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 阴 记 》 北京三味诗社《光阴记》组诗同题 收稿\吴相兰 审稿\项见闻 总编\风剪云 xi yun zhai chu pin 本期诗人 林洁 樊建华 罗占艳 毛文文 林荃 二水哥(以收稿为序) 今天以后,有些人 第二辑 光阴记(组诗) 林 洁 ■ 光 万物生,万物延绵 草木都顺从天意 我也做了顺民,每天起灶,担水 借用炊烟的意象 日夜守护,被人写旧的故乡 幸好,那么多光阴漏下来 所有事物都是明亮的 ■ 阴 每一次蝴蝶飞过 就想起那年风雨摇晃,篡改季节 父亲咳血,母亲一捧一捧地捧 染红了整个桃林 一盏灯绝望地亮着 我扶着冷风,把病痛和药渣一起倒掉 把地一块块捡起来 拼凑一个又一个春天 鸟儿声声啾出的,都是痛 ■ 记 母亲信神,把菩萨拜了又拜 用密码般的语言 告诉我:两岸越绿,人世就越慈悲 我听见自己更深的呼吸 把光阴记成一本流水账 种药种草,在故乡的版图 布满根须 光阴记(组诗) 樊建华 ■ 登新安关 登上新安关 登上了无数厚重叠成的高处 关隘狭窄,已盛不下一个个久远故事 漫出的部分,不断浸入瓦檐 滴落 城垛,与我一同伫立 保持着瞭望姿势 不观铠甲、枪戟,刀光剑影 只见骡马、货担,甩手掌柜 以及年前进城的姑嫂 从明朝的徽州,源源而来 ■老街行 习惯了从东门进入 左揽中山巷,右持斗山街 徽州府城的情境,一路向西 端坐在旧时光一角 屏息凝视,街面的陈旧与簇新 恍如一场跨越世纪的拼接 从税务上顶直到阳和门楼 老街的长度,已寻不到一块可以卸载的门板 而八脚牌坊仍然沉默不语 俯瞰的神情,仿佛熙来攘往的事 早已经洞穿 折返的路上,仅一会功夫 马车,巷弄里的男孩 以及那些年潮湿的气息 又接蹱而来 ■仰望牌坊群 坚实地挺立,扛起三百年的故事 无数次经风见雨 铸就了一种伟岸气度 “十三四岁,往外一丢”—— 丢出了忠孝节义,代代相传 根植于徽商心灵的教化 若水,若土,厚德载物 仰视御制、圣旨、恩荣 所有的解说,显得多么多余 一连七道牌坊 托举着,徽州人岁月的秉性 ■重返披云山 在披云,一座山,烟雨蒙蒙 一条崎岖的路,风雨无阻 太平兴国寺庙,隐秘大片暮色之中 抬高一拨一拨朝拜的脚步 有多少风雨,就有多少兼程 一如那云水行者,藏有多少经年往事 它以深邃辽远的目光 洞彻尘世的一切繁华,与荒凉 不过是脚下练水 一路向南的走向,遁入遥远及来世 而长庆寺塔的头顶上 千百年来的木鱼,不断击打出风铃声声 光阴记(组诗) 罗占艳 ■ 河流 没有名字,也找不到源头 每天从西向东 母亲走后,河水开始呜咽,没有人 还能唤我乳名 也没有人,帮我用沙子堆砌出 童话世界的故事 只是后来,被疯长的荒草 一次次漫过头顶 看不清方向,甚至在我离开故乡 三十多年以后 还时常想起它的无助 它那么清澈,每天都从石堆 或者杂草中穿过 我记忆深处,仿佛没有开始和结束 ■ 时光书 总以为勒住一匹马,就可以 止住时光的脚步 当皱纹爬上眼角,目光越来越模糊 我知道,看不透的事物太多 能避开的套路 思想已变得坚硬与锋利 面对人性,树桩一样冷漠无情 有时还会心软和固执 这些年,走了那么多弯路 头顶撞破好几个窟窿 那些受伤细节,我却记不清它的模样 ■ 置换 婆婆的旧围巾,我寻了很久 都找不到相同的款式 我知道,婆婆的围巾 是太老了,这让我想起小时候的母亲 也围过这样的围巾 背着我,没日没夜地忙碌 这么多年,依旧记忆犹新 由此,它承载的是不可替代的记忆 不管其价值高低 都无法改变的怀旧与固执 是我在婆婆与母亲间,无法分清的界限 ■ 时间的摆渡人 前半生由不得自己选择,后半生 试图逆转一下时针 在海上摆渡,有时像木舟 有时如一枚落叶 前方和后面是云水相接的岛屿 听说时间能生出锈迹 也生出绿洲,和天空死亡之后的飞鸟 而四周沉寂的海水 那么轻,托不起年轮的沉重 只有一颗初心不动声色 用左手牵你右手,迎着明日大风或巨浪 ■ 地平线 四十多年没有停下来 从北方到南方,又辗转城市和乡村 每一寸泥土,都那么温暖 抚摸着赤脚的游子 寒来暑往,记不清有多少次跌倒 又多少次爬起来 此时,站在万家灯火之上 从一楼到五楼 脚步里,有时会踩碎黑暗的惊叫 它的裂痕,多像那年的自己 独自在风中奔走,默然承载的月圆之夜 远方的人属于远方 《光阴记》 光阴记(组诗) 毛文文(江苏) ■给一颗牙 麻药打十分钟后 我知道要接下来的事情 不过,牙医是我朋友 他说不痛就不痛。我闭上眼想 一颗牙,它立场不坚定 处决是迟早的事 就像中年后的我,有些伤感 无路可逃,就换笑意 它不再帮我咀嚼 那些美味、无聊和活着的意义 它失去了资格 是被那些牙虫害的 它们密谋、造反,偷袭城门 动不动就让牙龈肿痛 让意志局促和不安,它也崩溃 它和我好了五十多年 有些咬牙切齿的事 说不提,就不提 ■一万步 清晨,一只猫蹿过窗户 跑进公园,小河边 它看见鲜嫩的芳草和露珠 正艳遇。春风一吹 迎春花开了,两个陌生男女 一前一后,保持心距 又默然相许退路或岔路 每天坚持一万步 只要自己未完待续 中年途中的风景和面部 无人晓你的恐惧,等一会 自语,吱吱唔唔 没人会把自己盘算成算盘 珠子掉了垫马路 背上,有算盘的骨架 脚下,四舍五入 多出一个遛狗少妇 她走一万步,狗走两万步 ■归乡 中年后每遇见山水 我都乐意把它们当作知己 从无想山到石臼湖 我常绕着路回我的乡下 看落日被山轻揽 借用万物,抹上冥色 湖滩有大床,有芦荻被 容我醒时眠 合着湖水咳嗽,打鼾 跨湖大桥在清澈上放软身段 路过的轻轨当长枕,轻倚 一湖心动,半生波澜 在山水相送下回到家乡 万物赐我草木萌发的灵感 笔下的词语抄近路来了 每一个,像一粒种子 庄稼,山峦,湖岸,播种村庄 和我忘了长大的乳名 ■大山村落日 几声鸟鸣就喊醒的小山村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 来了旅游大巴和外乡人 我在落日之前赶到高淳慢城 大山村农家乐香风微熏 冠冕将在山那边脱下它堂皇彩披 村边池塘水生植物频频回头 是苇草、莲荷,亦或菱角 早已跌入葳蕤的心 一群鸭子在塘中叼走最后的光线 一些新生事物在太阳背面 和大山捉着迷藏。玄机即发 文峰塔在山巅之上 镇静、安祥 多像一位慈善的老人 ■在农村 你看,我一脸黝黑 冬天才和雪花泛一次白 你看,我在春天痴迷不已 油菜花开,我就扛着钉耙翻地 准备花谢的日子育秧 老牛在地里吃黄豆山芋藤 那是秋天的事 村邻们都面容喜庆 阳光在草垛上晒着汗渍 整个夏天都有浓烈的事 比如薅草,比如蚂蝗叮在腿肚上 比如突如其来的雷声 把我赶到地头有蛛网的草棚里 想起二十几岁恋爱的事 这里的温暖,所有枯草开春花 村庄有炊烟时灰尘落下 妈妈在灶前添柴禾 很多灰尘就覆盖她,喊我的嗓门 一截苍老的光阴 ——父亲住院记 林 荃 ■ 姆妈 那一刻,他以为 能把身体里的姆妈喊出来 本能地张嘴 像只跌入异度空间的鱼 就这样仰面倒下 一脚踏入虚空 被成吨的蓝色淹没。他只来得及叫声 "哎呀,姆妈" 老屋的外墙掉落些时间的碎屑 那个近八十岁的男人,躺在地上 像个婴儿,被重新生出来 拥有撒赖的特权 被疼爱紧紧抱住 ■ 病房夜晚 70年前的胸腔拉出一声汽笛 江水突然张开巨大的翅膀 女人和一片黄叶同时跳下去 "姆妈……"九岁的男孩哭醒了 朦胧中谁还在啜泣? 