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胡盼:为半命题作文“找对象”

 彳亍的浪漫 2021-05-07
半命题作文是指作文题目只出现一半或一部分,另外一半或一部分由作文者去补充的一种作文。这种题型的最大特点是:有一半或一部分的命题权握在了作者手里,选材有较大的自由度,在一定范围内作者有一定的自主权。与全命题作文相比,有利于作者发挥自己的写作水平,可以较灵活自由地进行写作;与话题作文相比,适当作些限制,既可使作文类别划分更准确,也可避免作者千题一文的套文现象。因为选才有了较大的自由度,相应的在突出其特点的同时也让学生在把握时有了很大的难度。一方面要理解给出(已知)部分的意思,另一方面还要添加适合的另一部分,因此,很多学生在遇到半命题作文时一筹莫展。最为突出的问题便是不知道该如何添加“另一半”。



近日,班级的作文写作小组自己命题作文,他们自己命制了一个“我和___之间的距离”半命题作文题并进行了创作,在写作的过程中发现了问题,在多次的练习后也欣喜地发现了另一半的添加需要把握住的几个点。由于我们平常所学的课文里很少涉及到半命题作文部分,所以接下来我会选取学习过的课文里的一个点来进行说明,我们只要关注所列举的点即可。

1.认真审题,确定主题
任何一个半命题的作文题目我们都可以从正面直接表达,也可以从侧面予以表现,更可以从反面来进行对比,以达到突出的目的。
从反面着手,我们可以借鉴《蚊子和狮子》一文,它用我们都熟悉的弱小的蚊子战胜了强大的狮子,形成反差进行对比;
从侧面入手,课参考《赫尔墨斯和雕像者》一文,它通过二者的对话侧面烘托出了赫尔墨斯的虚荣。
但在具体的语境中,我们却要深入的分析、审题,以确定所要选取的角度,恰当地添加“另一半”。例如“我和____之间的距离”这一题目,因为题干中有:“和”“之间”“距离”,所以不能从正面直接的进行表达。我们在审题时只能选择从反面或者侧面来进行构思、立意、表达。
如我们的创作小组里有题“我和起点之间的距离”因为我和起点之间不存在对比,便可以从侧面着手构思;“我和成功之间的距离”因为可以进行对比,把自己塑造成“不成功者”或者“失败者”形象,这时就可以从反面入手进行立意、表达。
这时候“另一半”添加要关注的是主题的表达,从反面和侧面来添加。

2.切入点小,易于把握
在作文的写作中,因为涉及到创作,如果选取的角度大很难能做到面面俱到,且面面俱到也就是面面都不到。
所以,在为半命题作文添加“另一半”时我建议同学们选取小点切入,毕竟越小的点越容易被把握住,越小的点越能聚焦。
这样的点到哪里去找呢?我们可以到学过的课文里找具体的例子来帮助我们理解,如莫怀戚的《散步》一文,作者只是选取了生活中最常见的“散步”这个点,从散步切入,在极小的切入口里充分的表达,课文内容我们都学习过,这是典型的以点带面,以小见大,点牵线动。
在半命题作文里,我们也可以采用这样的方法把另一半增添进来,选取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又易于把握的“小”点,再结合半命题作文里已有的另一半进行构思,从而能让我们很好的选择我们能把握住的“另一半”进行创作。
抓住小的切入口,同样可以表现大主题。
半命题作文里更是如此,在添加另一半时关注“小点”,更利于学生们表达。

3.切入点实,利于表现
写作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创作,学生的作文是写作的一种。
在写作时要求他们表达真情实感是教学大纲的要求。根据中学生的年龄等特点,切合半命题作文的特色,在添加作文的“另一半”时要注意所加部分是实在的、自己熟悉的内容,因为这样加进去的内容更有利于自己表现。
要写自己熟悉的人或事件,因为自己熟悉,所以有更实在的内容可写。
这一点我们也可以到课本中去找例子,如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一文,作者在选取点表达自己的怀念时,选择了母亲平时做的事情,特别是文章中的很多细节描写。如“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注意着我的动静。”“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这些细节描写都是最真切的,也是最真实的,让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 
从真情实感的角度要求来说,我们在添加半命题作文的“另一半”时也可以注意切入点的实,真实、切实。

