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尊王攘夷”背后:不是口号上的炒作,而是实力上的碾压

 桑田沧海d8984d 2021-05-06

周襄王元年(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召集鲁、宋、卫、郑、许、曹等诸侯国于癸丘,提出了“尊周室,攘夷狄,禁篡弑,抑兼并”的盟约,即尊重周王室的权力,共同驱逐狄戎外夷,不得篡位弑君,不得灭亡和兼并他国等,周襄王也派使参加了会盟,这就是春秋史上著名的“葵丘会盟”

葵丘会盟约定五款:毋雍泉,毋讫籴,毋易世子,毋以妾为妻,毋使妇人于国事。

“葵丘会盟”以齐桓公首次提出的“尊王攘夷”为口号,确立了周襄王的统治地位,周襄王也赐以齐桓公的最高礼仪和诸侯长的身份,这也标志着齐桓公成为了中原第一霸主的身份。

自此,“尊王攘夷”的口号响彻了整个春秋时期,这个看似拱卫周室的墙围实则上却是互相征伐、乘机扩大势力的炒作借口,是实力上的见证和碾压

一、“尊王攘夷”的由来

“尊王攘夷”一词最早见于《春秋公羊传》,原意为“尊勤君王,攘斥外夷”。实际就是承认周室的王权和地位,为保护周朝疆域联合诸侯共同抵御狄、戎等外夷的入侵中原。

何为外夷?古代以华夏文明为中心,称为中原之地,中原之外有东夷、西戎、南蛮、北狄等“四夷”共为天下“九州”之地,据记载夏禹分天下为“九州”,已承认“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道理。

《史记·夏本纪》记载“九州”疆域为: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

对于外夷的叛乱和入侵中原,君王向来是带兵征服和抵御的。商纣时期就有纣王多次带兵攻打东夷的记载,西伯侯姬昌也曾带兵攻打犬戎使之屈服,周幽王三年“伐六济之戎”,国力开始衰弱。

商纣王时曾授予西伯侯弓矢斧钺,斧钺是天子的象征,持有斧钺那就是诸侯长的意思,可以代替天子征讨叛乱的诸侯和外夷。于是西伯侯回去后,先是征服了犬戎、密须等小国,继而又征讨了和自己对立的耆国、邘国和崇国。代天子行征讨之权,这便是“尊王攘夷”的最初雏形了吧

东周春秋时期,周朝衰落,各诸侯间互相争战,狄、戎等外夷乘机入侵中原,齐桓公在相国管仲的建议下打着“尊王攘夷”的口号,拥立了周襄王,抵御外夷、征服诸侯,势力日益扩大,成为中原第一霸主。“尊王攘夷”即由此来

二、 周朝的衰落为“尊王攘夷”埋下伏笔

西周后期,由于周厉王的贪婪和苛政,再加上周幽王的“烽火戏诸侯”,使得犬戎乘机攻占了周的国都镐京,并付之一炬,为避免犬戎的不断侵扰,周平王将国都东迁至洛邑,史称为东周,周朝开始衰落了。

导致周朝衰落的原因主要为:

1. 迁都后范围局限。周朝由原来的镐京迁都到洛邑后,受四周地域局限,处于秦、晋、楚、郑、卫之间,势力范围已和普通中等诸侯势力差不多大了;

2. 土地被蚕食兼并。周室东迁后,所占土地尚有方圆六百里左右,后来一部分被犬戎攻占,一部分赏给了有功的诸侯,到最后真正属于周的土地和民众就所剩无几了;

3.实力大大减弱。周朝军队原来实行的是六军制,大一些的诸侯为三军制,迁都后周军衰减成三军,实际恐怕还不足,加上原来国都镐京的财物被犬戎洗劫一空,财政拮据,维持不了庞大军队的开支,实力上大大减弱了;

4. 诸侯势力增长。周东迁后,势力一落千丈,一些诸侯国乘机兼并土地,扩大势力,他们不把周天子放在眼里,逐渐僭越周礼,不再每年向周室贡赋,失去诸侯朝贡的周室逐渐入不敷出,财政捉襟见肘。据记载,周平王死后,周室连治办丧事的钱都出不起,还是和鲁国借钱才办完的。

以上种种看来,东周时的周朝内忧外患,四面受敌,各诸侯你争我夺、礼崩乐坏,周朝名义上为天下之主,实际上已是“王室式微”,再也无力控制天下诸侯,只能依附于强大的诸侯求其生存,这时的东周实则是名存而实亡。这就为“尊王攘夷”的出现提供了前提条件。

三、 “尊王攘夷”更是实力上的碾压

东周后进入我国历史上的春秋时期,这一时期先后出现了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等五位中原“霸主”。他们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会盟诸侯,吞并土地,扩大势力,说到底更是实力上的见证和碾压。

