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特斯拉凭啥那么牛,只是会忽悠? 最高机密:BMS

 大虎悠 2021-05-06

上车后无需如同传统燃油车那样需要把电门打开,让电脑和所有的传感器预先“自检”一遍,也无需在寒冷的冬天让发动机预热一两分钟,可以做到随到随走。另外起步后就一脚油门,从起步到急速的整个过程都毫无顿挫感,思思顺滑又静怡无声的质感迷死个人!

这些都是电动汽车带给我们的高端驾乘感受。众所周知,传统汽车的“三大件”是发动机、底盘、和变速箱。事实上电动汽车也有“三大件”之说。电动汽车的三大件分别是:电池、电机、和电控。简称“三电”系统。到目前为止,电机技术其实已经非常成熟,直流永磁电机、永磁同步电机已经取代了异步电机,成为电动汽车的主流动力。

电动车没技术难关了?

因此,很多人都认为:电动汽车的最后一道技术难题就是电池了,而这是电池制造企业的课题。对于汽车制造厂家来说已经不构成威胁了。所以我国的汽车制造商在制造新能源车辆时,并没有任何技术障碍无法克服。

但事实又如何?起码到目前为止,我可以负责地说,我国电动汽车品牌还没有哪一家敢说自己的产品,在性能上能与特斯拉叫板。当然,可以肯定地说,特斯拉采用的日本松下电池确实性能高超,这毋庸置疑。毕竟是成本堆出来的。而且特斯拉用的台湾的富田电机并不算很先进。

但是特斯拉到底有啥样的“独门秘籍”能然它立于不败之地呢?电池、电机、电控没有一个是自己的,难道特斯拉只是一个“组装工厂”么?如果他们有自己的核心黑科技,那么这个黑科技又是什么呢?我国有没有可能追赶上呢?

除了电池,BMS难如上青天

现在大虎悠就谈谈自己的观点:我认为特斯拉最强大的核心技术,就是电池的电量管理系统——BMS系统。简单来说BMS系统就是检测电池当前电量多少的系统。平时你的手机电量显示还有60%,40%,其实就是手机里的BMS系统在工作的结果。

平时我们用手电筒,新的电池装进去后,灯光很亮;一直到电池快耗完之前,亮度开始降低,直到最终无法点亮了,我们就直到电池没电了。可电动汽车和手机不可以这样搞啊。我们需要随时随地准确地知道电池还有多少电量。

如果在车上直接测量电池电压,是根本不准的(这叫做“在线电压”只能很粗略的判断电池的大概电量,误差大的吓死人)。因此“在线电压”法完全不可能用在需要精确测量的场合。误差极大意味着“在线电压法”不适合用在汽车,那么怎么办呢?

于是,“电流积分法”就诞生了:简单地说,就是在电路上,增加一个高精度的电流表,每一秒钟都精确的测量一次电流,看看有多少电流流过去。然后一分钟有60秒,一小时有3600秒,以此类推来计算从发动汽车到停车熄火所流过去的全部电能有多少。

这种方法乍看起来貌似很有道理,但是却忽略了一个重要的事情:电池在不同温度下放电性能有很大差异。因此用“电流积分法”往往都导致估算误差大,又缺乏纠错能力。北方车主快充后导致电池故障,开车过程中电池电量直接从40%掉到0%,在路上抛锚了。南方车主充电SOC突然从80%升到100%,充电充不满,行驶3个月后,续驶里程急剧下降。这些都给车主带来非常不好的产品体验。

国内厂商,高兴的太早!

由此可见,BMS技术是目前除了电池本身以外,更为复杂、更为核心的电动汽车技术难题。如果有办法让BMS系统的误差在任何状态下都小于3%,甚至1%,那么电动汽车的电池电量的显示值就可以说是完全可信的了。

目前国外知名企业大多采用复杂的基于“卡尔曼积分”原理的BMS系统,并且增加了超强纠错能力的“在线估算算法”。这造就了诸如特斯拉的精准电池电量的显示。让车主无需担心屏幕上显示出来的电量与实际电量有巨大误差。

特斯拉一直把自家的BMS系统视为重中之重。可见BMS系统的技术难度有多么惊人了!我国企业目前在此领域依然只是个“小学生”,需要学习的还很多。如何找到高精度的软件算法,如何拿出确实有效的“在线纠错”是我国企业需要跨过的巨大难题。

大虎悠的神秘项目...

但是大虎悠相信,大忽悠已经有办法绕开这个技术障碍了。对于神奇的大虎悠来说,也许当下电动汽车的最后一个关卡,仅仅只是电池了。不多说了,大虎悠要去秘密实验室里继续开发自己秘密开展的新车研发项目了。大虎悠现在就缺一份完美励志的PPT来融资了,哪位小伙伴有这方面的造诣,可以自告奋勇报名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