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脾脏与胃腑:斡旋中州与黄凤形真炁象

 为什么73 2021-05-07
原创 半聪先生 抱朴堂丹道 今天图片

作者简介

颜文强,1983年10月出生,四川大学哲学博士、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博士后,福建省漳州市龙海人,现为大理大学副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先学理工科、后学文科、再学中医科,注重文理交叉。先后师承闽南师范大学邓文金教授、四川大学文科杰出教授(一级教授、院士待遇)詹石窗教授、新安医学“张一帖”第十五代传人北京中医药大学张其成教授。目前已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1项、发表学术论文40多篇,荣获2017年度云南省人民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研究成果三等奖。参与国家“十三五”规划重大文化工程1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研究3项。目前主要从事道医哲学、古中医药学、古天文历法等研究。

(一)脾气:温燥升清与黄凤形真炁象

《素问·灵兰秘典论》曰:“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仓”是贮存稻谷的地方,“廪”是存米之所。就是说,脾胃有贮存水谷精气之职。《素问·六节藏象论》也云:“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廪之本,营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转味而入出者也。”《六节藏象论》把大肠、小肠、三焦、膀胱与脾胃均称为“仓廪之本”是因为“脾脏”的运送之职与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诸“腑”的“传化物”之功相类似。其中,脾胃是后天精气的最主要来源,二者位置相邻,《素问·太阴阳明论》载:脾与胃以膜相连耳。关于脾脏的形态,《难经·四十二难》描述道:“脾重二斤三两,扁广三寸,长五寸,有散膏半斤,主裹血,温五脏,主藏意。”关于《难经》东汉时代的计量,上海中医药大学柯雪帆教授根据1981年出土的汉代“权”考证得出:东汉一两»今天15.625克。所以1»今天250克。“脾”重二斤三两»今天581.875克即大概是现在1.2斤。汉代一尺»今天23.1厘米,而1=10尺, 1=10寸。“三寸”»今天6.93厘米,五寸»今天11.55厘米就是说脾脏是扁宽形,长11.55厘米,宽6.63厘米。需要说明的是,这里也有可能是采用“同身寸”测量法比量所得,但此处二者相差甚微,可以忽略。散膏半斤即125克,这里需要辨析的是,“散膏”是指什么?清代徐大椿在《难经经释·第四十二难》中说:“散膏,津液之不凝者。”即是说,“散膏”是“津液”“不凝”,即处于半固态、半液态的状态。清代医家叶子雨在《难经正义·四十二难》中说“散膏”,“胰,附脾之物,形长方,重约三、四两,横贴胃后……与胆汁入小肠同路,所生之汁,能消化食物,其质味甜,或名之甜肉云。”指出“散膏”又称为“甜肉”,相当于西医讲的“胰腺”。民国医家张山雷在《难经汇注笺正》也说:谓有散膏半斤,则脾不中虚,膏何可贮,今西国学者,谓胃后有甜肉一条,长约五寸,头大向右,尾尖向左,正中有一泌液管,写入小肠上口之旁,所生之汁,如口中津水,则古所谓散膏半斤,盖即指此。古之所谓脾者,固并此甜肉而言。古人的解剖水平尽管不很精细,但胰腺是较大的器官,较易辨认,自当不会遗漏。因为更小的胆都能发现,遑论胰乎?那对于其所指什么?当代学界主要有两种观点:一、认为古代的“脾脏”即是现在的胰腺;二、认为是包括现代的脾脏和胰腺两个脏器,其中又以第二个观点占主导。但是,认为指胰腺或包括脾脏和胰腺的学者基本上都是从西方医学认为胰腺分泌的胰液具有帮助消化的作用和现代关于胰的重量约为80. 84 克~116. 58 古今记载相差不多来反推的。笔者认为,这种论证方式尚不够严谨,因为古今思维差异甚大,“以今度古”往往会出现偏差。因此,若要弄清其原貌,还是要以古籍为依据,才合适。

考察古代医典,”字大概最早见于《葛仙翁肘后备急方》。葛洪引《胜金方》言治膜外气及气块方:延胡索不限多少,为末,猪胰一具,切作块子,炙熟,蘸药末食之。《胜金方》是古医书,可见,在南北朝之前已有用“猪胰”治疗“膜外气及气块”,“膜外气及气块(大概是腹胀、胸闷之疾)。孙思邈的《千金要方》也有用“猪胰”“羊胰”治病的相关记载。而《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均未出现“胰”字,可见其出现约在东汉末~东晋之间。但是,我们发现一个现象:古代医典中,除了少数药方书提到以动物”疗病外,在描述人体脏器和生命规律的医论中,基本见不到”字,而所见到的都是“脾”“脾脏”“脾气”的字眼,这就引起我们的注意:古人的脾是不是就像当今学者所说的胰腺或是包括脾脏和胰腺?东晋道教典籍《黄庭内景经》中同时列有《脾部章》和《脾长章》。其中《脾部章》云:

