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同人种的基因组有何差异吗?

 生物狗在求救 2021-05-07
不同人种的基因组是由差异的。最近,已经有了这方面的研究的新的进展。

最近,美国一些科学家已标记出了白、黑、黄三个人种基因组中发生单一核苷酸变异的位点,并初步绘成不同人种基因组的差异图。

在这一研究中,科学家从公开来源获取了71人的基因组数据,这71人分别是欧洲裔美国人(白色人种)、非洲裔美国人(黑色人种)以及汉族华裔美国人(黄色人种)。科学家们从中鉴别出了158万个单一核苷酸变异的DNA位点,其中绝大部分是三组研究对象共有的。科学家们由此认为,它们可能是人类最普遍的遗传差异。

虽然 不同人的基因组至少有99.99%的碱基对是相同的,但是,还是有0.01%的差异,这种被称为“单核苷酸多态性”的DNA链上单一碱基对的变化,不仅决定了他们是否易于得某些疾病,也决定了他们在身高、肤色和体型等方面的差异。此前科学家对其中的关系了解很少,而新绘出的差异图可能成为理解上述关系的“钥匙”。

科学家们是依据基因“连锁不平衡原理”来绘制差异图的。“连锁不平衡原理”是指,某些遗传标记的基因重组发生在物种中的频率,高于或低于从其距离推测的值,这导致DNA链上的某些片段在上万年之后仍然不变,而另一些片段在一代人之后就可能重组。

科学家们表示,他们绘制的人类基因组差异图将公开使用,这一差异图谱将有助于寻找不同种族人群易于发生病变的基因,使得基因治疗方法更具针对性。


基因组研究中,科学家大致划分了几十个典型族群,如“高加索人”代表的欧系白种人,中国汉族人分为了“南汉族人”和“北汉族人”,藏人也作为一个独立的族群来研究,等等。也就是说,目前的人类基因组研究,是以族群为单位来研究的,不同的科学家对于族群的划分也是有不同看法的,并且有时候会与我们的直观印象不符。有研究认为和北汉族人相比,南汉族人和日本族群的关系更近,但实际上三者的差别很小,所以有很多科学家将其合并为东亚族群。

对于人种这个概念,不知道题主是如何划分的呢?如果把一些小肤色人种和中间肤色人种去除,单纯划分为黑人,白人和黄种人的话,这三者之前确实有基因组差异,主要体现在:1、一些SNP位点在人群中的频率不同;2、某些基因的基因型在人群中的频率不同;3、或许有部分片段差异。但三者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甚至肤色人种之间的差异是否大于不同族群之间的差异,还未定论。我认为按人种划分寻找基因组差异,不是科学的态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