最先打出“尊王攘夷”口号的是齐桓公,当时的齐国在相国管仲的辅助下实行了“军政合一、兵民合一”的制度,齐国逐渐强大起来。齐桓公采用管仲的意见,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会盟诸侯援助燕国打败了山戎的进攻,帮助卫国打败了狄的侵犯,向南征伐楚国,迫使楚向周王进贡。齐桓公又打着天子的王命攻鲁攻宋攻蔡等,还灭掉了谭、遂等小国。周襄王元年(公元前651年)齐桓公于葵丘之盟拥立周襄王,并得到了周襄王的最高奖赏,“九合诸侯,一匡天下”,齐桓公成为了春秋时期中原第一霸主。

宋襄公的称霸是极其短暂的,也没有齐桓公的那般顺利。他的成就在于帮助齐桓公的公子昭当上了齐孝公,这一善举得到了各诸侯国的称赞。后来宋襄公也效仿齐桓公多次会盟诸侯,有一次会盟还被楚成王给扣押了好几个月才放回去。周襄王十四年(公元前638年)的泓水之战是决定宋楚争霸的最终之战,最后在宋襄公的一味追求仁义战法中功败垂成。

晋文公时任用狐偃、先轸、赵衰等人治理国家,不久国力强盛起来。当时周襄王的弟弟王子带为争夺王位引狄攻周,周襄王逃跑了出来,没有一个诸侯愿意帮助他,晋文公抓住了这个机会,打着“尊王攘夷”的口号平定了王子带之乱,并护送周襄王回都,得到了周襄王的赏赐。后来晋文公又借天子之命进攻了与自己对立的曹、卫、郑。周襄王二十年(公元前632)晋楚城濮之战,晋文公“退避三舍”打败了强楚,会盟诸侯于践土,得到了周襄王最高礼仪的赏赐,晋文公也成为了公认的霸主。

秦穆公在任用百里奚、蹇叔、公孙枝为臣的基础上国力也逐渐强大起来。晋文公之后,秦穆公向西发展,灭掉了西戎十二国,逐渐统一了函谷关以西的上千里土地,为周挽回了莫大的颜面,故而被周封为西方诸侯之长,称霸西戎。

最后我们再来看看楚庄王,楚国在楚庄王之前被称为南蛮,不在中原范围内,楚庄王即位后“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他任用孙叔敖、伍举等整顿改革,国力增强。周定王元年(公元前606年),楚庄王以“勤王”名义攻打陆浑之戎,饮马黄河,问鼎中原,灭舒国,攻陈攻郑,邲之战打败了强大的晋国,使依附晋国的许多国家重新依附到楚国。楚庄王称霸中原,楚国自此划入中原范畴。

以上观之,“尊王攘夷”的口号乃是建立在国力强盛的基础上的,是付诸于实际的征伐行动之中的。在尊重周室的前提下,打着“尊王攘夷”的口号,在取得一系列战争胜利的同时才能赢得最后的荣誉,得到周天子的认可和赏赐,从而成就霸业。

而秉承周礼、讲究仁义的宋襄公最终在争霸的长河中灰飞烟灭,究其原因为:其一,地域局限。宋国在地理位置上处于各诸侯国之中,周边的曹、鲁、陈、郑、卫等国限制了它领土的扩展范围,因而具有地域的局限性;其二,实力不足。宋襄公时虽然内修国政,以仁治国,国力较有提升,然军事实力上却不能与齐、晋、秦、楚的实力同日而语;其三,“仁义”误国。一味追求口头上的仁义之德并付诸于实际的战争中,屡次错失良机导致最终失败。

总结:

“尊王攘夷”是在一定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周朝的迁都导致了东周的衰落,对内王室势力减弱,财政收入拮据,许多诸侯僭越周礼,不再贡赋,衰落的周再也没有能力控制诸侯、号令天下,反而还得依靠强大的诸侯来维持周室的礼仪;对外狄戎等外夷屡侵中原,周自顾尚且不暇,根本没有能力去征讨,内忧外患之下,更是注定了周的衰落。

对于诸侯来说,失去周室的控制和号令,正好借此机会发展壮大自己,而“尊王攘夷”成为他们扩大势力的借口,借助天子的权力排除异己、吞并小国,争霸诸侯,这也是当时社会发展的形势所迫

“尊王攘夷”的口号不是哪个诸侯国都可以提出的,它是建立在一定的国力基础之上的。国力强盛了,才有说话的底气,才有对抗外敌的能力,像宋襄公那般喊着“仁义”的口号却没有一定的实力最终只能退出历史的舞台。

“尊王攘夷”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它的出现成为维护周室王朝的最后一道防线,几乎贯穿了整个春秋时期,随着战国时代的到来,这道防线也将会被彻底摧毁,因为实力更比口号活的长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