脾部之宫属戊己,中有明童黄裳裹,消谷散气摄牙齿,是为太仓两明童,坐在金台城九重,方圆一寸命门中。主调百谷五味香,辟却虚羸无病伤,外应尺宅气色芳。

《脾长章》云:

脾长一尺掩太仓,中部老君治明堂,厥字灵元名混康,治人百病消谷粮,黄衣紫带龙虎章,长精益命赖君王。

仔细对照,两文较为相似。《脾部章》的“太仓两明童”指胃和脾。《脾长章》的“太仓”则单指胃部。《脾部章》的“消谷散气”和《脾长章》的“治人百病消谷粮”都是描述“脾”有消磨水谷之功。《脾长章》“脾长一尺掩太仓”是指形体的脾脏,因为从解剖上看,脾脏位于胃部的左侧后上方,两者相并列以膜相连,似有“掩”之势。关于脾的具体位置,胡剑北先生指出:“现代医学关于脾的解剖是脾位于腹腔中胃的后方……约与第十二胸椎高度一致仰卧比站位高2. 5cm约相当于一个椎体 活体脾较尸体脾低些( X 线下观察) 等与古代中医所述基本相同。中医脾位约高于现代医学一个椎体的认识与中医观察的可能是仰卧的尸体有关。唐《延陵先生集新旧服气经》也说:……明洞观形中五藏六府及大小腹,胃受散膏如黄土色。脾长一尺二寸,在胃上,前后磨动不停。停则不和,饭食不消,即是不磨矣!此处脾长一尺二寸,在胃上”与《黄庭经·脾长章》的描述接近。而“胃受散膏如黄土色”与《难经·四十二难》所说的“散膏半斤”均应是指胰液。因为胰腺处于腹腔正中处,横位于胃部后方,呈浅黄色,与《延陵先生集新旧服气经》“散膏如黄土色” 的描述相符。就静态解剖位置来看,脾脏、胰腺、胃部三者均相连、相并,其中体积最大的胃部位于前方,脾脏和胰腺紧贴在其后,胰腺的一端连入脾脏中间。王清任《医林改错》曰:“脾中间有一管,体相玲珑,名曰珑管。” “珑管”即是狭长状的胰腺。而脾脏的颜色则是紫红色,《医贯》说“其色如马肝紫赤”而《黄庭经》所说“黄裳裹”“黄衣”是指化生脾脏后天形体结构的黄凤形先天真炁本象。至此,我们再来看《难经·四十二难》的描述:

脾重二斤三两,扁广三寸,长五寸,有散膏半斤,主裹血,温五脏,主藏意。

文中“扁广三寸,长五寸”是单指暗紫红色的脾脏而言, “有散膏半斤”指浅黄色的胰腺,“有”字表明胰腺是作为脾的附脏予以描述,因此“脾重二斤三两当是脾脏和胰腺的重量,其比当今学界的成年人脾脏(200克左右)和胰腺(110克左右)的总重量要重270克左右,可能是含有血液时即称量的缘故。 “主裹血”是指脾脏暗紫红色,“温五脏,主藏意”是脾的功能。因此,笔者窃认为,古人所指的“脾是包括今天解剖学的胰腺和脾脏在内,胰腺只是作为脾的附脏。至于有学者所认为的古人的脾就是指胰腺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因为,古书文字明确记载脾脏位于胃部左侧,如张景岳《类经图翼》说:“(脾)与胃同膜而附其上之左。”《医贯》:() 其左有脾 与胃同膜而附其上。此外,《华佗先玄门脉诀内照图》《针灸大成》《医宗必读》《针灸聚英》等还配有人体脏腑图 也是标出脾脏位于左侧的季胁处,肝脏位于腹腔的右侧。而胰腺位于腹腔正中,显然与描述和绘制的脾脏位置都不相符。《华佗先玄门脉诀内照图》所附的人脏正面、背面图如下:

图片

   人脏正面图                人脏背面图

关于脾脏的形态与职能,道医经典《修真十书·黄庭内景五藏六府图》记载了其物质形体结构、与五华、五窍、五液、五音、五味对应情况,并结合“六字养生诀”和五行在四季的旺相休囚死等进行阐释:

治脾用呼,呼为泻,吸为补。脾,土宫也,掩太仓,在脐上三寸,色如缟映黄。凡丈夫至七十,脾气虚,而皮肤枯瘦者矣。重二斤三两,中央黄色,入通于口,口为戊己舌为己。在形为之脾脉,出为隐,曰脾为五藏之枢也。脾者,肉之本,意之本处也。脾为黄庭,亦为中主,为黄龙君也,亦为谏议大夫,亦为仓廪之官,化物出焉,号为中黄官。脾主于中,脾为之合谷气,通于脾为液,为脾液者,脾之液,肾邪入脾则多涎。六府胃为五谷之府,胃与脾合为谷府。五官口为脾之官,脾气通则口知五味,脾病则口干不能食,不知五味好恶。脾合于肉,则萦肉也。脾之合肌,肉消瘦不能肥,脾先死。

