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米诺斯文明时期经济在地中海区域的东部,以希腊半岛为中心,包括东面的爱琴海和西面的爱奥尼亚海上的大小岛屿以及今土耳其的西南部、意大利南部和西西里岛的东部沿岸地区,是古代希腊爱琴文明的发生地区,也是欧洲大陆最早进入文明和奴隶制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 1.爱琴文明前的社会状况古代希腊的经济区域,可以划分成四个部分: ①小亚细亚沿岸以希腊城邦为代表的地区,这一地区最靠近东方经济发达的西亚和埃及,因此在古代希腊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发展中长时间里处于领先地位,其中重要的城市有克尼都斯、哈利卡尔纳苏斯、米利斯、以弗索、斯迈尔纳、柏加马、特洛伊等等,沿岸的罗德岛、萨摩斯岛、开俄斯岛等地的经济生产水平与希腊城邦是大体一致的; ②爱琴海中南部的岛屿,主要有基克拉迪群岛、北斯波拉提群岛和爱琴海南端的希腊最大岛屿克里特岛。这批岛屿尤其是克里特岛最靠近埃及,东可达腓尼基、叙利亚和塞浦路斯,西可至意大利半岛与西西里,海运十分发达,各岛上居民的农业和渔业生产都比较进步,经济发展水平不逊于希腊城邦,但文化稍显落后; ③希腊本土,主要在伯罗奔尼撒半岛、亚狄加半岛和希腊北部品都斯山脉东西两翼的丘陵地带; ④意大利南部和西西里岛。这一带的居民是从希腊本土渡海而来的移民。由于这里气候优越,土地肥沃,移民的聚落和城邦发展很快,经济富庶的程度在较短的时间里甚至超过了希腊本土,其中重要的城邦培林敦、雷吉昂、库美、佩斯顿、叙科古、盖拉、麦西纳等都是古代希腊著名的城市。 早在远古社会里,希腊地区就有较多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的氏族聚落。在希腊北部曾发现欧洲最早的古人类化石彼特拉隆那直立人,距今约30万年。到旧石器时代末期,伯罗奔尼撒半岛沿岸的古代居民已开始出海捕鱼,并不断在近海岛屿上停留。至新石器时代,希腊本土上与爱琴海上一些岛屿居民有了比较密切的海上交往。伯罗奔尼撒当地的石器,多使用爱琴海中基克拉底斯群岛中米洛岛特产的黑曜石来制造。此岛距希腊大陆约150 公里,说明这一时期当地制造的独木舟已能通过这段较远的海上航程。在克里特岛、基克拉底斯群岛和希腊本土都曾发现公元前6000年至公元前3000年间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在前陶新石器时代,希腊北部色萨的阿尔吉萨遗址已形成定居的农业村落,是目前所知欧洲最早的农业文化遗存,距今约8 千年。在有陶新石器时代,色萨利的新尼可门地亚遗址是公元前5000年的村落,规模比阿尔吉萨更大,陶器使用已很普遍,并出土了女神泥塑像,反映出母系氏族社会的生活状况。公元前4000年至前2800年的迪米尼文化也是色萨利地区的新石器时代典型文化,在这个聚落遗址中发掘出圆形防御建筑和一些石砌围墙,并有双柱门廊的厅堂式房屋,是后来希腊古建筑的祖型。迪米尼文化的彩陶丰富而艳丽,是欧洲新石器时代文化中的精品。 希腊本土和爱琴海各岛屿大约在公元前3500-前3000年间逐渐由新石器时代文化过渡到铜器时代或早期青铜器时代文化阶段。公元前2000年左右,爱琴海地区率先全面进入了青铜文化时代,爱琴文明出现了。 爱琴文明时期有两个经济发展中心,即克里特岛和伯罗奔尼撒半岛东岸的迈锡尼。这两个经济和文化中心交相辉映,表现出希腊奴隶制城邦国家经济和文化上的巨大成就。 2.米诺斯文明时期的经济以克里特岛中央的克诺索斯城为首都的城邦国家,将全岛各个奴隶制小国的力量联合并统一起来,创造了米诺斯文明。米诺斯文明是爱琴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主要经济特色是大力发展工商业,特别注重海上贸易。公元前2200- 前2000年,克里特岛上的原始公社制度解体,私有制发展较快,成立起一些奴隶制的小国。公元前1800- 前1700年间,克诺索斯成为众国之首。