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元气”

 为什么73 2021-05-07
李德新 中医思维十 今天


图片

《内经》以降,历代医家多宗“气本一元”之说,如喻昌认为“气有外气,天地之气也;有内气,人身之元气也。气失其和则为邪气,气得其和则为正气,亦为真气。但真气所在,其义有三,曰上、中、下也。上者,所受于天,以通呼吸者也;中者,生于水谷,以养营卫也;下者,气化于精,藏于命门;……人之所赖,惟此气耳。”(《医门法律·先哲格言》)“身形之中,有营气,有卫气,有宗气,有脏腑之气,有经络之气,各为区分。”(《医门法律·明胸中大气之法》)喻氏将人身所有的气统属于真气,何梦瑶亦认为:“气一耳,以其行于脉外,则曰卫气;行于脉中,则曰营气;聚于胸中,则曰宗气。名虽有三,气本无二。”(《医碥·气》)

图片 

基于“气本一元”之说,就元气、宗气、营气和卫气而言,元气在生命之初,源于父母之精,是生命物质系统中最高层次、最根本的气,对人体的代谢和功能起推动和调节作用;而宗气、营气、卫气均来自后天的水谷精气与清气,根据其主要组成部分,分布部位和功能特点不同而称谓各异,它们是较低层次的气,它们能供给人体以营养和动力人体的气,从整体而言,是由肾中精气、脾胃化生而来的水谷精气和肺吸入的清气,在肺、脾胃、肾等脏腑的综合作用下而生成的,并充沛于全身而无处不到,由于其主要组成部分、分布部位和功能特点不同,而又有多种不同名称的气。

基于“气本一元”之说,人体之气的结构层次可分为:真气居最高层次,真气是人体之气的统称,由先天之气和后天水谷精气所化生,包括先天之气和后天之气,则先天之气和后天之气位于第二层次。先天之气为元气,后天之气包括宗气、营气和卫气,其中,营气和卫气又隶属于宗气。先天之气和后天之气,分布、运行于脏腑经络之中,合而化为脏腑经络之气,则脏腑经络之气属于第三层次。脏腑经络之气还可细分为具体的脏气、腑气、经气、络气等等。

基于“气本一元”之说,我们根据气的来源、分布和功能特点将气分为元气、宗气、营气、卫气四类。

一、元气

1.元气的含义

元气又名原气、真气、真元之气,是以先天精气为基础,赖后天精气以充养,而根源于肾之气,包括元阴之气和元阳之气。

在中医学上,《黄帝内经》只言真气,不言元气,元气、原气,首见于《难经》:“诸十二经脉者,皆系于生气之原。所谓生气之原者,谓十二经之根本也,谓肾间动气也,此五脏六腑之本,十二经脉之根,呼吸之门,三焦之原。”(《难经·八难》)《难经·六十六难》

“脉有根本,人有元气,故不死。”(《难经·十四难》)

“要之,元、原同义,本始之意。”(《春秋繁露》)。

原气又称元气,“真气又称元气”(《脾胃论·脾胃虚则九窍不通》)。故中医文献上元气、原气、真气通称,但是,人体之气的真气是先天之气和后天之气的通称,包括元气、宗气、营气、卫气等,元气属真气的下位概念,不应与真气混称。据元、原的本始之意,元气、原气为生命本始之气,在胚胎中已经形成,秘藏于肾中,与命门有密切联系,为先天之气。所以,元气是源于先天长于后天而根于肾的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包括元阴、元阳之气,故曰:“元气是生来便有,此气渐长渐消,为一生盛衰之本。”(《医学读书记·通一子杂论辨》)因元气来源于先天,故又称先天之气。

2.元气的生成与分布

(1)元气的生成

元气根于肾,其组成以肾所藏的精气为主,依赖于肾中精气所化生,“命门者……原气之所系也。”(《难经·三十六难》)“命门为元气之根。”(《景岳全书·传忠录·命门余义》)肾中精气,虽以先天之精为础,又赖后天水谷精气的培育。所以李东垣说:“元气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气无所伤,而后能滋养元气。若胃气之本弱,饮食自倍,则脾胃之气即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脾胃论·脾胃虚实传变论》)