为中央中土也,受气于己、生于子、病于亥、死于卯、墓于辰也。为季夏,脾王、肺相、肾死、肝囚、心休,日为戊己中央干位,辰为辰戌丑未中央支位。为土,季夏正,秋休、冬囚、春死,土扶火、抑金,尅水、畏木,交相。声宫,土音也,其声所以舒其和博以柔能于脾也。色黄,土,脾也,色如蟹腹者生,如枳实者死。味甘,其性缓,食之先走肉,肉病勿多食,多食则骨病而毛落也。其臭香,心邪入脾则恶香。其性信,脾食言信,其情恐惧,土性而主恐惧。脾之外应中岳,上通镇星之精,季夏并季秋各十八日存镇星在脾,亦作黄气存也。

《黄庭内景五藏六府图》也进一步论述脾部的先天真炁本象情况:

脾神常在,字魂停。夫脾者,坤之气、土之精,其色黄,其象如覆盖,其神形如凤。脾主意化为一玉女,长七寸,循环于脾藏也。其神烈,嫉妒人,人妒者,盖起于脾藏。土无正形,故无准也。妇人妒甚者,乘阴也,欲安其意,则当去欲寡色。少思屏虑,长其土德而后全其生,则合夫太阴也。

上文其色黄,其象如覆盖,其神形如凤”指脾脏先天真炁本象犹如黄凤。《上清黄庭五藏六府真人玉轴经》也有类似记载:

夫脾者,坤之气,土之精,其色黄,其状如覆盆。脾主意,其神如凤,化为玉女,长六寸,循环于脾藏也。其神多疾(嫉)妒,人之疾(嫉)妒盖起于脾藏也。土无正形,故妒之无准也,妇人则妒剧者,乘阴气也。欲安其神,则当去欲寡色,少思屏虑,长其土德而后全其生也,则合乎太阴。

后世《修真图》也描述道:

脾属中央土,旺于四季。为黄帝,神形如凤,象如覆翼。名常在,字魂庭。正掩脐上,横于胃。坤之炁,土之精也。居心下三寸,重一斤二两,阔三寸,长一尺。脾为心子,为肺母,外通眉,口为之宫。其身多嫉。脾无定形,主土,阴也,故脾为五藏之枢。开窍于口,在形为颊。脾脉出于隐白,乃肉之本意虞也。《黄庭经》曰:治人百病消谷粮,黄艮紫带龙虎章。

为黄帝,神形如凤,象如覆翼”指先天真炁化生后天形体脾脏的真炁本象。在道教内观状态下,其色黄、形如张开翅膀的凤凰,故谓之黄凤。其先天真炁本象在化生物质形体脾部后还留在附近以时刻充养脾部。其先天真炁本象在化生物质形态脾脏形体后还留在脾脏附近以时刻充养脾气,脾脏再进一步化生出动态精气——脾气以发挥脾脏对人体生命的职能作用,三者关系可以画出《脾脏真炁本象化生静态结构与动态精气次序图》如下:

图片

根据道教医学观点,在内视状态下观察,如果脾部健康无碍,则其先天真炁本象尽显本色、本象——其色黄、形如凤;如果脾部系统有损,则其先天真炁本色会变得黯淡无光,甚至本象形象有所变形。通过药物或针灸、气息等手段治好,会使其本色、本象会恢复原状。“正掩脐上,横于胃”当指脾气位于胃部之上,有覆盖肚脐、胃部之象。“坤之炁,土之精也”指脾气为己土,像大地坤阴之土。“居心下三寸,重一斤二两,阔三寸,长一尺”指形体脾脏位于心脏下三寸,此三寸应当是“同身寸量”法。“重一斤二两”是单纯脾脏的重量,不包括胰腺,与《难经》的“二斤三两”所指不同;“阔三寸,长一尺”也是单指脾脏的尺寸。“脾为心子,为肺母”是就五行属性的相生关系而言。“外通眉,口为之宫”指脾气通于眉毛和口。需要指出的是,“口为之宫”应是“口为之官”的误写。“其身多嫉”的“嫉”应该不是嫉妒、怨恨之意,此处用“嫉”笔者也不明白其意。“脾无定形,主土,阴也,故脾为五藏之枢”指脾气没有像其他四脏有固定时空对应,因为其属于坤阴土,要为五脏和全身各器官组织运化水谷精气,故有“五藏”之中心枢纽的特征。“开窍于口”指脾气通于口,反映于嘴唇,与前文“口为之官”同义。“在形为颊”是脾气主运化后天水谷精气职能的推演,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的“脾生肉”和《素问·太阴阳明论》的“脾主四肢”都是四支(肢)皆禀气于胃,而不得至经,必因于脾,乃得禀也的意思。也就是,脾气健旺,水谷精微运化顺畅,皮肉丰满、四肢有力;反之则皮肉干瘪表现于脸颊上即是瘦弱之象,而四肢则是乏力懒动。尽管《六节藏象论》把脾和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都称为“仓廪之本”,但其本义还是以脾为主。《素问·六节藏象论》曰:“其华在唇四白,其充在肌,其味甘,其色黄,此至阴之类,通于土气。”告诉我们,可以通过嘴唇的润泽度来判断脾气的旺衰情况,“其充在肌”与前面的脾主肉、主四肢含义一致,“其色黄”是指脾气的颜色。此处要留意的是,“通于土气”不仅仅只是一个比喻的手法(即以具有化生万物之力的土壤相类比),而且是指实实在在的脾气与大地土壤之气能够相通相应,像夏天雨水湿气太多容易引起腹胀、腹泻、头重或四肢无力的症状即是明证。《灵枢·本神》曰:“脾气虚则四肢不用、五藏不安,实则腹胀经溲不利”即是此意。脾脉出于隐白,乃肉之本意虞也”,此处“虞”通“娱”,愉悦之意,意思是指足太阴脾经从足大拇指井穴隐白穴而出,沿着经脉路径运行气化,“脾主肉”的职能也就得到体现。《修真图》引用《黄庭经》的“黄艮紫带龙虎章”的“黄艮”当是“黄衣”,应也是传抄过程中的误写。

