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西红色文化的特点

 毋忘书 2021-05-07
在抗日战争中涌现现的红色人物及故事为红色艺术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使抗战时期的山西红色经典作品的创作素材丰富而多彩,形象久远而永恒。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八路军将帅在太行山运筹帷幄之中,在吕梁山戎马倥偬之间,写下的220多首闪烁着爱国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光辉的珍贵诗作,成为老前辈、老八路战斗风采和人格魅力纷呈的红色“诗经·风雅颂”。1937年冬夜,山西洪洞白石村温姓大院的瓦房里,贺绿汀在火炕上就着油灯写下了激励中华民族奋进向上的抗日经典歌曲《游击队之歌》,通过歌曲,把思想统一到“坚持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的战略方针上。毛泽东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之后,山西诞生了大批深受广大群众欢迎的作品,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山药蛋流派,比如马峰、西戎合著的《吕梁英雄传》,康家寨民兵力量的发展壮大,与日寇、汉奸进行顽强斗争的故事,反映的是晋西北抗日根据地现实生活,是晋绥解放区人民在八年抗战中的缩影与轮廓,这也是第一部正面描写共产党领导下吕梁全民抗日的长篇小说,从1945年连载开始一直到众多知名出版社重印,成为了抗战文学乃至红色文学的经典;冼星海的一曲《在太行山上》描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队伍和人民群众在革命和斗争的实践中创造的太行精神,成为了传承革命精神经久不衰的经典红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