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节日消费低迷,猪价持续下跌!养猪户出栏与否关键取决于这点!

 养猪网 2021-05-06

养猪网导读


2021年05月06日(星期四),中国养猪网猪价系统数据监测如下:生猪(品种:外三元)均价为21.51元/公斤(10.76元/斤),价格较昨日下跌了0.24元/公斤(0.12元/斤);猪价环比下跌了9.96%,同比下跌了32.40%;
  
内三元生猪价格为20.32元/公斤(10.16元/斤),价格较昨日下跌了0.27元/公斤(0.14元/斤);土杂猪生猪价格为20.75元/公斤(10.38元/斤),价格较昨日下跌了0.18元/公斤(0.09元/斤)。

回顾整个五一前后,猪价就仅有1天的时间有微涨情况,而过后更是接连开启下跌模式,这种下跌的情况可能随着五一节假结束会有加大下跌幅度的风险,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从中国养猪网猪价系统监测数据来看,今日猪价下跌有两个明显特征,一个是下跌幅度大,局地单日出现最高0.73/公斤,一个是跌幅面积广,在可监测的31省市地区中有27省市地区出现下跌,仅有黑龙江省1地区出现上涨情况。特别是北方地区,由于生猪外调受限,节后猪肉销量下滑,养殖端五一牛猪压栏较多,屠企杀跌情绪高涨,俨然成了当前猪价下跌的“重灾区”。目前猪价下行加剧,跌穿十元仅剩一步之遥。

节日消费差劲 

大体重生猪出栏冲击市场

本来现在已经陆续进入到猪肉消费淡季,但今年淡季似乎来的要更早一些。即便是五一节日到来,各个旅游景点都是人山人海,但猪肉消费仍然没有特别大的起色,无法支撑猪价翻身大涨,节日过后的居民对于猪肉的消费只会有减无增;

另外,之前大体重生猪已经进入到出栏热潮,但起码还有不少养猪人对于五一节日抱有一丝幻想,所以大体重生猪冲击市场还算有所克制,但是如今五一节日已过,幻想彻底破灭,大体重生猪加速出栏已经没有了阻碍,这一波冲击的风险不容小觑。

猪周期”因素也不容忽视


猪周期形成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养殖户跟风养殖,或恐慌抛售等不够理智的因素所造成的,在2020年猪价大涨期间,养猪业那可谓是大赚特赚,甚至有上市猪企公司每天赚亿元,可见当时养猪业的利润有多么可观。

正是由于当时养猪都赚钱了,于是就有不少新增的养猪户进入到养猪行业当中了,这也是生猪产能在2020年就得到90%恢复的原因,当生猪产能得到了完全恢复,再到饱和之后,人们的消费水平基本上是没有太大变化的,那么生猪出现了供大于求时,猪价自然就会下跌。

当猪价下跌到谷底时,这时养猪业红利早已经消失殆尽,养殖户多出现赔本之中,到时候就会有出现养殖户弃养的情况发生,当生猪产能缺口越来越大时,如果再出现其他不利因素的影响下,生猪价格就会再度上涨,这样周而复始的市场变化,就是“猪周期”行情的形成。

目前猪价处于下跌的周期当中,也是养殖利润由高到低转变过程。前期持续的正养殖利润使养殖户主动扩张产能,而产能的增加驱动价格的下降,养殖利润开始缩减。在价格变化方面,猪价的下跌首先表现在生猪价格的下跌,继而沿产业链带动下游宰后猪肉价格下跌,并通过养殖利润的减少,沿产业链对上游仔畜购进需求产生负面影响,造成仔猪价格下跌,在周期低点附近仔猪价格低于母猪价格。

价高伤民,价贱伤农


虽然全国市场生猪价格出现了很久的下行,饲料价格也出现了涨跌波动,但是,同比依然处于上行趋势,说明饲料受外部环境影响,价格坚挺,但是对于养殖户来说,养殖成本依然高企,对于生猪来说,由于去年行情较好,因此猪农的信心高涨,随着市场的逐渐下跌回归正常区间,但是养殖户尤其是中小养殖户没有做好价格下行的准备,或者说准备不足,因此对市场的连续下跌带来悲观情绪,信心受到打击。

从猪的养殖来看,永远都是有周期的,不可能一成不变,有涨就有跌,这是很正常的,养猪户自然盼望着上涨曲线早点到来。但也建议大家根据生猪存栏量和出栏量进行理性预测,合理安排生猪出栏。



【版权声明】中国养猪网旗下所有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中国养猪网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需注明来源、中国养猪网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所有刊登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参考学习,若有不妥,请及时联系我们,添加官方微信号“zgyangzhuwang”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