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一档这超大尺度电影,难怪没流量没名导也依旧扛打

 她刊 2021-05-07

还记得云南昆明孙小果案吗?

那个从1998年就被判死刑的罪犯,直到去年才被执行死刑。

其母亲和继父,借职务之便多番为其打点,运作,不过十来年便出狱。改名换姓又逍遥了十数年之久。

离谱?荒唐?

细思起来,留给大众更多的是恐慌和愤怒。

1997年的4月到6月,先后4次强奸少女,而其实早在1994年就已经因轮奸罪被判刑。

后来,他又将两个女孩带到夜总会殴打、威胁,用竹筷和牙签刺乳房,用烟头烫手臂。

逼受害人咬大理石茶几,再用胳膊肘猛击其头部。

而类似这样残暴的场景、恐怖的氛围,最近在电影《扫黑·决战》中,竟被“赤裸裸”地呈现了出来。

五一档这超大尺度电影,难怪没流量没名导也依旧扛打

《扫黑·决战》

电影里的孙志彪,是如孙小果一般的存在,一样残忍,嚣张。

他拖拽殴打年轻女孩,按在地上灌“白面”,给她们注射毒品,逼她们卖淫。

把还不起高利贷的包工头浸在猪血水里,一遍遍吊起一遍遍淹没。

在公路上,给过路的省调查组撒冥币扬言为其“送行”......

五一档这超大尺度电影,难怪没流量没名导也依旧扛打

她姐,惊讶于这部电影的“敢说”“敢拍”的大尺度。

从画面到情节,从台词到人物,《扫黑·决战》没让观众失望。

今天我们姑且就聊聊这部在五一档中,没流量、没名导,多少有点被埋没的片子。

五一档这超大尺度电影,难怪没流量没名导也依旧扛打

什么都敢演

“以小见大”,是犯罪悬疑题材影视作品的惯用手法。

《扫黑·决战》并无例外。

从一起拆迁事故引发的命案开篇,先把“炮捻子”抻出来点上。

观众便能寻着剧情的发展“猜”了,这也是我们看这类题材片子的兴趣之一。

扫黑组,也由此介入。和观众站在同一个视角,也是同一个立场。

开篇的命案还没让观众缓神,这边项目一把手齐局长就在调查组的楼上跳楼而亡。

案件关键人物死在调查组的眼皮子底下,线索断了,调查组也更被动了。

五一档这超大尺度电影,难怪没流量没名导也依旧扛打

镜头一转,从齐局长办公室的天花板上,哗啦啦掉了一地的红票子。

500万。

五一档这超大尺度电影,难怪没流量没名导也依旧扛打

点钞的画面,让她姐想起了当年《人民的名义》中的那段名场面,有异曲同工之妙。

刺激感官之外,观众能够捕捉到这其中的不对劲。

一个悬疑刚设下。

另一边工地上,就发现了混进水泥里的尸体。

有网友“对上了号”,这不就是轰动多时的湖南怀化操场埋尸案的翻版?

绝!又一次化用大众熟知的案件,尺度有了,真实性也保住了。

恐惧和惊悚是影片“敢拍”的方面之一。这些都是游走在官场外的部分。恶,尚且能被一眼辨明的。

而对官场内恶势力的刻画,才让人觉得害怕。

影片中,那一层层官皮下,已经让屏幕前的观众生不出一丝一毫的信任。

五一档这超大尺度电影,难怪没流量没名导也依旧扛打

说真的,敢拍得这么粗暴直接的,少有。

那个一开始以“案子已经结了”为借口,劝退调查组的公安局局长,后来干脆狗急跳墙。

直接对着省派下来的调查组说,这是魏河县,我说了算。

五一档这超大尺度电影,难怪没流量没名导也依旧扛打

对着省派的调查组,好大的口气!潜台词是什么?

天高皇帝远。

且不说民众有没有还手之力,这魏局长的一句话,把任何一把勇敢砍向恶霸的刀都按了回去。

整个魏河县,都没有人能翻身了。

这尺度,干脆捅上天!

还有那个坏在脸上,明面上的恶霸孙志彪,就算被抓也面不改色。

不仅有观众猜到的原因——幕后有一只“大老虎”撑伞。

你更难接受,这样一个放高利贷,强迫卖淫、吸毒贩毒无恶不做的黑社会恶霸,竟然是县人大代表。

五一档这超大尺度电影,难怪没流量没名导也依旧扛打

无形中增加了查案、缉拿等流程的难度。

这“人设”着实大胆,却更多了一分讽刺。

综上种种,《扫黑·决战》的尺度打开了,不似温水煮青蛙的说教,更不是借助“写意”“暗喻”的手法,去规避舆论和负面。

仔细想想,国内犯罪悬疑题材,能“打开天窗说亮话”的,没几个。

《扫黑·决战》定在其中。

五一档这超大尺度电影,难怪没流量没名导也依旧扛打

又一个“佛面黑心”的坏人

现如今,比起孙志彪的大恶,或是调查组宋一锐的大善,观众更爱看复杂性的人物。

张颂文,就拿到了这么一个角色。

她姐干脆剧透,张颂文这次扮演的魏河县县长曹志远,是个“佛面黑心”的反面角色。

五一档这超大尺度电影,难怪没流量没名导也依旧扛打

张颂文的演技自然不用多加赘述。

不过网上倒是也有人说,曹志远在影片中,从“好人”到“坏人”的反转太快,没有暗示,没有过度,让人猝不及防,显得生硬。

在前半段,观众感受不到这个人物的多面性和复杂性。

她姐倒是有另一番感受。

曹志远的下场,早都暗含在他出场时的台词里:“包庇黑恶势力的人,我见一个抓一个!”

