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饲养标准为依据,对猪进行科学饲养
饲养标准是人们通过长期的生产和科学试验总结制定出来的。其内容包括各类猪不同生长和繁殖阶段所需要的营养,如能量单位、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等猪必需的营养物质。我国目前已制定出肉脂型猪和瘦肉型猪饲养标准两项,其中又分种猪、母猪、后备猪和育肥猪等不同类型和生长阶段的饲养标准,对各类猪的几种必需营养指标给予明确规定,依据猪的饲养标准配合日粮。 2.科学配制猪的饲料日粮 各类猪每天吃的饲料称猪的日粮或饲料日粮。猪每天吃的饲料应满足其生长、繁殖的营养需要。 (1)选用本地区来源广、数量大、成本低的饲料为配合日粮的基本原料,以降低饲料成本。 (2)饲料配合组成要多样化,各种饲料原料要搭配合理,体积适中,适口性好,以保证营养,使猪吃下、吃饱,满足生长繁殖需要。 (3)选用新鲜饲料,保证品质。不用发霉变质或有毒饲料作原料。对某些含毒素的原料,如棉籽饼、菜籽饼等应在用前进行脱毒处理,并严格控制用量。 (4)饲料混拌要均匀,各种饲料添加剂应采用分次预混的方法,将其混合均匀后再于日粮中搅拌均匀饲用。 (5)按照猪的类型、年龄、生长繁殖阶段与生产目的,选用适当的饲养标准确定日粮营养需要量,配制生产出全价配合日粮。 3.根据猪的生长、生理特点、年龄体格现状及群体健康水平,进行合理饲养 (1)哺乳仔猪:由于胃容量小,消化力差,生长速度快,需营养物质多,所以应以消化率高、适口性好、质量优的配合饲料为主,增加补充维生素、矿物质饲料。要求日粮粗蛋白质含量应占18%~20%,能量不低于12.5兆焦/千克,并补充钙、磷饲料和微量元素及氨基酸营养。以母乳为主,出生后20天开始补料。 (2)断奶仔猪:一般双月断奶仔猪体重12~20千克,其消化力仍较弱,但生长快,开始吃配合饲料量增多,也可以全价配合料为主,加入少量的优质粗料(仅占2%左右)或青绿多汁饲料,如胡萝卜、鲜地瓜叶等。粗蛋白质含量占日粮的16%~17%,能量不低于12.5兆焦/千克。 (3)后备猪:包括后备种公、母猪和育肥前期的猪,体重25~50千克,随着生长体重增加,消化力逐渐增强,消化及各组织器官渐趋发育成熟。此期采食量加大,在饲喂配合饲料同时,可陆续增加青粗饲料比例,以促进肠胃容积和消化能力,增加摄入营养物质,其蛋白质含量占日粮14%~16%,食盐占0.3%~0.4%,钙占1%左右,并补充适量矿物质和维生素,保证生长期营养物质用量。 (4)成年母猪:性成熟,体成熟,繁殖机能完善,体重达80~100千克,为达到正常的繁殖性能,对空怀母猪可以饲喂大量青粗饲料。配怀孕前期母猪日粮(怀孕70~80天),粗蛋白质占12%~13%,能量为10.8~11.7兆焦/千克,每日食盐喂量在0.4%~0.5%,钙量为1.0%~1.5%。怀孕后期母猪(怀孕80~110天)日粮,青粗饲料量应减少1/3~1/2,增加全价配合饲料喂量,此期应使蛋白质占日粮14%~13%,钙、磷平衡,补充矿物营养,保证良好繁殖生产体况。 (5)哺乳母猪:产仔后的母猪,泌乳量逐渐增加,母猪哺乳和体质恢复需大量营养物质。一头母猪每日产乳5~8千克,哺乳20天后奶量才逐渐下降。为此哺乳前期以优质全价日粮饲喂,蛋白质水平不低于17%,每头每日喂钙质饲料50克,盐0.3%~0.4%,青绿多汁饲料自由采食,每日每头应不少于3千克。哺乳后期视仔猪采食量,逐渐将日粮营养水平下调到粗蛋白质14%~16%,能量在10.8~11.7兆焦/千克。使仔猪健壮,母猪保持良好体况。 (6)种公猪:在配种期和非配种期的种公猪饲料营养需要是不同的。种公猪在配种期性欲旺盛,精液量足,体质正常,必须喂容积小和质量全价的日粮,蛋白质水平不低于16%,并应补充动物蛋白质饲料、维生素等营养。在非配种期种公猪能量也不应少于11.7兆焦/千克和蛋白质15%的营养,所以要喂全价浓缩料及适口性好的青绿饲料,其日粮中加碳酸钙30克、食盐20~30克,以保持良好种用体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