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摔跤吧!爸爸】一记扇向国产电影的响亮耳光

 木棍先生 2021-05-06

8分

如果我是一个国产电影圈内人抱着酸溜溜心态的人,会这么评价这部电影:

首先,片名怎么起的?明明应该是“摔跤吧!女儿”或者“摔跤吧!闺女”。再说,我们也有【奔跑吧!兄弟】【爸爸去哪儿?】这样的大电影啊。要说票房也不比阿三的电影差啊。

其次,印度电影向来喜欢把片长搞那么长,尿都要憋不住了。还少不了歌啊舞啊的,宝莱坞不都这样吗?

题材也没有啥新鲜的,不过就是一个普通的体育励志电影,剧情也无非类型片的套路。再说,最后大女儿不过是获得了个英联邦运动会的冠军,就激动成那样,离奥运冠军和世界冠军还差的很远好吗?我们要是来拍,肯定比这更感动、更为国争光。像什么【跳水吧!妈妈】【乒乓吧!叔叔】【羽毛球吧!大爷】【举重吧!嫂子】【跨栏吧!翔】……

还有,这部电影就是典型的父权、男权主义。当爸的也是个虎爸,借孩子实现自己未竟之志,强迫孩子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剥夺了她们童年本应有的快乐和轻松,不正是很多国内被批判的家长的形象吗?

阿米尔汗当然是个好演员。但为了几秒钟的角色年轻时的镜头,先增重又减肥,至于这么折腾自己吗?

最后,就这电影,既没有视觉奇观,又没有大牌影星,凭什么你们院线排片那么多,压缩我们国产电影排片比例。没这么多排片,能有这么高票房吗?这是对咱们国产电影的不支持!没看我们的制片人安晓芬都在微博发声了吗?

呵呵。

上面一段只是我自己的内心戏,相信但凡要点脸的国产电影人都不会这么想吧,反而应该是脸红才对。我们的国产电影整体质量,别说好莱坞和欧洲,连亚洲近邻日韩和印度都比不了。知耻而后勇才是应有的态度,然而现实是资本角力和金钱渗透下的粗制滥造、乱发IP、烂片充斥、缺乏原创,演员演技和片酬不对等、随便是谁都能来当导演,再加上审查制度和总菊的瞎指挥的手,营造出一个乌七八糟光怪陆离整体质量低下的中国国产电影生态圈。

反正观众的观影鉴片水平肯定是越来越高,而国产电影的整体水平却显然没能跟上。观众最后一定会用脚投票,今年搞不好就是国产电影票房的滑铁卢。在制片人呼吁院线增加国产电影排片时,其实明眼人都知道,一开始院线也没有看好【摔跤吧!爸爸】这部印度电影,几乎完全是观众的口碑效应完成逆袭,院线才更愿意增加场次延续时间以增加票房。

于是,就是这样一部没有视效没有明星的印度电影,竟然票房超过10亿!所以,好的电影才是票房成功的基础,自我感觉良好的国产电影人还在不自知的本末倒置。

说回电影本身。我的观感,一部中规中矩的体育励志片。给我带来的内心愉悦感远不如几年前同样是阿米尔汗主演的【三个傻瓜】。那是我第一次完整的看一部印度电影,片长也近3个小时,可一部电影所能带来的所有美好都在那部电影里感受到了,从此对印度电影刮目相看,也记住了阿米尔汗这个印度国宝级演员。

反观这部【摔跤】,一样不能否认它的高水准,故事简洁,节奏明快,人物鲜活,剧情抓人,戏剧性、观赏性、娱乐性、艺术性,甚至政治深度都能在其中找到。最后的高潮戏,你明知道结局,却依然会被带入情节,跟着紧张和激动。虽然国内上映被剪掉了近20分钟,但基本不影响观看。总体而言,都在类型片的模式范围内,也因此并不能给我带来太多的惊喜。当然,这仅代表我个人观感。可能对摔跤这项运动本身的不熟悉和没兴趣也无意中增加了我的这种中规中矩的观感。

