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百年古德寺,中国最奇葩的佛寺

 驴游记 2021-05-06

       来到九省通衢的武汉,如果你问我最想去哪看一看,其实我最想去的还是那座充满魔幻色彩的寺庙,它远看像座清真寺,近看以为是教堂,走进一看才知是座佛寺,“佛教胜地一大奇景”、“汉传佛寺第一奇观”,这些称呼放在古德寺身上都不算夸张,见惯了飞檐斗拱、黄瓦红柱、藏于深山之中的寺庙,这座都市街头、中西交融、风格糅杂的寺庙,无疑是中国佛教建筑中的一朵奇葩。

       古德寺位于武汉市汉口江岸区黄浦大街上滑坡路74号,清光绪三年(1877年)由隆希创建,初名古德茅蓬,1914-1919年间由主持昌宏先后两次进行扩建,改名古德寺,有“心性好古,普度以德”之意,所以别以为风格魔幻的古德寺是一座现代建筑,其实它也是百年古寺了。

古德寺与归元寺宝通寺莲溪寺并称为武汉地区四大佛教丛林,历来是武汉著名的寺庙。

抗战前的《武汉指南》就有记载:“古德寺为全镇各寺之冠,每届佛期,善男信女多往祈祷,盛极一时。

古德寺的正门位于小巷中,并不打开,但如果你经过,抬头可见古德寺三字是中华民国第二任大总统黎元洪所题。

入口处位于工农兵路一侧,右边的小门购票进入。

2013年,古德寺作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被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门票叫做香券,有8、15和38元三种,随缘购买。

首先可见一尊四面佛,这是1997年由香港张紫珊女士出巨资,从泰国请回的佛像,古德寺集大乘、小乘佛教于一体,所以四面佛放这倒也不唐突。

四面佛后是一座天王殿,供奉了四大天王和弥勒佛,这座徽派风格建筑,似乎有些不伦不类,不过反正古德寺的风格都是糅杂,所以也无所谓。

天王殿旁,有一座仿古德寺风格的现代建筑,其实是尼众们的宿舍。

天王殿后就是古德寺的精华所在圆通宝殿,说它奇葩,是因为它糅合着哥特式基督教堂、罗马式天主教堂、拜占庭式东正教堂和伊斯兰清真寺的风格。

看正脸有点像座教堂,又有些像座清真寺,但说什么也不像一座佛寺。

科林斯柱式和爱奥尼柱式遍布四周,外围具备古希腊神庙的柱廊特征,颇有希腊神庙风韵。

而尖形的拱劵又是哥特式建筑和伊斯兰建筑的显著特点。

墙面的花卉、狮头、象头和大鹏金翅鸟等建筑细部又都是南传上部座佛教的经典装饰风格。

还在还有一口大铜钟把你拉了回来,说明这里是一座实打实的中国佛教寺庙。

墙面不多说,其实古德寺最惹眼的还在屋顶,殿顶的大小佛塔共九座。但从底下的任意角度看,最多能看到七座塔尖,暗合中国道教的“北斗九星、七显二隐”的说法。

而其顶部的亭塔建筑,远看让人以为是清真寺,但又与清真寺的宣礼塔有些不同。

塔是镂空的,类似中国的透空圆亭,伊斯兰建筑风格的加上中国传统的阁亭建筑特色,古德寺就是这样不断地把各种风格融合在一起。

殿顶四沿有96 个莲花方墩,源自中国的传统望柱,寓意“国之四维、天圆地方”。

每四个莲花方墩前立菩萨雕像,采用了佛教汉化后创造的二十四诸天。

这些菩萨是谁已经不重要了,就是耶稣立在上面,我也不会惊奇了。

总之就是从外观上看,这座建筑可能是座教堂或者清真寺,但绝对不是寺庙风格。

不过走进大殿一看,三尊佛像端坐其中,妥妥的佛寺啊。

看完古德寺奇葩的建筑风格,再来扒一扒它的历史。

清光绪三年(1877年),漫天风雪中隆希法师游方至此,并决心在此结茅修行,始建古德茅蓬。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汉阳归元寺的昌宏法师,仰慕隆希的学识,常抽空到古德茅蓬参学。

清宣统元年(1909年),隆希自感年事已高,西归将至,他经过缜密考察,选择昌宏作为接班人,并郑重举行仪式将古德茅蓬的寺产及临济宗衣钵传给昌宏。

清宣统三年(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后,昌宏住持率领僧众,冒着枪林弹雨,对起义军开展了战地救护,掩埋革命烈士,这事后来受到中华民国政府的嘉奖。

1912年4月13日,孙中山带随员专程到古德茅蓬,凭吊无名烈士公墓。1914年,国民政府副总统黎元洪亲自为其改名为“古德寺”并题寺名。

1921年秋,古德寺开始大规模的改建扩建,至1934年竣工,主体建筑有圆通宝殿、天王殿、禅堂、上客堂、斋堂、观音堂、客堂、普同塔、住持觉幻舍等,规模宏大。

1966年,古德寺被关闭,佛像被毁,部队进驻。1974年,武汉照相机厂进驻建厂。

直至1996年,武汉市佛教协会的演顺法师率领尼众弟子进住古德寺。古德寺才重新对外开放,但许多建筑仍然没有修复。

       转眼又是20多年过去了,今天的古德寺又重新成为武汉著名的宗教胜地,四大丛林之一,同时也晋升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武汉著名的打卡地之一,古德寺真的很good,毕竟这样将全世界几大宗教建筑风格集于一体的佛寺,在中国还真找不出第二座。

温馨提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