湿淋淋的姆妈还是苍老的妻? 阔叶兰的叶片落满露水 谁在擦?那么轻!人间漫长 他的体内蓄满湖泊,母亲时常顺着江水回来 有时通过女儿的身体重返人间 "姆妈"每张病床都在呻吟,甚至 推车、监测仪;吊瓶、滴管 这些负重的老马,哑口的骡子 此刻,像受尽委屈的小孩 回到光阴深处 ■ 回家 水汽挣脱潮湿的地面 云从天上探下身子,好一片苍茫的人间 我站在这里,听见风的呼声 "回家,请带我们回家" 从来就没有什么死亡,我们都是时间的孩子 经年流的血,以云的纯净轻盈进入天堂 岁月会奖赏,努力善良的灵魂 所有的苦难都会得到补偿 所有的不幸都会得到安慰 父亲坐起来,像个王者 检阅围着他转的女人 衰老但不失威严宣布 出院,回家 ■ 晚年生活 说了多少次了,不要种菜 有时间打打太极,锻炼身体 不要堆积衣物、储存食品 不会再有逃难的人、跳水的人 破洞牛仔裤是风景,代沟太深 不要试图去缝合。早餐不吃没关系 废书捆好送给收破烂的人 买菜从不看秤。热情回应陌生老人 避让、道歉,无论对错 不是多慷慨或多走心 而是害怕一抬头,又看到老父亲 颤巍巍挪动脚步,打发空荡荡的光阴 ■ 渐老的光阴 我追随一道光,走了很远 它敛去金属的特性,渐渐柔顺 最后在蒲公英花序中驻足 风一吹,便蓬松向夜幕散去 满天星星,都是种子啊!悬停的蝶翅 这是今生的梦吗?我们相约 橘黄色的空气,给一切有形的物体 披上轻柔的纱巾,夕阳温良 曾经下降,如今持续上行 几只麋鹿从林中薄雾中走来 它们繁复的犄角 如你思想的角质在沙砾中闪现 晚风的手指轻抚过脸庞 所有的蹒跚都搀扶着安稳 我爱这渐老的黄昏,巨大的寂静 万古聚于此,我也要去那 在那等——所有我爱的人 光阴记(组诗) 二水哥 ■ 总有一些光阴会慢慢消失 六天在工厂打拼,星期七在家中听妻儿唠叨 长假期,再赶回遥远的故乡看望双亲 人到中年 像个磨芯,所有事都围着你 不停转动 工作和生活,是磨盘的上下面 露出各自的牙齿,磨合 不能把所有的时间打磨得精细 又不能停下来 人生如白驹过隙 总有些光阴会慢慢消失 ■ 寻找光阴 搬砖父亲,羡慕那些能搬星星的 比较高尚点的职业 年少逃学 没能逃过生活的磨难 养儿育女 放出小猎犬 替他找回丢失的光阴 在家,学校和各类培训班之间 来回溜达梦想 能捡拾的都不叫光阴 没有岁月可以回头 我,和一个个复制的我 都只是时间的过客 ■ 贩卖光阴的人 在霓虹灯下,在夜店 光阴是廉价的 有人在肆意挥霍 对面医院大楼 病床上的癌症患者 正想方设法购买光阴 对前者,我能告诫一寸光阴一寸金 对后者,说寸金难买寸光阴 是非常残忍的事 光阴能买卖,法不禁止 但有市无价 古往今来 没人成交过 END 溪 云 斋 特邀顾问:乔延凤 顾问:李立 冯岩 王相华 铎木 项见闻 总编策划:风剪云 特邀主播:安心 朗诵嘉宾:水晶·简 天宝宝 李磊 三月 小暖 致谢友情支持:雪馡儿 豆丁 夕眉 翡儿 合作媒体:《几江诗刊》《也是文学报》《齐鲁·福建文学社》头条《蓝色海洋诗社》 随缘用稿 随缘用稿:投稿作品需原创首发,纯文本方式发送,并附100字内作者简介,拒绝抄袭,文责自负。投稿三日未收到用稿通知可另行处理。所有作品稿费由赞赏产生,发文七日为限,限期内稿费70%与您,30%留于斋用,低于十元及七日后续赏皆作斋用。合辑作品赞赏稿费留作斋用。朗诵作品赞赏稿费,平台留用30%后,余归作者、朗诵者均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