考古发掘表明,公元前1700年左右旧王宫在遭到严重破坏后,新王宫建造得更加壮丽豪华,标志着米诺斯文明进入繁盛时期。据历史文献和考古发掘资料估计,克里特岛当时人烟稠密,克诺索斯城大约已拥有8 万以上人口,成为地中海区域最大的城市之一。当时许多商业城市临海而建或有大道与海滨港口相连。居民房屋依山傍海,分层叠起,用石块牢固砌筑,排列有序,成为各地工商业者汇聚的地方,反映出城市经济的繁荣。 古代的克里特岛既有茂密的森林,也有适于农耕的平川。当时的农业生产以种植谷物、橄榄和葡萄为主,因此,除了当地居民的粮食生产和加工之外,橄榄油和葡萄酒生产也是当地消费和销往外地的重要手工业经济部门。 在王宫里建有贮藏室,用巨瓮贮存橄榄油和葡萄酒。贮藏室往往有一行行库房相连接,里面的酒瓮油缸数以百计,说明在农业生产中橄榄和葡萄的收获量很大,产品的加工行业也是相当发达的。 米诺斯文明在经济发展方面的主要成就,在于手工业、商业两个方面。 这一时期的手工产品以精美巧妙著称,出土的双面铜斧、长达1 米的有棱铜剑和镶嵌金银的匕首,反映出铜器冶炼和铸造工艺的高超。金银制品在金属加工业方面也占有相当的地位。制陶业相当发达,在旧王宫时期,克里特岛上普遍流行一种称为卡马雷斯的彩陶,以最早发现于卡马雷斯洞穴的这种彩陶包括罐、钵、杯、碗、花瓶等,大多用轮制法作成。有些小件器物胎壁极薄,可与中国山东龙山文化的" 蛋壳陶" 比美,是世界古代陶器中的杰出产品。卡马雷斯彩陶往往在暗青或黑色底地上绘画白色花草图案,以红、黄、褐色纹饰或斑点插绘其间,有些陶器还附加立体花朵堆塑,极其优美雅致。 到了新王宫时期,彩陶的底色变浅,改为以浓重的色彩描绘自然花草和一些海洋生物形象,如章鱼、海星、贝壳等,这种装饰的彩陶为世界其它地区所罕见,充分显示出米诺斯文明的特色,说明海上生产和生活对克里特岛居民的重要影响。 米诺斯文明的建筑工业也比较发达,克里特岛上的克诺索斯王宫是米诺斯文明最伟大的创造。宫中拥有众多的库房、手工业作坊、存放经济档案的厅室和征收税款的机关。考古发掘表明,目前所知有关米诺斯文明的历史资料有一半以上来自这座宏伟的王宫。王宫距海约8 公里,有大道连接岛上南岸的另一座大城市费斯托斯。王宫本身是一组围绕中央庭院的多层楼房建筑群、附近则分布着一些贵族宫室、剧场、商馆、陵墓和工商业市场、居民住宅区。由于这座著名的王宫几经扩建增修,因此建筑设计与施工是逐渐完善的。发掘表明,这里从新石器时代起就是一个人口较多的农业聚落,并成为附近人们聚集的宗教中心。进入文明时代后,政治与宗教的色彩更加浓厚,王权本身就有宗教的神权,因而王宫的修建富有宗教意义,新王宫时期的王宫面积达2.2 万平方米,厅堂宫室有1500间以上,楼层密集,梯道复杂,回廊曲折,高低错落,布局不求对称,奇巧之处很难考究,因此被称为" 迷宫".值得注意的还有王宫内供水设施相当完善,主要寝室均有浴室、厕所等卫生设备,并从数十里外的高山上引来清泉,通过接缝严密的陶水管形成自来水系统,有上下水道。这种建筑设施和卫生设备是世界上最先进的、绝无仅有的。 造船业在米诺斯文明时期达到了很高的技术水平,是海上贸易和军事霸权的重要保证。从壁画和其它工艺品的图案上可以得知,米诺斯时期的造船业十分发达,已能建造远航海外的大型帆船,也有使用数十名、上百名桨手的战船,而且当时已组成由多种船只混合一起的海上舰队或远洋商船队。这种带有军事性质的海上贸易活动,是古希腊经济发展的一个特点,也是与东方文明的重要区别。米诺斯的船舶都是用木材制造的,克里特岛上生产着质量优良的杉树,为造船业提供了丰富的材料。不过当时也可能从黎巴嫩输入一些木材。在建造大型的帆船和战船时,可能已使用龙骨结构的技术,这是世界古代造船术的一项重大进步,并成为以后希腊人造船的传统技术。大型的船上都设置了牢固的舱房,船尾的长桨作舵之处也建有小船舱以遮风蔽雨,这些设施都十分有利于海上远航。 古希腊先进的造船业和规模庞大的船队,不仅保障了米诺斯对外贸易的发展,而且为强权和掠夺创造了条件。活跃的工商业和海上经商,促进了古希腊经济的快速发展,并带动了欧洲大陆的经济发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