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钱任性的上海博物馆

 驴游记 2021-05-06

         我去过不少博物馆,藏品丰富的如陕西省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首都博物馆等,但没想到上海博物馆的藏品还是让我大开眼界。别以为上海的历史不长,开埠才170多年,不过是近现代发展起来的一座小渔村,但经济的飞速发展已经使上海成为了著名的国际大都市,有钱就是任性,虽然上海博物馆中绝大多数藏品和上海这座城市是没有任何关系的,但上海博物馆依然荟萃了来自全国各地各省份各朝代之珍宝,馆藏文物多达12万件,藏品的数量和质量秒杀全国绝大多数历史丰富的省级博物馆,以及那些拥有悠久历史的城市博物馆,其中又尤以青铜器、陶瓷器、书法、绘画最有特色。

       上海博物馆创建于1952年,原址在南京西路325号旧跑马总会,1959年10月迁入河南南路16号旧中汇大楼,1996年10月上海博物馆新馆建成开放,位于市中心的人民广场南侧,新馆建筑是方体基座与圆形出挑相结合的建筑造型,象征“天圆地方”,设有十一个专馆,三个展览厅。每日9:00-17:00免费开放,人多时进入时安检需排队等候。

上海博物馆是国家一级博物馆,藏品十分丰富,只能选其精品拍摄,照片也只能选其精品供博友欣赏。你能想象这是约4500年前新石器时代的玉雕神人像,够酷够有型吧?

上海博物馆的建筑特色是“天圆地方”,符合中国人的传统观念。

正门不大,由于现在进入博物馆都要安检,所以大多数时间是要排一会儿队的。

一楼是“中国古代青铜器馆”和“中国古代雕塑馆”,二楼是“中国古代陶瓷馆”和“暂得楼陶瓷馆”,三楼是“中国历代绘画馆”、“中国历代书法馆”和“中国历代玺印馆”,四楼是“中国少数民族工艺馆”、“中国历代玉器馆”、“中国明清家具馆”和“中国历代钱币馆”。

每一楼层都是珍品荟萃,目不暇接,不同兴趣爱好的游客都会找到喜欢的珍宝。

青铜器在中国大多数博物馆里都有,但上海博物馆馆藏青铜器的精美和丰富是绝大多数博物馆无法比拟的。

西汉的七牛储贝器,储贝器是云南地区滇族特有的青铜器形制,里面放有贝币并同时出土,相当于古代人的存钱罐,不能不说古人的生活追求还是蛮高的。

这个两头翘翘的又是什么东西呢,你猜到了吗? 这其实是铜枕头,古代人都是用硬枕,据说软枕头从日本传入中国也不过一两百年。

吴王夫差鉴是盛水器,内壁有铭文两行十三字,记录吴王夫差用青铜作此鉴,是吴王夫差宫廷中御用之物,口沿处两只作探水状的小虎显得灵动又精美。

父乙觥是商代晚期中较为独特的作品,前端为昂首而出的兽首,后端为牛首形,中脊为一小龙,前端兽耳后部又各有一小蛇,器身周体饰凤纹,精美又奇妙,古人的想象力真是丰富。

一群人围住的这件宝贝又是什么呢?这是春秋早期的子仲姜盘,盘壁两侧为高耸的立耳,盘的前后各攀一曲角形龙,龙首耸出盘沿,作探视状。

盘中心有一头上有冠的雄性水鸟,边上为四条鱼,外圈为四只头上无冠的雌性水鸟。盘内底还铸有浮雕的鱼、龟、蛙等水生动物,好玩的是盘内的水生动物皆可360度的原地转动,据说也是夏商周三代青铜器中唯一的一件。

青铜器乃至上海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又在哪里呢?其实就是这件走过路过,不小心可能会错过的大克鼎。

大克鼎是西周中期的著名重器,清光绪年间出土于陕西扶风法门寺任村,外表不奇特,就是个头大点,可为什么是镇馆之宝呢?

青铜器的珍贵与否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其铭文多少及史料价值,大克鼎腹内壁有铭文二百九十字,主要叙述克依凭先祖功绩,受到周王的册命以及土地等赏赐,是研究西周制度的重要史料,珍贵由此体现。

一楼“中国古代雕塑馆”里有各个年代的陶塑、铜像、石刻和木雕作品,这是一尊形态优美的宋代菩萨漆金彩绘木像,是宋代菩萨像的代表作,这座来自山西的菩萨像很自然的让我联想到平遥双林寺的自在观音。

