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德系机油粘,日系机油稀,哪个才是垃圾?

 大虎悠 2021-05-06

德系车机油粘度标号普遍较高,而日系车机油粘度标号普遍低于德系。恐怕不少车友都已经注意到这个现象了。他们看网上的文章,肯定会有很多解释或者解读。但那些文章和大虎悠比起来,必然是不专业的!今天大虎悠从电风扇说起,说说其中的道理!

牛逼的虎哥要从电风扇说起!

我们来看一下家里夏天吹风用的电风扇,和商场里吹地面的鼓风机。看看他们有啥不同!首先,我们看家里的电风扇,一个轴上面套着一个“螺旋桨”,马达转动了,螺旋桨就转动了。这种风扇,我们叫做“轴流风扇”。

而商场里用来吹地面的鼓风机,我们看到它的造型是一个蜗牛壳一样的外壳,底下是一个扁扁的出风口,肉眼看不到“螺旋桨”的存在。那么这种风机,专业叫做“离心风机”。它是依靠离心力的原理,把空气“甩”出去的。

那么“轴流风扇”和“离心风机”各自的特点又是什么呢?“轴流风扇”的特点,是流量大!也就是说,一分钟之内经过它吹出去的风量很多很多。但是呢,这种风扇的风压很低。(用手就能挡住它处出来的风)。而“离心风机”更好相反,流量小,压力高。

就相当于是:一个很粗的管子,里面水流的很顺畅,但压力低,你能用手就堵住管子。而另一条管子很细很细,里面的水不多,但压力很高,你用手指用尽全力都堵不住它,它都会往外喷水。——这就是流量和压力之间的不同的概念。

从电风扇,到汽车机油泵!

有人会说了,咱不是说汽车,说机油么?怎么就突然说到电风扇了??——其实我的目的很清楚:为了让大家了解流量,了解压力。因为啊,这和汽车机油有关系!我们知道,汽车机油在发动机里循环流动运行,靠的正是机油泵。

机油泵运转产生吸力将机油吸出,然后压入机滤,然后推动机油在发动机里完成整个循环,最后回到油底壳,再次被机油泵吸入。那么汽车机油泵,按照工作原理划分,其实主要分2大类:齿轮泵,和内转子泵(摆线泵)。

齿轮泵的特点,和偏爱车系

其中呢,齿轮泵的特点是:机油的泵送压力很高,但是呢机油的流量偏小。而且中低转速工作效率高,高转速因为离心力原因,工作效率降低(一般发动机转速超过6000转,齿轮泵的效率明显恶化)。而内转子泵则刚好反过来:油压并不高,但流量非常大。而且高速能力强,发动机上万转都没事。

于是乎,一些非高转速发动机,加工工艺精密的发动机,往往会因为间隙小,导致机油流过的阻力变大。(缝隙越小,机油流过去的阻力当然越大)这时候我们需要机油泵能够产生很高的压力。于是乎齿轮泵就非常合适了。

因为齿轮泵压力很高,可以很好的克服阻力,但同时因为齿轮泵流量偏小,所以机油的循环量并不大。这时候往往采用机油粘度高一点的机油来解决这个矛盾。因为机油粘度高了,本身的润滑保护能力就强。——我们可以在德系发动机上看到很多齿轮泵,比如大众最常见的EA211和EA888就是例子。

内转子泵(摆线泵)又是什么鬼?

反过来,如果是高转速发动机,一些强调高转高功率的机型,或者加工精密度没那么高的机型,因为金属的缝隙没那么窄,机油在发动机里流动的阻力没那么高。所以并不需要机油泵太高的压力,压力够用就行。

但这时候,却希望机油泵的机油流量越大越好。因为发动机转速高了,机油的供应量要“跟得上”,发动机才不会出问题。你们看,这时候,内转子泵刚好适合此类发动机。压力适中,流量却非常的大。

这时候,我们使用机油的话,就不需要机油有太高的粘度了。因为机油的供应量很大,时刻都保持高流量的冲刷,而且因为机油泵压力不高,所以用低粘度机油是合适的。粘度太高的话,机油泵也费力啊。高转速日系发动机上,我们就可以时时刻刻看到内转子泵的身影了。

说到底,还是大虎悠最叼!

所以,很多车友注意到德系和日系发动机的机油粘度标号不同,却说不出其中的道理,大虎悠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刚好昨晚又有车友提到这个话题,大虎悠最终决定还是把自己肚子里的知识写出来。

——因为我敢说,这是在网上,你都压根找不到的文章!大虎悠独家!!所以喜爱大虎悠是没错的!老友们,推广转发大虎悠!大虎悠在这里给各位作揖!谢谢大家!666!

途虎车主俱乐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