关于脾气的职能,《素问·经脉别论》还云:“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东垣说:胃为水谷之海,饮食入胃,而精气先输脾归肺,上行春夏之令,以滋养周身,乃清气为天者也。升已而下输膀胱,行秋冬之令,为传化糟粕,转味而出,乃浊阴为地者也。明代喻嘉言在《寓意草》中也说:“盖人虽有一胃,而有三脘之分。上脘象天,清气居多;下脘象地,浊气居多。而其能升清降浊者,全赖中脘为之运用。一如天地定位。不可无人焉参赞之……试观天地间,有时地气上而为云,必得天气下而为雨,则二气和而晴爽立至。若一味地气上升,天气不降,则太空窒塞,而成阴噎之象。人之胃中亦犹是也。清浊偶有相干。顷当自定。设有升无降则逼矣。故中脘之气旺,则水谷之清气上升于肺而灌输百脉;水谷之浊气下达于大小肠,从便、溺而消……此所以培养中气为亟亟也。”这就是说,胃中水谷要转化为脏腑所需之精气,必要依靠“中脘之气”,表现出来的就是胃部的上脘清气上升、下脘浊气下降的现象。显然,胃部上脘的清气要依靠脾气的运化升清布散于肺才得以体现,因此黄元御说:“脾主升清,胃主降浊,清升浊降,腹中冲和,是以不满。”也就是说,脾气以升清为主,胃气以降浊为主,一升一降,则五脏所需之精气绵绵不断,腑中之糟粕亦得以排出,故“胃主降浊,脾主升清。脾气升则清气上达,粪溺无阻;胃降则浊气下传,饮食不呕吐。”倘若胃气不降,脾气不升,升降失序,疾病即来,黄元御道:“胃逆则浊气上填,仓廪不纳,恶心呕吐之病生焉……脾陷则清气下郁,水谷不消,胀满泄利之病生焉。此处需要指出的是,脾气的升清、胃气的降浊,都只是“中气”作用的表现。那什么是“中气”?明代周慎斋在“补中益气汤”时指出说:

补中益气汤,所谓中者即中气,当脐中之空处也。脾气在中气之内,与中气相为依倚,非即中气也。中气以空为贵,其所以能空者,以脾气能转运,阳气上升,而后中能空也。若脾气下陷,填实中处,空处已窒,病由此生。

也就是说,中气位于“脐中空处”“脾气在中气之内”。根据解剖位置,当是肚脐上四寸、膻中穴下四寸,即中脘穴往里的腹腔中间处。故喻嘉言才说“升清降浊者,全赖中脘为之运用”。当然,“中气”都是以“精气之态”存在,其能量来源是人体的先天元气,元气不断抟搏转化为人体后天的“原气”再由两肾之间的命门而出蒸腾运行,使得脾气运转升清而上、胃气下降排浊而下,故中气能“空”,脾胃升降有序,人体康健。然而,脾气升清运化职能的发挥有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要保持“温”与“燥”的状态。我们知道,中气于命门元气相互温煦,才使得与“中气相为依倚”的脾气得以健运。明医家赵献可在其《医贯》中指出:“命门为十二经之主……脾胃无此,则不能蒸腐水谷,而五味不出矣。”清代医家江涵暾在《笔花医镜》中指出说:“肾者……出腰左右,介于其中者,有命门火,蒸化谷食,名曰真阳。”此“真阳”乃是人体先天元气、决定寿命长短的根本所在。郑钦安之所以重视坎卦中爻,即是以其喻人体真阳。郑钦安还将先天元气称为“龙雷火”“命门火”“相火”,主张宜潜藏、不宜妄动,为的是让真阳元气缓缓而出以保障人体生命的天年之寿。孙一奎在《赤水玄珠》中则有一形象的比喻:

