关知识

第一、二段重点词句梳理

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或说出用法修禊事也引以为流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所以游目骋怀4.信可乐也5.列坐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流觞曲水是日也答案:1.古代习俗实际上这是古人的一种游春活动2.把……作为3.用来……的……4.的确实在5.旁边6.用漆制的酒杯盛酒放入弯曲的水道中任其漂流杯停在某人面前某人就引杯饮酒。这是古人一种劝酒取乐的方式。流:使动用法7.这二、翻译文中的重点句子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我们)会集在会稽山阴的兰亭为了做禊事。2.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兰亭)这地方有高峻的山峰茂盛的树林高高的竹子。又有清澈湍3.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虽然没有热闹的音乐喝点酒作点诗也足够来畅快叙述幽深内藏的感情了。4.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仰首观览到宇宙的浩大俯视观察大地上万物的繁多用来舒展眼力开阔胸怀足够用来让人尽情享受视听的欢乐实在很快乐。
献花(0)
+1
(本文系绘诗意人生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