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灵驿站︱一个警察的选择

 引水思源 2021-05-07

2018年9月12日晚上7点左右,浙江省慈溪市新浦派出所值班室的电话响起,这是一个来自四川省的电话。值班民警迅速拿起电话,可对方宣称不是来报案的,而是给民警佘道军还钱的。佘道军听说有人给他还钱,感到很纳闷,后来听对方仔细一说,才记起6年前那个夜晚发生的事。

2012年5月23日晚上,正在新浦派出所值班的佘警官接到巡逻保安的报警,称路上有个无处可去的年轻小伙。出警到现场后,佘警官发现这个年轻人不能开口说话,但他用笔写下了自己的境况:“没有找到工作,现在身无分文,没吃饭也没住处,想借点钱。”当时,很多围观的村民都认为他是个骗子,让警官不用管他。但佘警官没有理会村民的建议,他把年轻人带到派出所后,给他吃了点东西,还给了他200元。年轻人接过钱,立刻在一张白纸上写道:“等我找到工作,一定把钱还给您。”

这位年轻人姓龚,他说一辈子都不会忘记那个晚上,那时他刚来慈溪打工没多久,身上没钱,嗓子坏了不能与人沟通。更可怕的是,不少村民看他落魄的样子,都把他当成骗子。

当时,小龚觉得自己已经走投无路了,没想到到了派出所,佘警官不仅给他吃的,还借钱给他。200元不算多,但对小龚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重要的是,佘警官的善良激励了小龚,他辗转多地,终于找到工作,解决了吃住问题。

现在,小龚在四川老家有了稳定的工作和收入,经过几年的治疗,他的嗓子也好了。之前,他曾尝试联系佘警官,但一直未果。最近,他得知有几个亲戚在慈溪打工,便拜托他们问来了派出所的电话。

拨通电话后,小龚想用更多的钱向佘警官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被佘警官婉拒了。在佘警官心中,这200元不值一提,而小龚则把这沉甸甸的200元放在心上:“人民警察在我特别需要帮助的时候帮助了我,这种精神值得我传递下去,看到有需要帮助的人,我也会无偿地帮他们。”

善良是不求回报的付出,更是深藏心底的智慧。当你必须在正确与善良之间做选择时,请选择善良吧。安守心底的善良,方能尽享生命的美好。


作者简介:梁水源,笔名:引水思源、原水、水刃木、随源等。曾经:当过农民种过地,摆过地摊受过气;上过大山养过鸡,下过大海捕过鱼;上过战场杀过敌,解甲归田靠教育。文字散见于《演讲与口才》《做人与处世》《知识窗》《意林》《格言》《辽宁青年》《高考季》《花开不败》》《思维与智慧》《特别关注》《环球人物》《求学》《当代青年》《百家讲坛》《文史博览》《智富时代》《青州文学》《厦门工人》《职业》《至爱》《少年月刊》《博爱》《启迪与智慧》《文苑春秋》《善者》《阅读》《农民日报》《中国审计报》《中国石油报》《厦门日报》《东南早报》《中国老年报》《老年康乐报》《家庭百科报》……公开发表超过50万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