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兰考行思

 冬歌文苑 2021-05-07

兰考行思

久仰兰考,拜访兰考,回味兰考,皆是因为一首词、一个人、一棵树、一种精神。

“魂飞万里,盼归来,此水此山此地。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暮雪朝霜,毋改英雄意气!依然月明如昔,思君夜夜,肝胆长如洗。路漫漫其修远矣,两袖清风来去。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绿我涓滴,会它千顷澄碧。”

我在连队担任政治指导员时,正赶上全党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这首《念奴娇 追思焦裕禄》,我们全连官兵都能背诵。

“兰考存三害,多年患未除,勇哉焦裕禄,受命困难摅。首抓领导班,思想同一趋,思想革命化,万难排无余。……死犹念沙丘,坦骨欲与俱。学毛有独到,自与常情殊。吾党悼焦君,模范孰能逾?”

期间,我又拜读了董老的《学焦裕禄同志》,便对兰考更向往,对焦裕禄更崇拜了。

转业以后,终于有机会来到兰考,来到我心心念念的地方。

兰考是县委书记的楷模焦裕禄工作和生活过的地方,兰考与焦裕禄已经融为一体。

焦裕禄的事迹,我是从当年《人民日报》的长篇通讯得知的。焦裕禄是我们山东人,我也时常听我们老家老一辈人提起过,人们口口称赞的还有孔繁森、李素芝等等。

当年,为了解内涝、风沙、盐碱“三害”,起风沙时,焦裕禄带头去查风口,探流沙;下大雨时,他趟着齐腰深的洪水察看洪水流势。他所开创的水利工程,经后来引黄淤灌,最终让二十多万亩盐碱地变为良田。

在农民的草庵、牛棚,焦裕禄总结出治理风沙的办法:“贴膏药”“扎针”。

所谓“贴膏药”,就是把淤泥翻上来压住沙丘。焦裕禄看到农民这种做法效果很好,就在全县推广。

所谓“扎针”,就是大规模栽种泡桐。焦裕禄了解到,兰考有“三宝”:泡桐、花生和大枣。他对泡桐特别重视,这种树能在沙窝生长,长得又快,五六年就能长成大树,既能挡风又能压沙。并且泡桐年年生根发新苗,可以陆续移栽,不用多投资。成林之后,旱天能散发水分,涝天又能吸收水分,可以林粮间作,以林保粮。

为此,焦裕禄为群众描述希望,提振士气,凝聚人心,全兰考总动员,人人种树,泡桐遂蔚然成林。

斯人已逝,泡桐长绿。当年焦裕禄亲手种下的一株小麻秆,如今已是华盖如云。历经半个多世纪的风雨沧桑,这棵树始终矗立在那里,带给人们一片绿荫,也活在百姓心中,大家亲切地称它“焦桐”。

焦裕禄有一张广为流传的照片,肩披外套、双手叉腰、侧头目视远方,背后斜伸出一片桐树叶。那棵未露全貌的泡桐,就是他亲手栽下的焦桐。

泡桐对土壤不挑剔,好种、易活、长得快,三年成檩、五年成梁,生命周期短,还不和农作物争夺水、光、温、气和养分。泡桐全身是宝:根,防风固沙;躯干,用作板材;枝杈,粉碎后做胶合板,花和叶子还是一道风景。由树及人,这种以短暂的生命奉献自己全部的泡桐精神,不正是焦裕禄精神的真实写照吗?

桐花开谢间,附近的泡桐林更新了三四代;一座以焦裕禄命名的干部培训学院拔地而起;焦桐树下变成了小小的广场。焦桐是长在兰考百姓心中的树,更是泽被世人的精神之树。多年过去,焦桐早已成为兰考的地标。

“这棵泡桐已成为焦裕禄精神的象征”,石碑上刻的焦桐简介里,有这样一句话。焦桐下,从来都不缺人气,有从各地慕名而来的参观者,有兰考的百姓。每年,大批参观者在焦桐树下聆听焦裕禄的故事,我就是其中的一员。

没有一种力量,比从群众中汲取更强大;没有一种执政资源,比赢得民意更珍贵持久。徘徊树下,清风习习,仰望焦桐,如一座挺拔的精神坐标,看似无语,却带给人们深深的思考。

松柏含翠,金菊怒放。我来到焦裕禄纪念园,这里庄严肃穆。纪念园最高处,是焦裕禄长眠的地方。墓后石碑上是毛泽东同志的亲笔题词——“为人民而死,虽死犹荣”。

墓园旁边,就是焦裕禄同志纪念馆。展厅通过版面、照片、遗物等展品,生动展示了焦裕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光辉一生。

犹记得,在风雪铺天盖地的时候,他带领干部访贫问苦,登门为群众送救济粮款,一句“我是你们的儿子”,让我感动的热泪盈眶。

犹记得,他在兰考的470天中,靠着一辆自行车和一双铁脚板,对全县当时149个生产大队中的120多个生产大队进行了走访和蹲点调研。

犹记得,他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大力治理风沙、内涝、盐碱“三害”,亲自种植泡桐树,以满腔热情和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曲改天换地的英雄壮歌。

犹记得,他当年的铿锵誓言:当一个不坚强的战士,当一个忘了群众利益的共产党员,多危险,多可耻呵!先烈们为解放兰考这块地方,能付出鲜血、生命;难道我们就不能建设好这个地方?难道我们能在自然灾害面前当怕死鬼?当逃兵?

犹记得,他抱着病痛的身体,忍着肝病的折磨,常年奔波在农舍、田地,置身于群众之中。

犹记得,他临终前对组织上唯一的要求,就是他死后“把我运回兰考,埋在沙堆上。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 

犹记得,他下葬那天,四面八方的乡亲们都来围观,就在将要入土的时候,人们喊了起来:不要埋焦书记!为了让后面的人能见焦书记最后一面,还有的人爬到他的棺材上阻止掩埋,直到后来的所有人都见到了最后一面,才将其下葬。

“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焦裕禄同志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塑造了一个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县委书记的光辉形象,铸就了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

学习他,就是学习他牢记宗旨、心系群众,“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公仆精神。

学习他,就是学习他勤俭节约、艰苦创业,“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奋斗精神。

学习他,就是学习他实事求是、调查研究,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求实精神。

学习他,就是学习他不怕困难、不惧风险,“革命者要在困难面前逞英雄”的大无畏精神。

学习他,就是学习他廉洁奉公、勤政为民,为党和人民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奉献精神。

“兰考人民多奇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焦裕禄同志彻底改变兰考面貌的遗愿,正在兰考人民的继续奋斗中逐步变为现实。

鞠躬尽瘁领头人,沥胆披肝主义真。一片冰心交百姓,满腔热血铸阳春。沧桑拐点查风口,祸海深渊斗赤贫。石破天惊君去也,丰碑闪闪是精神。

兰考,不朽;精神,常新。

图片/网络

 

作者简介

赵建平,笔名:莒子,别号:公子剑,网名:闲云野鹤。齐鲁出生成长,荆楚求学深造,燕赵从军闯荡。携笔从戎十四载,转业河北审计厅。热爱文学,笔耕不辍,常有文章见诸报刊杂志和网络。著有散文集《我和我的祖国》。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名誉顾问:戢觉佑 李品刚

文学顾问:周庆荣 王树宾 白锦刚

法律顾问:王   鹏

总编:琅    琅 

副总:蔡泗明  倪宝元 

编审:孟芹玲  孔秋莉  焦红玲

主编:石   瑛  赵春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