“中国古代雕塑馆”的镇馆之宝是一尊唐代的菩萨石像,没有手臂,不完美但堪称东方维纳斯。

二楼“中国古代陶瓷馆”里则有从新时期时代到明清时期各个时代的陶瓷精品。

尽管这些瓷器都已有上百甚至上千年历史,有的甚至还是出土文物,但色彩依然鲜艳,釉质的光泽依然夺目,品相的完好让人觉得烧制出来没过多久。

三楼“中国历代玺印馆”是目前国内外第一个专题陈列玺印篆刻的艺术馆,有诸多珍贵的玺印。

同在三楼的书法馆和绘画馆更是上海博物馆的精华所在,拥有非常多的名家名作。

明朝书法大家董其昌的书法真迹《行书手札九通卷》。

晚清康有为书写的对联。上海博物馆还馆藏有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献之的传世真迹《鸭头丸帖》,可我在书法馆找了很久都没找到,问工作人员,工作人员回答藏品太多,轮流展出,国宝级的书法作品居然不展出,真是够任性。

清“扬州八怪”之郑燮,郑板桥的作品《兰花竹石图卷》,画兰花和竹子是郑板桥的长项,这幅画是他70岁是画的,技艺已经是炉火纯青了。

明朝杜堇的《仕女图卷》。

“明四家”之唐寅的《落霞孤鹜图卷》,描写的是唐朝王勃“落霞与孤鹜齐飞”的诗意。

唐伯虎早已被影视剧描写成风流不羁的放荡才子,不过历史上的唐伯虎也是玩世不恭又才华横溢的,“江南四大才子”之首,自制印章:江南第一风流才子,《唐寅诗集》中还真有一首诗名为“我爱秋香”的藏头诗,“我画蓝江水悠悠,爱晚亭上枫叶稠。秋月融融照佛寺,香烟袅袅绕经楼”。一直都以为这首诗是周星驰写的。

不知不觉中就上到四楼了,真的是在艺术的海洋里畅游得忘记了时间。

四楼 “中国明清家具馆”前有各种硬木材料,分别是紫檀、黄花梨、酸枝、乌木和鸡翅木,都是明清家具的主要材料。

明清家具不仅具有深厚的汉族文化艺术底蕴,而且具有典雅、实用的功能,所以价格也越来越高,一般人只能远远欣赏。

明清家具中,明式家具造型完美、格调典雅、装饰得体、工艺技术精良,是其他历史时代无法比拟的。

明代家具的特点是造型简练、以线为主,结构严谨、作工精细,装饰适度、繁简相宜,木材坚硬、纹理优美,简单地说就是简洁精致、用料讲究。

明代家具达到历史高峰也是有其道理的,明代中期社会稳定,城市空前繁荣,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所以家具的艺术也得到了极大发展。

说起明清家具,几十本书都讲不完,但对我等普通老百姓来说,最直观的印象就是贵得离谱。

古典家具发展到清代,风格又有不同,清代家具装饰上求多、求满、富贵、华丽,造型上则浑厚、庄重,这两张紫檀木雕云蟠纹宝座就是典型的清代风格。

同样是清代的剔红花卉纹方桌、凳,满满的都是花纹,造型上也比明代家具更加厚重。

再去四楼的“中国历代玉器馆”看看,这是玉质光润、形象生动的三羊开泰玉雕。

精美的唐朝飞天玉雕。

湖北天门市石河镇出土的玉雕“神人”,可能你无法想象这是公元前2500─2000年前的人类作品?那个时代还是中国的上古时期,差不多是尧当部落首领的那个年代。

四楼的展馆最多,“中国历代钱币馆”也非常值得一看,上海博物馆钱币收藏的数量和质量在中国钱币界都是享有声誉的。

在730平方米展馆中,有近7000件文物,集中展现了中国货币发生、发展和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历史。

钱币的珍贵不仅在其年代久远与否,很重要的一点还是物以稀为贵,这是个头巨大的太平天国花钱。

晚清的大清金币,一百多年了,品相依然完美。

这是什么?造币机没错,但这可不是官方造币机,而是上海出土的,晚清时期民间仿制铜钱工具,也就是晚清时做假币的工具。

       其实十年前我已经去过一次上海博物馆了,但那时走马观花,也没拍照,所以留下印象不深刻,这次也虽然也是走马观花,但总算拍了一些精品,所以印象比上次深刻些,从我个人的感觉来说,上海博物馆绝对是值得多去几次的地方,比绝大多数省级博物馆更值得一看。

       国内的省级博物馆各有特色,著名的博物馆中,以藏品丰富而闻名的有陕西历史博物馆、河南博物院、南京博物院等,以镇馆之宝而出名的如湖北省博物馆的曾侯乙编钟和越王勾践剑、湖南省博物馆的马王堆女尸等,除了这些历史文化大省外,也别忽略了经济发达地区的博物馆,例如上海博物馆、深圳博物馆,虽然城市历史都不长,但不代表博物馆藏品不丰富,没有其他原因,就是因为有钱,所以任性,好东西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