他表的“决心”,就是他自己的下场,人物结局早有伏笔。

再细究一下,曹志远从出场到被捉拿,几乎一水的白衬衣黑西裤,抹了发蜡锃亮的背头。

虽不是富贵奢侈,但整洁之外透出一丝考究和体面。

倒不是说好官就不能穿得体面干净。

只是无论从影视塑造人物规律上,还是从实际生活出发,每天红光焕发,连头发丝都没乱过一丝的人,说他每天勤勤恳恳辛苦工作,多少有点失真。

五一档这超大尺度电影,难怪没流量没名导也依旧扛打

并非臆测。

看过电影的人可以仔回忆一下,前半程,曹志远伏案辛苦工作,为民奔波的桥段你说的上来吗?

因为没有。为什么没有,这就是暗示——曹志远就是背后的“大老虎”之一,怎么可能描写他勤恳工作的画面。

再从剧情来看,前半段他要么在大会上喊喊口号,要么群众聚集闹事他出面解救调查组......他实际为调查组提供过什么有价值的信息吗?

并无。

唯一一次体现他辛苦加班,还是他从办公室出来迎上调查组那次,“加班”“工作多”这种字眼也是由曹志远的嘴里说出来的,并无镜头表现。

不是导演不给暗示。

她姐前文说了, 在叙事上,观众和调查组是一个视角和时间线,如果我们都看出来了,调查组却迟迟不能破案,那才是败笔。

一个从上马就开始伪装的父母官,又怎么能过早地在表面上呈现所谓的“人性的复杂”呢?

伪装,是这些黑势力保护伞的“基本功”。

另一方面,前期伪装得越好,越不充分暴露丑恶的嘴脸,后期给观众的冲击感才会越大。

正片最后一场戏是曹志远和宋一锐的对峙。

曹志远竟理所应当地说出:“这个地方要是没有我爸和我,当地老百姓喝西北风啊”。

紧接着他又和宋一锐这么解释“县长”二字——

在古代,县长叫县太爷,在当地那权力像是皇帝一样,县长还真是拥有绝对的权力。

五一档这超大尺度电影,难怪没流量没名导也依旧扛打

被曹家势力扭曲的权力,才让观众真正感到可怕。

五一档这超大尺度电影,难怪没流量没名导也依旧扛打

小人物的悲歌

看完整部电影,给人最大的感受就是压抑。

这份压抑来自一桩又一桩的命案,一次又一次的谋杀。

看过电影的人,不知道你发现没有,每一次恶势力的发难,都伴随着雨天。

“贪污”500万的齐局长跳楼自杀;工地上发现混在水泥里的尸体;群众被误导利用,阻止调查组查案......

雨水可以冲刷出真相,但导演借助雨天营造出来的压抑和混沌感,让画面和剧情都更加憋闷。

五一档这超大尺度电影,难怪没流量没名导也依旧扛打

官场内外,被恶权浸染,小人物哪还有存活的寸地。

包工头刘立军是这权力的牺牲品,也差点成了献祭品。

他的悲剧说起来都有点“好笑”。

简单来说就是,一个人欠了他的钱,不还,还给他介绍高利贷。

结果,还不起高利贷的刘立军一步步陷进沼泽地。

五一档这超大尺度电影,难怪没流量没名导也依旧扛打

和老婆两个人躲在烂尾楼里,此时欠钱都不是最重要的事了,保命成了夫妻俩的基本诉求。

刘立军亲眼看着老婆摔死,所有的忍耐与苟活都失去意义。

五一档这超大尺度电影,难怪没流量没名导也依旧扛打

《出处》

他绑架了那个欠他钱还把他推向高利贷深渊的女人,除了一声声失控地嘶吼,别无他法。

五一档这超大尺度电影,难怪没流量没名导也依旧扛打

戳中她姐泪点的是,当全片那个绝对意义的好人,调查组的宋一锐出现,让刘立军放下刀,再相信他一次时,刘立军竟无半分放松,他已经不再相信任何人。

抱着必死的决心,只求死前以命相搏把工友们的工资讨回来。

小人物,到死还在想着责任、道义和良心。与精明、贪婪、狠毒的曹志远之流相比,更是生出讽刺感。

刘立军说,他只想踏踏实实赚点钱,给工人们发工资。

就这么难吗?

电影对底层小人物的描写还有一处,就是群众聚集闹事,要求调查组停止调查,恢复工程。

否则他们投资政府项目的钱就收不回本了。

这别有用心的安排,让群众沦为坏人的工具。

五一档这超大尺度电影,难怪没流量没名导也依旧扛打

那些“愚昧”的民众,你能指责他们无知吗?

无法探知权力的秘密和真相,他们只想要回自己的血汗钱。

何其无辜,又何其悲哀。

小人物的悲歌,才能让大众共鸣,否则电影就会陷入寡淡和形式化。

这也是为什么,《扫黑·决战》,作为一部带有主旋律色彩的犯罪题材片,还能落到观众的情绪里,前边有悬疑的刺激,后边有真实的共情。

五一档不少新片上映,各家有各家的花招。

卖阵容的,卖情怀的,卖流量的......总有傍身的卖点。

《扫黑·决战》很简单,说了点大众想说的话,反应了些人间的真事,借电影给大众打针强心剂,足矣。

好片,值得看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