总之,在进行半命题作文的写作训练时我们一定要先关注未知的“另一半”的添加,在添加时可以从关注主题的表达,添加半命题作文的“另一半”时从反面和侧面来添加、考虑利于学生们表达,在添家半命题作文的“另一半”时关注“小点”,从小处着手、从真情实感的角度要求来说,在添加半命题作文的“另一半”时注意切入点的实,真实、切实。

学生习作

                       我与幸福的距离
赏析:题目里的“幸福”很“大”,感觉很难把握,这里是小作者故意为之。

江苏省泗洪县上塘中学九(2)班 李馨悦

        幸福对我而言,她就像变幻莫测的天气,时阴时晴。
赏析:开头小作者巧妙设喻,构思巧妙,激发读者的兴趣。
       在我的生活中,幸福就像空气一样陪在我的身边,她具体的表现在每一件小事上,我时时都能够感受得到。也许只是转身温暖的怀抱,抑或是迎面的欣然微笑,也可能是那我并不喜欢的“阴天气”。尽管我的幸福指数忽高忽低,或增或降,但真正从我内心的源头出发,一直延伸到幸福的彼岸,这之间的距离其实从未改变。
赏析:化大为小,把幸福的大概念化作自己生活里最平常的小事,有利于自己接下来的表达。
        “起床啦!你看几点了?没有一点自觉性……”妈妈的吵叫声,让我从甜美的梦中惊醒,随即便是一阵不满:“不,今天是周末,干嘛这么早起床?”我钻进了被窝,堵住了耳朵。接着便是一阵如雷般的吼叫声:“你给我起来,赶紧写作业去。”我心一凉,顿时幸福指数急剧下跌,委屈无奈的钻出了被窝。这便是我的不幸福。
赏析:从反面入手,在最常见的生活小事上,在对话中写出自己和母亲生活里的小事,突出“不幸福”。
        我垂头丧气的回到房间,小小的台灯仍在黑暗中静默着,猛地打开它,那束原本熟悉的光,竟显得那样刺眼,屋内的一切仿佛都在嘲笑我。霎时,一种从未有过的孤独涌上心头。妈妈轻轻地走了过来,问我怎么了,我几乎是哭咽着把那不理想的成绩告诉了她。不同于往常,她并没有责备我,而是笑着鼓励我,帮我分析原因所在。那一刻,我觉得时间停滞了。孤独的心渐渐融化,难过的情绪得到了安慰,我猛地意识到,幸福就是现在,包容与理解相互交织于心的时刻!
赏析:细小的举动在特殊的情境下显得那么特别,因为身处“孤独”中,意念仍然“低落”。此时平时未被关注的“包容与理解”显得格外突出。细小的描写中突出了自己的“幸福”。
       当我坐在教室里,看到阳光透过窗子洒在我的身上,在我身边泻成一条金色河,暖暖的照在我心里,阳光与我的距离,便是我与幸福的距离。
赏析:用自然环境的描写代替自己心里的感受,用自然中的阳光幻化成心中的阳光。让小作者心里的幸福化作具体可见、感觉真实的温暖。
       其实幸福时时包裹着我,它已融入我生活的每一点一滴。我与幸福难道不会有距离吗?(赏析:小作者的猛然顿悟是文章主题所要表达的。最后的反问句则为读者留下了深深地思考。此时的“我”已经不仅仅是我一个人,而是变作了所有的读者,寓意深远。

总评:
        小作者很善于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她选取了自己生活中和妈妈相处的最常见小事,运用对话的方式表现出来,在整个事件中妈妈的细小举动让小作者有了深深地感触。
        通过对比,从中感受到了自己身在福中不知福,写出了自己的无知,突出了妈妈的宽容,进一步表现出了“幸福”。
        散点式的描写让人感觉很乱,实则立意深刻。
        用真实的事例表现真切的感情,突出真诚的主题。点“实”成金,真情实感自然而然的就流露出来了。
        小作者运用了“以大见小”的手法,把“幸福”这个大概念化成生活中的小事,这样就把大面变做了小点,让自己在表达时能更好的把握住。用大自然中真实可见的“阳光”带来的温暖的感受代替自己心中的感受,让本来无形的幸福一下子变得立体真实起来,这也是小作者独特的立意所带来的深韵。
        文章最后小作者的顿悟是文章主题的概括,而一个反问句的运用更是文章主题的升华,因为,此时的“我”已经不仅仅是我一个人,而是变作了所有的读者,寓意深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