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词 | 吴山越山山下水,总是凄凉意。

 静雅轩345 2021-05-07

《清江引·钱塘怀古》

(元)任昱

图片

吴山越山山下水,

总是凄凉意。

江流今古愁,山雨兴亡泪。

沙鸥笑人闲未得。

图片
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图片

吴山越山山下水,

总是凄凉意。

古人习以钱塘江北岸山称吴山,南岸山称越山,这是因为钱塘江曾为春秋时吴、越两国国界的缘故。

元曲家汪元亨即有“怕青山两岸分吴越”(《醉太平·警世》)语。

此曲起首即以吴山越山对举,点出“山下水”即钱塘江的咏写对象,而着一“总是凄凉意”的断语。

一个“总”字,将“吴”、“越”、“山”、“水”尽行包括,且含有不分时间、无一例外的意味,已为题面的“怀古”蓄势。

不直言“钱塘江水”而以“吴山越山山下水”的回互句式出之,也见出了钱塘江夹岸青山、山水萦回的态势。

江流今古愁,
山雨兴亡泪。

三、四句以工整的对仗,分别从水、山的两个角度写足“凄凉意”。

江为动景,亘古长流,故着重从时间上表现所谓的“今古愁”。

山为静物,也是历史忠实、可靠的见证,故着重从性质表述,所谓“兴亡泪”。

以“雨”字作动词,不仅使凝练的对句增添了新警的韵味,还表明了“泪”的众多,也即是兴亡的纷纭。

显示了在钱塘江浩渺山水中的苍茫心绪。

沙鸥笑人闲未得。

大处着笔,大言炎炎,一般都较难收束,本篇的结尾却有举重若轻之妙。

“沙鸥”是钱塘江上的本地风光,又是闲逸自得和不存机心的象征。

“沙鸥笑人”,也正是江面凄凉景象的一种示现。

作者对人世的百感交集,终究集聚到这一句上,自然就语重心长,足耐寻味了。


这支小令怀古伤今,把深沉的兴亡之感,融入到景物描写中。

国家兴亡,朝代更迭,历史变迁,物是人非,而山水如故。

在千古不变的山山水水中,融入了深厚的历史感,引发人的感慨和感伤。

末句“沙鸥笑人闲未得”,用拟人手法,看似轻松诙谐,含义却颇为丰富,别具深意。

自然界的生物是那样悠然自得,而人世间则充满忙碌、竞争、劳顿,最终,一切的一切都将归于历史的陈迹。

图片

任昱,字则明,四明(今浙江宁波市)人。

与张可久、曹明善为同时代人,少时好狎游,一生不仕。

其作品《闲居》有“结庐移石动云根,不受红尘”、《隐居》有“不顺俗,不妄图,清高风度”等句,知其为足迹往来于苏、杭的一位“布衣”。

所作散曲小令今存59首,均见《乐府群珠》、《乐府群玉》;在歌妓中传唱广泛。

图片
半卷诗词
半卷诗词
一首诗、一阕词、一幅画
457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