夫人之胃如釜甄,然釜底火旺,则热气熏蒸,甑炊歇熟。若徒有水而无火,则无气上升,物何由熟?即此可例观矣。故治胀满者,先宜温补下元,使火盛而湿气蒸发,胃中温暖,谷食易化,则满可宽矣。

也就是说,胃如“釜甄”、元气如“火”,火足才能饭熟。元气缓缓而出,旋转成中气使得脾气直接承续命门之火,而有“消磨”胃中水谷之力,黄元御说:

脾以纯阴而含阳气,有阳则升,清阳上升,是以温暖而善消磨。水谷入胃,脾阳磨化,渣滓下传,而为粪溺;精华上奉,而变气血。

水谷入胃,消于脾阳,水之消化,较难于谷。缘脾土磨化,全赖于火,火为土母,火旺土燥,力能克水,脾阳蒸动,水谷精华,化为雾气,游溢而上,归于肺家,肺金清肃,雾气降洒,化而为水,如釜水沸腾,气蒸为雾也。

就是说,属于坤阴土的脾气具有消磨水谷之功,全靠元气之“火”,火力足脾气才能健运升清,火力不足脾气就会下陷,导致腹胀或泄痢。宋代官方医书《圣济总录》还专列《脾脏门·脾脏虚冷泄痢》节,其间有言:“水谷入胃,脾为行之。今脾胃气虚,冷气乘之,则水谷不化,清浊不分,移寒入于大肠,大肠得冷,则不能固敛,故为泄痢。治脾脏虚冷、泄痢、四肢壮热,白术汤方。”方用温燥去湿的白术为君药治疗泄痢之症,乃是以后天之“火力”加强脾气的健运之能,弥补先天火力不足以温养后天肢体的缺陷。但是后天之“火”犹如柴草,随烧随灭,只可弥补一时;先天之火犹如石油,虽然火力强劲却是不可再生资源,不能轻易调出,为的是确保生命的绵长有序。这就提醒我们在日常饮食中要时刻保持饭菜的温热,同时起居也要注意避寒就温。所以黄元御才把本来属于阴的脾脏称为“脾阳”,乃是其“以纯阴而含阳气”,故“温暖而善消磨”。对此,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朱丹溪阐述更形象:“脾具坤静之德,而有乾健之运,故能使心肺之阳降,肾肝之阴升,而成天地交之泰,是为无病。”阳气下降阴气上升,天地之气调和故成泰卦。因此,《素问·宣明五气》曰:“五藏所藏……脾藏意。”《灵枢·本神》也曰:“脾藏营,营舍意。”“营”即营养、精气,“脾藏营”指的是脾气具有升清运化之功,是维持生命的后天来源,“升清”是运化表现出来的状态;“营舍意”指的是脾气在后天精神意识活动中能够形成初步“意象”,是“发于心而应于脾”,过程较为短暂。值得注意的是,张效霞先生在《脏腑真原》一书中指出所说:“脏腑功能的基本特点决定了脾的功能只能是'运’而不是'化’”,“'化物’是胃的功能而不可能是'脾’的功用。”笔者认为,此说法是不对的。因为胃腑虽然是后天水谷的存物之所,但是'化物’的功能却是由“脾气”来承担的,所以脾气是兼“运”与“化”于一身的。而张效霞先生以“脏藏精气而不泻”“腑传化物而不藏”的特点来证明“作为五脏之一的脾,其功能只能是'藏’而'运’,不能'化’而'泻’”,也不准确。正如前文所论,“脏”的特点以“藏精气为主,同时缓缓而“泄”;六腑中的“化物”是以“泄”为主,虽不能久藏,但也要先“藏”才有“物”可“泄”。因此,“胃”只是“化物之所”,“脾”却有“化物之力”,故《素问·玉机真藏论》言:“脾为孤藏,中央土以灌四傍。”脾气居中,运化精气给其余四脏和全身各器官组织,犹如坤土。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将脾气系统后天精气运行的生理特性概括为温燥升清”,以使先天真炁保持本色、本象。当然,随着年老力衰,元神量会逐步衰减,其本色、本象也会逐渐变得暗淡或稍微变形,但只要其后天精气尽可能接近“温燥升清”状态,就不会产生大的病痛而严重影响日常生活质量。

值得注意的是,当今中医教材把“脾”的功能概括为主运化、主统血、主升清三个方面。其实正如前面的分析,“升清”是脾气“运化”表现出来的状态描述,所以“升清”与“运化”当是同义语。而脾“主统血”是脾之气摄血功能的推演,与肝藏血、心主血的提法一样,本质上还是“气”的作用。而脾气有运化后天水谷精气之能,气聚又能成血,故才说脾“主统血”。唐宗海说“气结则血凝,气虚则血脱,气迫则血走”即是强调“气为血之帅”的核心地位。至于从《难经·四十二难》的“主裹血”推出脾主统血那也是脾之气固摄血液的外显表现。此点需要我们牢记于心,特别是在临床医疗中对于贫血、出血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如通过草药或饮食起居避寒就温等方式强化脾气的运化功能,贫血之症自可得到治疗。对于大出血的急救,张介宾言:

暴吐暴衄,失血如涌,多致血脱气亦脱,危在顷刻者,此其内伤败剧而然。当此之际,速宜以气为主。盖有形之血不能即生,无形之气所当急固,但使气不尽脱,则命犹可保,血渐可生。宜急用人参一二两为细末,加飞罗面一钱许,或温水,或井花冷水,随其所好,调如稀糊,徐徐服之,或浓煎独参汤徐服亦可。此正血脱益气,阳生阴长之大法也。

血脱者,如大崩大吐,或产血尽脱,则气亦随之而脱,故致卒仆暴死。宜先掐人中或烧醋炭,以收其气,急用人参一二两煎汤灌之,但使气不尽脱,必渐苏矣。然后因其寒热,徐为调理,此所谓血脱益气也。

文中的“飞罗面”,是指磨小麦时飞落下来混有尘土的面粉,李时珍解释说:“医方中往往用飞罗面,取其无石味而性平易尔。”张介宾以大补气的人参治疗出血危症,是遵循“血脱益气”的原则,因为“有形之血不能即生,无形之气所当急固”,只有最快速地补气才能达到摄血止血的目的。明代薛立斋在《薛氏医案·保婴撮要》也说:“大凡失血过多,而见烦热发渴等症,勿论其脉,不闻其症,急用独参汤以补其气”。从薛立斋“勿论其脉,不闻其症”用“独参汤”急救可以看出两点:一是人参补气之功尤大,二是补气才能补血的临证原则指导性很强。明代另一医家汪石山引李东垣、张仲景言:“东垣曰:脱血益气,古圣人之法也。仲景曰:阳旺则生阴……且造化之理,气惟阳能生阴,而阴不能生阳。”气属阳,血属阴,“血”本质上是“气”凝聚的一种表现状态,本质上还是“气”,所以才说“阳能生阴,而阴不能生阳”。因此,脾“主统血”是脾气摄血的作用,正如周学海所言:“心生血,脾统血。非心、脾之体,能生血、统血也,以其脏气之化力能如此也。”当然,脾气也只是“气”的其中一种,五脏之气与血均有关系。《肘后备急方》《千金要方》用猪胰、羊胰治疗气块、气喘之症,也是基于脾气(脾脏和胰腺化生的脏气)运化水谷精气的职能通过“以脏补脏”来治疗的。

此外,脾气系统在五色上对应黄,五味对应甘、五臭为香、五音对应宫,在液为涎、在志为思,时间对应长夏、空间对应中央之位。《难经·三十四难》云:“脾色黄,其臭香,其味甘,其声歌,其液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央生湿,湿生土,土生甘,甘生脾,脾生肉,肉生肺,脾主口。其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体为肉,在藏为脾,在色为黄,在音为宫,在声为歌,在变动为哕,在窍为口,在味为甘,在志为思。思伤脾。”从而也建立起一套坤土系统的临证链条,如根据知识分子脑力劳动较多的习惯(在志为思、思则气结),可知其脾气功能往往较弱,而具有芳香之气的草药、鲜花(五臭为香)可以醒脾化湿促进食欲,平时常吃甘味的食物(五味为甘)和常听五音为宫调(五音为宫)的曲乐也有助于脾气的升清健运。另外,还可以根据唾液的粘稠形态和色泽也可以判断脾气的旺衰情况。至于时间对应长夏、中央生湿的特点是基于脾气“游溢”水谷“精气”滋养五脏之“象”类似坤土具水土合德之性而有化生万物之功比拟而来。对此,清代名医何梦瑶在《医碥》中言:“脾脏居中,为上下升降之枢纽。饮食入胃脾为行运其气于上下内外犹土之布化于四时故属土,于卦为坤、为艮。可见,也就是说,脾气喜燥恶湿。我们在夏秋之交常感觉胃口不好,乃是雨水多、湿气重长夏气候影响脾气之故。所以《素问·至真要大论》把“诸湿肿满,皆属于脾”列在19条病机之内,意在体现我们以脾气为切入点治疗“肿满”之症。其实何梦瑶笼统把脾归为坤卦和艮卦不够准确。因为严格地讲,脾气属于坤卦,但是胃气却是属于艮卦,下文将详细探讨。

(二)胃气:温润降浊

我们知道,脾气有运化水谷精气之力,但腐熟化物是在胃部进行。也就是说,胃腑是后天水谷的储藏之所。《灵枢·胀论》云:“胃者,太仓也。”《素问·五脏别论》道:“胃者,水谷之海”。关于其形态,《灵枢》的《肠胃篇》《平人绝谷》篇和《难经》有基本相同的记载。其中,难经·四十二难》详细描述道:

