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东北三大省会格局有变?

 南京金刀客 2021-05-06

近日,2021年各省市第一季度GDP相继出炉,民间习惯性地排出了前25名的城市,东北三大省会无一入选。


NO.1 

东北的问题到底处在哪?这个问题有些年头了,没有一个标准的答案。私以为有一个很少被人提及的原因很重要:东北地区率先完成工业化,在探索后工业化的路上迷路了。这个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经过这些年的发展,我们发现工业化仍然是我们目前的根基。想要实现后工业化,尤其是全国范围内,还为时尚早。

今天的话题聊的是东北三大省会,所以我们把排名扩展到前50名。

这是山川网发布的2021年第一季度GDP1000亿以上的城市排名(如表中备注,抢先版有部分不准确),曾经叱咤风云的哈尔滨、长春和沈阳难现往日英姿。不仅如此,其他很多榜单也都很少见到东北地区的城市。更可怕的是,大家对此已经习以为常!

所以,很多朋友会站出来说,别拿东北和其他地方对比了,内部比一下吧。其实,东北三大省会内部的格局也发生了变化。

要说东北第一大城市是谁,当然是综合实力最高的沈阳了。但是,从去年(2020年)开始,长春已经在GDP方面超越了沈阳:

长春(6638.03亿)、沈阳(6571.6亿)、哈尔滨(5183.8亿),今年第一季度数据还没有核实,但根据长春增速再次领先的说法,东北三大省会今年一季度的GDP排名应该不会发生变化。

也就是说,长春可能要在GDP层面超越沈阳了。这个时候沈阳就要有压力了,为什么呢?不像苏州那样GDP再高毕竟是地级市综合实力超不了排名在他后面的省会城市,但长春与沈阳一样都是副省级的省会城市,只有从区号上才能看出沈阳曾经是大区中心。如果经济上北长春拉开,未来的大区中心能不能名副其实很难说。

知识分享之中国现有15座副省级市:广州、南京、武汉、哈尔滨、沈阳、成都、西安、长春、济南、杭州、大连、青岛、深圳、厦门、宁波。其中,深圳、大连、青岛、宁波、厦门属于计划单列市,其它都是省会城市。


NO.2 

长春为什么能够实现逆袭呢?很多人喜欢从产业、政策、人口等角度来看。其实这些角度上东北三大省会之间的差别不是很大。

长春的最大变化在于吞并了公主岭市,这一点大家一定不要有误解,此次区划调整的最大意义在于优化长春的城市布局,其次才是所谓的吞并式增量。就好比催化剂,能够促进发展,其自身质量倒不是关注的重点。

▲吉林省地图,图源网络,侵删。

与很多城市扩容一味做大不同,长春的扩容明显带有优化布局的意思:公主岭距离四平市区很远,距离长春主城区很近。尤其是下辖的榆树市、德惠市和农安县等,都距离长春市区很远,使得有劲无处使。而把公主岭吞并后,既有利于充分发挥长春的辐射带动作用,也有利于发挥公主岭的区位优势,更有利于整个东北地区探索发展,可谓是多赢。

其实,通过改开之后这么多年的发展,不管是大城市(如长春)还是小城市(如公主岭)很多都遇到了瓶颈,想要再进一步很难。加上近年来艰难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大环境,在优化布局的基础上实现扩容倒是不错的选择,这样就可以形成新的城市增长点。

其他还有一些可以操作类似优化式扩容的城市:西安(和咸阳)、武汉(和鄂州)、南京(和镇江或句容)等。


NO.3 

总之,盲目扩大式扩容不可取,优化布局式扩容是可行。东北地区的振兴,或许可以从优化区划布局开始!当然,长春和沈阳之间的角逐还会继续,我们乐见良性的竞争局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