总之,元气根源于肾,由先天之精所化生,并赖后天之精以充养而成。质谓“先天真一之气,自下而上,与后天胃气相接而出,而为人身之至宝。”(《医源》)但元气之盛衰,并非完全取决于先天禀赋,与脾胃运化水谷精气的功能密切相关。所以说:“人之自生至死,凡先天之有不足者,但得后天培养之力,则补天之功,亦可居其强半,此脾胃之气所关乎人生者不小。”(《景岳全书·传忠录·命门余义》)

(2)元气的分布

元气发于肾间(命门),通过三焦,沿经络系统和腠理间隙循行全身,内而五脏六腑,外而肌肤腠理,无处不到,以作用于机体各部分。

“命门为元气之根,为水火之宅。”(《景岳全书·传忠录·命门余义》)“人身血肉之躯皆阴也,父母媾精时,一点真阳,先身而生,藏于两肾之中,而身之元气由之以生,故谓生气之原。”(《医门法律·阴病论》)可见,肾为元气之根,元气从肾发出,经三焦循经脉而行,所以说:“三焦者,原气之别使也,主通行诸气,经历五脏六腑……所止辄为原。”(《难经·三十六难》)

三焦为元气循行的重要脏器。“三焦资始于肾间…下焦禀元气……上达至于中焦,主受五脏六腑精悍之气也,化而为营卫,营卫之气得真元之气相合,主通达乎上焦,始经历五脏六腑也……故以三焦所留止之处辄以为原。”(《图注难经》)

说明元气是并营卫之气循环往复于十二经脉之中,且循任督二脉环流不体。冲脉、带脉、维脉、跷脉等八条奇经虽不参加元气的循行,但对全身之气的分布有调节作用。元气除并营卫之气行于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之外,运行于本经经别之中。

总之,元气始于肾间,经下、中、上三焦,由手太阴肺经进入十二正经中,布于周身,蓄于奇经,溢三百六十五穴,然后再经腠理和大小络脉汇聚于四肢末端的井穴,入本经至经别,直接深入脏腑,继而浅出头颈部经穴、胸腹募穴和背部俞穴,自奇经总集于任督二脉,下归肾脏。

元气在循行过程中,经过了人体的各脏腑、经络及体表组织。元气循此路径,周而复始地循环,以发挥其正常的生理功能。

3.元气的主要功能

元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本始物质,有推动人体的生长和发育,温煦和激发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生理功能的作用,为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

(1)构成人体的本原

“气者,人之根本也。”(《难经·三十六难》)元气为其生身之精气,人之始生,以母为基,为父为楯。“所以发生吾身者,即真阳之气也。”“所以成立吾身者,即真阴之气也。”(《类经附翼·求正录》)故人之所生,全赖此气,元气的存亡,即生命的存亡,“此中一线未绝,则生气一线未亡。”(《医学源流论·元气存亡论》)

(2)推动人体的生长发育

机体生、长、壮、老、已的自然规律,与元气的盛衰密切相关。人从幼年开始,肾气与肾精逐渐充盛,则有齿更发长等生理现象;到了青壮年,肾气、肾精进一步充盈,乃至达到极点,机体也因之发育到壮盛期,则真牙生,体壮实,筋骨强健;待到老年,肾气、肾精衰退,形体也逐渐衰老,全身筋骨运动不灵活,齿摇发脱,呈现出老态龙钟之象。由此可见,肾气、肾精决定着机体的生长发育,为人体生长发育之根本,如果元气亏少,影响到人体的生长发育,会出现生长发育障碍,如发育迟缓、筋骨痿软等,或未老先衰,齿摇发落。

(3)温煦和激发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

命门为元气之根,水火之宅,五脏之阴气非此不能滋,五脏之阳气非此不能发,故“心得命门而神明有主,始可以应物;肝得命门而能决断;胃得命门而能受纳;脾得命门而能转输;肺得命门而能治节;大肠得命门而能传导;小肠得命门而能布化;肾得命门而体强;三焦得命门而决渎;膀胱得命门而收藏。”(《石室秘录》)反之,“肾无此则无以作强,伎巧不出矣;膀胱无此,则三焦之气不化,而水道不行矣;脾胃无此,则不能腐熟水谷,而五味不出矣;肝胆无此则将军无决断,而谋虑不出矣;大小肠无此,则变化不行,而二便闭矣;心无此,则神明昏,而万事不能应矣。”(《医贯》)

所以,元气者性命系之,元气充足,则精神昌盛。若元气微虚,则神微去;若元气衰竭,则神去机息。元气虚损之治重在治肾,“务使阴阳和平,水升火降,归于中庸之道而已。”(《医权初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