胃大一尺五寸,径五寸,长二尺六寸,横屈受水谷三斗五升,其中常留谷二斗,水一斗五升。……·胃重二斤二两,纡曲屈伸,长二尺六寸,大一尺五寸,径五寸,盛谷二斗,水一斗五升。

关于上文的尺寸通常有两种看法:一是指用尺子丈量,二是同身寸测量法。支持第一种观点的认为,“同身寸测量法”更多是体表取穴之用,而这里的数据是内脏解剖后所得,已无法用其本人的手指“同身寸”比量,所以只能是用圭尺测量。若此观点成立,根据丘光明教授的《中国历代度量衡值表》,西汉和东汉一寸» 23.1厘米,“一尺五寸”»今天34.65厘米,这么大的尺寸当是指胃中脘圆周周长34.65厘米。“径五寸”指的是漏斗状胃腑中脘的直径宽度约合23.1厘米,“二尺六寸”则约合60.06厘米。这些数据明显比今天的数据大很多。何故?是否古、今人的身高差别较大?显然不会。因为古人今人的身高、形态差别并不大。对此,我们可以常说的“七尺男儿”来佐证。《灵枢·骨度》有云:“黄帝曰:愿闻众人之度,人长七尺五寸者。”以汉代的比例换算约合今天1.7325米,与今天中国男子平均身高差不多。另一方面,《灵枢》和《难经》关于肠胃尺寸的数据描述都很精确,似乎是统一的标准。所以只有第二种观点成立,即是同身寸测量法所得,但不是用手指在体表测量的定穴法,而是“骨度分寸法”,又称为“骨度法”,指以本人的骨节为根据比量折算出身体各部位的长短大小。其优点是避免由于性别、年龄、高矮、胖瘦的不同而得出差异较大的数值,给学习和临证医疗带来混乱。骨度法《灵枢·骨度》中有甚为详尽的描述:“骨节之大小、长短各几何?伯高曰:头之大骨围二尺六寸,胸围四尺五寸,腰围四尺二寸。发所覆者颅至项尺二寸。发以下至颐,长一尺,君子终折。结喉以下至缺盆中,长四寸……项发以下至背骨长二寸半,膂骨以下至尾骶二十一节长三尺,上节长一寸四分分之一,奇分在下,故上七节至于膂骨,九寸八分分之七。此众人骨之度也。”

所以“胃大一尺五寸,径五寸,长二尺六寸”当是以“骨度法”比量而得。“横屈”与“纡曲屈伸”是描述胃腑的曲折形态,所以有上中下三脘的分法。“水谷三斗五升”,汉代1=10升,1=10合,汉代1≈现在0.2=200毫升,所以“三斗五升” 约合7升,与今人胃的容量1.52升差别甚大。这是换算比例值有误还是其他原因?笔者以为,应该是比例换算的缘故。因为虽然《难经》成编的年代为东汉,在《黄帝内经》之后。而所《难经》描述的胃的容量与长度和《灵枢》的《肠胃》和《平人绝谷》两篇一样,当是转录传抄其而来。而我们是按照《黄帝内经》的汇编时间(西汉末)而不是写作时间来换算。因此,《肠胃》和《平人绝谷》两篇的撰写时间最有可能在秦汉之前。故而此处胃的容量尺寸也就无法准确换算成今天的度量值。至于文中所说的包括“谷二斗”和“水一斗五升”,其“水”与“谷”的各自容量应当是根据其粘稠度以米筛过滤后分开计量所得,否则进入胃中的水谷之物均是呈食糜状,如何分开。当然这点也只是笔者的推测而已,请明鉴。“胃重二斤二两”,根据115.625克,1=16两的比例换算值,约合今天531.25克,即一斤多一点。

关于胃的职能,《灵枢·营卫生会》道:“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与(于)肺,五藏六府(腑),皆以受气。”《灵枢·动输》曰:“胃为五藏六府(腑)之海,其清气上注于肺,肺气从太阴而行之。”“太阴”指脾。《灵枢·五味》:“胃者,五藏六府(腑)也,水谷皆入于胃,五藏六府(腑)皆禀气于胃。”即是说,饮食进入胃部,先在胃中腐熟消化转化为精气后,再由脾气运送于肺部,然后由肺气沿着经络运输到全身各器官组织;胃中的糟粕和少数精华物质再进入小肠、大肠和膀胱。正如《素问·经脉别论》所云:“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精并行。”明代虞抟在《医学正传》中描述得更为详细:

水谷入胃,其浊者为渣滓,下出幽门,达大小肠而为粪,以出于谷道。其清者倏焉而化为气,依脾气而上升于肺;其至清而至精者,由肺而灌溉乎四体而为汗液津唾,助血脉,益气力,而为生生不息之运用也。其清中之浊者,下入膀胱而为溺,以出乎小便耳。

