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赠花卿 春望 江南逢李龟年 春夜喜雨 房兵曹胡马 八阵图 赠花卿 [ 唐 ] 杜甫 锦城丝管日纷纷, 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 人间能得几回闻。 成都城里的庆祝派对开了三天三夜,助兴的吹拉弹奏跟了三天三夜,轻柔悠扬的乐曲一半随着江风飘荡在锦江之上,另一半则缓缓飘上了云端。 这样美妙动听的乐曲只应该在天上才能听到,普通老百姓哪能听见几回呀! 花卿:成都尹崔光远的部将花敬定。锦城:即锦官城,此指成都。丝管:弦乐器和管乐器,这里泛指音乐。纷纷:形容乐曲的轻柔悠扬。天上:双关语,虚指天宫,实指皇宫。几回闻:本意是听到几回。文中的意思是说人间很少听到。 这首绝句,字面上明白如话,但对它的主旨,历来注家颇多异议。 有人认为它只是赞美乐曲,并无弦外之音;有人则认为它表面上看是在赞美乐曲,实际上却含讽刺、劝诫的意味。 此诗约作于公元761年(唐肃宗上元二年)。花敬定曾因平叛立过功,居功自傲,骄恣不法,放纵士卒大掠东蜀;又目无朝廷,僭用天子音乐。杜甫赠此诗予以委婉的讽刺。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 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 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大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 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春望 [ 唐 ]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长安沦陷,国家破碎,人们流离失所, 但是山还在那里横着,水也像去年一样流淌。 又是一年春天,长安城里却长满了野草。 我感伤国事,看到花开的美艳却忍不住流下眼泪。 想念久别的家人,听到鸟鸣都能心惊胆颤。 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很长时间,音信全被隔断,我不知道亲人们可否安全。 满头白发禁不住搔挠,越挠越短,连簪子也快别不住了。 国:国都,指长安(今陕西西安)。破:陷落。城:长安城。草木深:指人烟稀少。恨别:怅恨离别。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这里指安史之乱的战火。抵:值,相当。浑:简直。欲:想,要,就要。胜:经受,承受。 簪:一种束发的首饰。古代男子蓄长发,成年后束发于头顶,用簪子横插住,以免散开。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十一月,安禄山起兵叛唐。 次年六月,叛军攻陷潼关,唐玄宗匆忙逃往四川。 七月,太子李亨于灵武(今属宁夏)继位,是为唐肃宗,改元至德。 杜甫闻讯,即将家属安顿在都州,只身一人投奔肃宗朝廷,结果不幸在途中被叛军俘获,解送至长安,后因官职卑微才未被囚禁。 唐肃宗至德二年(公元757年)春,身处沦陷区的杜甫目睹了长安城一片萧条零落的景象,百感交集,便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名作。 江南逢李龟年 [ 唐 ] 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 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 咱们都是岐王的好朋友,在他家里时常能碰见。 还有那崔家老九,在他家里我也听过您的演唱? 真是没有想到,在这美丽的江南,在这落瑛缤纷的暮春时节, 咱俩巧不巧又碰到了一起。 是怎样的缘分,让你我遇见。 李龟年:唐朝开元、天宝年间的著名乐师,擅长唱歌。因为受到皇帝唐玄宗的宠幸而红极一时。“安史之乱”后,李龟年流落江南。岐王:唐玄宗李隆基的弟弟,名叫李范,以好学爱才著称,雅善音律。崔九:崔涤,在兄弟中排行第九,中书令崔湜的弟弟。玄宗时,曾任殿中监,出入禁中,得玄宗宠幸。 江南:这里指今湖南省一带。落花时节:暮春,通常指阴历三月。落花的寓意很多,人衰老飘零,社会的凋弊丧乱都在其中。安史之乱后,杜甫漂泊到江南一带,和流落于此的宫廷歌唱家李龟年重逢,回忆起在岐王和崔九的府第频繁相见和听歌的情景而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诗。 李龟年是唐玄宗初年的著名歌手,常在贵族豪门歌唱。杜甫少年时才华卓著,常出入于岐王李隆范和中书监崔涤的门庭,得以欣赏李龟年的歌唱艺术。 诗的开首二句是追忆昔日与李龟年的接触,寄寓诗人对开元初年鼎盛的眷怀;后两句是对国事凋零,艺人颠沛流离的感慨。 在杜甫的心目中,李龟年正是和鼎盛的开元时代,也和自己充满浪漫情调的青少年时期的生活紧紧联结在一起的。几十年后他们又在江南重逢。这时遭受了八年安史之乱的唐朝业已从繁荣昌盛转入衰落,他们二人的晚景也十分凄凉。这种会见,自然很容易触发杜甫胸中本已郁积的无限沧桑之感。 春夜喜雨 [ 唐 ]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雨也通人情,它挑选时节,在万物复苏需要水份的时候降临。 随着细风悄悄在夜幕里落下,默默地滋润花草树木世间万物。 田野里的小路笼罩在乌云下,只有江边的渔船透出一点亮光。 等到明天早上,看那红色的花瓣,肯定湿漉漉,吸足了水分, 整个成都城里大街小巷都会开满娇嫩的鲜花。 乃:就。发生:催发植物生长。 润物:使植物受到雨水的滋养。 红湿处:一般解释是指带有雨水和红花的地方。 花重(zhong 4声):花因沾着雨水,显得饱满沉重的样子。 锦官城: 故址在今成都市南,亦称锦城。三国蜀汉管理织锦之官驻此,故名。后人又用作成都的别称。 《春夜喜雨》是杜甫于公元761年(唐肃宗上元二年)春天,在成都浣花溪畔的草堂时写的。此时杜甫因陕西旱灾来到四川定居成都已两年。他亲自耕作,种菜养花,与农民交往,因而对春雨之情很深,写下了这首描写春夜降雨、润泽万物的美景,抒发了诗人的喜悦之情。诗中虽没有一个喜字,但字字句句洋溢着作者内心的喜。 房兵曹胡马 [ 唐 ] 杜甫 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 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 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 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房兵曹这一匹马是产自大宛的名马,它那突块状棱角分明的肌肉和精瘦的筋骨都彰显着蓬勃的力量。 它的耳朵像斜削的竹片一样尖锐,跑起来四蹄生风,日行千里。 有这样一匹健步奔驰的马,何惧空阔,你甚至可以把生死托付于它。 有这样一匹健步奔驰的马,何惧辽远,你可以纵横边疆、杀敌报国。 兵曹:兵曹参军的省称,唐代州府中掌官军防、驿传等事的小官。 大宛(yuān):汉代西域国名,其地在今乌兹别克斯坦境内,盛产良马。锋棱:锋利的棱角。形容马的神骏健悍之状。骁腾:健步奔驰。 竹批:形容马耳尖如竹尖。峻:尖锐。“双耳峻”是良马的特征之一。堪:可以,能够。托死生:马值得信赖,对人的生命有保障。 八阵图 [ 唐 ] 杜甫 功盖三分国, 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 遗恨失吞吴。 隆中对,定下三分天下的大战略。 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诸葛亮是三国鼎立的设计师。 他摆出的八阵图,天下无人能破。 江水东流,朝代更迭,但是八阵图中的石头千年不动。 您制定的战略是对的,但是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了问题, 遗憾的是您未能及时安抚主公的情绪。时也,命也! 名成:一作“名高”。 八阵图:由天、地、风、云、龙、虎、鸟、蛇八种阵势组成的图形,用来操练军队或作战。盖:超过。 石不转:指涨水时,八阵图的石块仍然不动。失吞吴:是吞吴失策的意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