不过,它引起的最大的话题似乎是其中所表现出的对于父权和女权理解上的争议。像我作为一个有女儿的父亲,是否也会像片中父亲那样做出类似的选择,确实值得我自己的深思。让自己的女儿去忍受各种身心的痛苦,拒绝孩童应有的天性,甚至接受他人的冷嘲热讽,而目的是要让女儿替自己实现未完成的梦想,从我的价值判断一定是为父者的自私。

影片的结局是这种赌博式的做法最终成功,但如果没成功呢?女儿的人生又会怎样?让我想起了丁俊晖,也是天赋异禀,他的父亲为此卖房舍业,辗转全国,拜师求艺,几乎靠一己之力,培养出一个斯诺克的世界冠军,乃至影响了这项运动在中国的发展和普及。同样的问题,如果丁俊晖没有成功呢?那他父亲的做法又会被世人如何评价?而作为普通父亲无法预知未来的我,是否要做类似的选择真的是件很纠结的事。要不要给她报兴趣班?要报哪个兴趣班?她现在说感兴趣的会不会因为枯燥的训练就没兴趣了?很多家长都会面临这样的苦恼吧?

另外一面,当阿米尔汗饰演的父亲在最后决赛前告诉女儿吉塔,她的胜利与否将不仅代表个人,而是整个印度的妇女地位时,就已经上升到了更高的层次。而两个女儿从忍受到反抗到最后的主动选择和努力也在影片的情节转折时有所铺垫。赢得妇女权利和地位的开始,却是要靠父权的强迫,正是这种矛盾的反差和吊诡形成了探讨这个话题本身的意义所在。

到底哪个更正确?没有父权和男权的压迫甚至自私,也就没有女权的觉醒和成就。但影片实际上有些小细节,已经表明了主创的态度,那就是对于女性的尊重和男权的反思。比如,在父亲决定要训练女儿成为摔跤手时,他的妻子有所反对,父亲回答的是给他一年时间,如果成了就继续如果不成就放弃。还有,在体院父亲求情那场戏,他说出了自己同时作为父亲和教练两种角色的挣扎和痛苦,他明知对孩子童年的剥夺和忍受他人的取笑背后女儿成长的辛酸与不易。

更重要的是,我们不能忽视故事发生时所处的社会和时代。印度的宗教和种姓制度的影响无处不在,即便如今也经常能听到印度强奸案频发的新闻。这样一部印度电影,其意义因此也就更为深远。

与我而言另外一个感受,就是影片对印度体育体制的批判。光凭这一点,国内肯定做不到。还记得当年我们的某个奥运冠军接受采访时第一感谢的是父母,就被各种官方力量批评没有先感谢国家,还引得大家一片争议。这部电影就是对这种情况的巨大反讽。吉塔在新闻发布会上说:我所取得的所有成就都是因为我的父亲。没错,她为祖国赢得了荣誉,这也是她父亲的初衷。但这份荣誉更多的是靠父女俩共同努力赢得的,而不仅仅是国家给的。

阿米尔汗确实是印度的良心。他敢于探讨甚至批判印度社会固有的一些社会问题,这从他在印度制作并主持的访谈类节目【真相访谈】即可看出。去年国内还上映的一部他主演的电影【我滴个神啊】,连宗教禁忌都敢于挑战。【三傻】则体现出对教育体制的批判。

而他作为演员的敬业你们都知道了。为了拍摄本片,要演19、29、55岁三个人生段。先完成了19岁的戏,然后疯狂增肥,一个月时间变成了体重194斤的55岁胖大爷,拍完老年戏后,又用5个月的时间疯狂减肥,回去拍29的戏!为什么要这么折腾自己?直接拍完29再拍55不就好了?阿米尔说:那样我就没有动力瘦回去了!

至于片名的翻译,反正印度电影翻译过来都是那么二,之前的【三个傻瓜】被翻成【三傻大闹宝莱坞】,跟他么宝莱坞有毛关系!【我滴个神啊】这翻译也让人捂脸。幸亏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没耽误他们都是个好电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