上文中幽门”是胃的下端出口,胃的上端入口称为“贲门”。从上可见,胃部是吸收与转化水谷的集中场所:水谷精气从胃腑上脘而出由脾气传于肺,剩下的渣滓和极少数的尚未来得及吸收分离的水液精气则沿着下脘的幽门进入小肠。由于胃腐熟的动力是从脾气中来,故上脘出上扬水谷精气当是脾气升清运化职能的体现,下脘处渣滓下传小肠当是胃气降浊之力使然。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中曰:“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阳土,得阴自安。以脾喜刚燥,胃喜柔润也。”就是说,脏属阴,腑属阳,太阴脾脏是阴土,喜燥恶湿而有运化之力;阳明胃腑是阳土,喜润恶燥而有纳谷之能。黄元御在《四圣心源·天人解》也强调说:“阴生于上,胃以纯阳而含阴气;有阴则降,浊阴下降,是以清虚而善容纳。阳生于下,脾以纯阴而含阳气,有阳则升,清阳上升,是以温暖而善消磨。“以纯阳而含阴气”是指胃腑的柔润以降浊的特性,叶天士言“胃宜降则和”即是此意。因为倘若胃气燥不而“润”,胃部就会有灼烧之感;而胃气不降,也会伴有恶心、呃逆、嗳气甚至呕吐等症状。当然,“不润”与“不降”也往往相互伴随。值得注意的是,胃喜柔润,并不是说胃性喜“寒冷”。我们知道,胃中水谷需要脾气的“火力”方能腐熟化为精气。而一旦胃中寒冷,则水谷就会无法腐熟,随之而来的就是腹痛、泄利、呕吐等症。因此,胃喜“温润”而不是“寒润”。为便于记忆,我们可以将胃气的生理特征高度概括为“温润降浊”。

此处有一个细节,就是在古典医籍中,“胃气”的内涵有时所指不同,主要有三:一指水谷之气,二泛指人体内之气,三指脾气和胃气。如《素问·平人气象论》曰:“人无胃气曰逆,逆者死。”“人以水谷为本,故人绝水谷则死,脉无胃气亦死。《中藏经·论胃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胃者,人之根本也,胃气壮,五脏六腑皆壮也。”这里“胃气”指的是后天水谷所含藏的精微之气。而李东垣在《脾胃论》中强调说:“内经、外经悉言人以胃气为本,盖人受水谷之气以生,所谓清气、荣气、卫气、春生之气,皆胃气之别称也。此处胃气”则泛指人体内各种有益之气。在《脾胃论·脾胃虚实传变论》中又曰:“元气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气无所伤,而后能滋养元气;若胃气之本弱,饮食自倍,则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而诸病之所由生也。此处胃气指的是脾胃之气。张景岳说有胃则生,无胃则死”也是此意。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不食》曰:“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此百病之大纲也。故诸病若能食者,势虽重而尚可挽救;不能食者,势虽轻而必致延剧。此理亦人所易晓也。”这里是把司职升清运化的脾气和胃腑所化的主温润降浊的“胃气”都称为“胃气”了。可见,脾气与胃气常常不可分割。盖因脾与胃一升一降、一纳一运、一燥一润,一为阴土取象坤卦,一为阳土取象艮卦,居于中央,有太极左旋右转之态,共为“后天之本”。这也是笔者把胃从六腑中单独提出来与脾脏合在一起论述的原因。另一方面,由于后天水谷需要依靠脾气的消磨运化和胃气的受纳降浊才能转化为人体所需要的精气,这就提醒我们在临证诊断与医疗中,要特别重视脾胃之气。如舌苔乃脾胃之气熏蒸而成,可以根据其色泽与形态来判断脾胃气的强弱,也可根据右手关部脉象胃气的和缓力道来判断胃气的盛衰以拟定治疗方案。当代首届国医大师之一路志正教授在治疗疑难杂症,特别是重症危症时十分重视胃气的顾护,就是紧扣“保得一分胃气就有一分生机”的原则。

至于当今教材所说的胃只是将食物初步消化形成食糜状,然后由小肠集中消化吸收的观点,依然是将西医的观点强加给中医的。因为从中医古籍来看,作为“受盛之官”的小肠,其“盛受”的主要是胃中消化后剩下的糟粕之物。对此,杨上善曾明确指出说:“胃化糟粕,小肠受而盛也。”“胃者,腐熟水谷,传与小肠;小肠受盛,然后传与大肠,大肠传过,是为小肠受秽浊最多。”“脾胃糟粕,入于小肠,小肠盛受……”明朝医家吴昆也说:“小肠受盛糟粕,乃传入大肠而出。”这与前面引用的虞抟所言“水谷入胃,其浊者为渣滓,下出幽门,达于大小肠而为粪”的意思一样:绝大部分的水谷精气在胃中已经消化吸收,小肠所盛受只是“糟粕”“渣滓”;只是由于“水之消化,较难于谷”,所以才有剩下的少数津液到达“津液之官”的膀胱,再由命门之火(元气)再次蒸化吸收。值得注意的是,膀胱是“津液”之官,有糟粕也有精华,不是装“溺(尿)”的“胞”,这点也与西医不同,详见下文膀胱部分的阐述。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