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胸大可以不系安全带?气囊的发明就源自于“G罩杯”!

 大虎悠 2021-05-06

本周发生在汽车行业的大事件、大新闻是真的让人“感到上头”。华晨原董事长祁玉民在退休2年多后,依然被挖了出来,他涉嫌严重违法违纪被查!搞不好可能会锒铛入狱……还记得上个月,大虎悠还刚无情批判过这个人……(神笔大虎悠)

每次提到华晨,大虎悠总是想起当年华晨最失败(他们自己觉得最骄傲)的2款产品:尊驰和骏捷。当年华晨想把这2款车拿去出口欧洲,没想到却在德国的安全碰撞试验中,一个拿1星,另一个直接零分的成绩。最终出口计划是泡汤了,祁玉民因此也没能成为中国汽车的“出口第一人”。

女司机在事故中,生存率更高?

且越“丰满”越安全,你信不?

说起汽车的碰撞安全,我到是想起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您觉得,男司机和女司机,在遭遇碰撞事故时,到底谁的生存率更高?——也许您从未想过这个有趣的话题。那么今天也许我要告诉大家:女性在事故中的生存率也许真的高于男性!——而且越丰满女性越安全!!不信?您往下看吧!

为啥我会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呢?因为如果您知道“安全气囊是怎么被发明出来的”,也许您也会赞同我的观点。安全气囊的发明过程,堪称是“@#¥%……&*”(难以描述,但很精彩)

没有女性,就没有安全气囊!

真没和你开玩笑!

话说在美国有一个工程师,名字叫做赫特里特。他自己开车“头五头六”(比较暴力、激烈的意思,江南话),而且可能这家伙驾驶技术也不咋地。所以呢他开车经常会出事故,好在命大+运气好,死是没死成,但每次都受伤。

开车暴力+技术不佳,总是出事故也不可避免。据说他交往了几个很瘦弱(骨架子)的女友,都纷纷在严重事故中死亡。更离奇还在后面:他最后交往了一位“胸器惊人”的女友,据说有G罩杯那么大……这位女郎关键是还很喜欢乘坐赫特里特驾驶的汽车,而且只爱坐副驾位(老美胆子真肥)

于是话题就来了:每次赫特里特出事故后自己都遍体鳞伤,可是他的“G女郎”每次都能毫发无伤。这让身为工程师的赫特里特大感惊奇!话说驾驶员在碰撞瞬间总是会习惯性的自我保护,所以副驾驶位置通常是全车最危险的地方。

然而他的G女郎每次都能死里逃生,安然无恙,这迫使他认真的去分析对比了一下。他认为女友之所以能维持极高的“安全系数”,原因和她的“G”有关。因为他本人比较瘦,在车辆碰撞的瞬间,他的胸前没有任何可以用来缓冲的东西(联想起之前几位接连死亡的瘦弱女性,也说得通)。但他女友却拥有巨大的“缓冲装置”。

安全气囊的发明灵感

居然源自于……G罩杯?

于是他脑洞大开!如果让所有坐车的人,胸前都绑一个巨大、柔软的“JIA-NAI-LIANG”(或者其他什么软质的东西),那一旦遭遇撞车,人往前冲的时候就不会“躯体直接硬碰硬撞上车内的方向盘或者其他坚硬的东西了”。这样就可以大大提升汽车的安全性。

但是“胸口绑软球”似乎不太现实。倘若能发明一种东西,平时隐藏在某处,汽车遭遇撞击的瞬间能“变出来”,挡在我们胸前,那该多好啊!——赫特里特灵感乍现,开展了一系列的工程设计。1953年,全球第一个安全气囊的专利“花落他手”。

再后来,奔驰公司发现了安全气囊的巨大价值,把安全气囊装备在了S级轿车上,成为世界上首家将安全气囊作为标配的汽车厂商。之后整整花了大约40多年时间,气囊才飞入寻常百姓家,成为现代化汽车的安全标配。

气囊不是万能的!

安全带才是保命关键!

其实世界上很多发明专利,一开始都给人一种荒诞的感觉。但随着研究的深入,事情就变得严肃起来。比如安全带的问世也是如此:话说最早的安全带压根就不是汽车专用的,而是在100多年前的马车时代,安全带就问世了。最初的安全带雏形,仅仅是为了把人牢牢绑在马车座椅上,保证颠簸时人不会飞出去……

气囊的发明过程也许听起来的确稍显“不正经”,但无可否认的是,安全气囊挽救了无数生命。当然,文章的结尾依然要老生常谈一次:任何时候,气囊都必须配合安全带一起使用。不系安全带开车,万一遭遇撞击导致气囊弹出,车内的人反而会遭遇更严重的致命冲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