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警世醒人 | 美女赖账假死,全家配合哭得死去活来.......

 引水思源 2021-05-07

假死赖账的“民间影后”

(辽宁青年-201911期)

 

湖南永州90后女孩邓娇,大学毕业后到某装饰有限公司上班。但一年后,她因嫌弃公司事多钱又少,就辞职了。后来,邓娇对外谎称自己是装饰公司业务经理,开始向他人借钱。但她觉得借钱终归要还,这不是长久之计。

一天,邓娇从网络上看到,有个诈骗团伙利用高额返利为诱饵,吸引事主投资后,先按期付息,取得事主的信任,等到事主追加投资时就人间蒸发,卷款而逃。邓娇决定铤而走险,放手一搏。她制订了详细的计划,打着手里有装修工程单子的幌子,谎称项目投资周期短、回报高,并以经营这些业务资金短缺为由,陆续从石某等人手中借钱。刚开始,她借钱之后短期内给付高息,石某等人得到高额回报后,又继续借钱给邓娇。

为了取得石某等人的信任,邓娇从原公司离职后,却一直谎称有项目要跟公司合作,还常常带人到该装饰公司玩。有时,邓娇到装饰公司的工地拍照发到朋友圈,也会把公司的一些项目拍照发到朋友圈。就这样,邓娇以借为名,先后骗取石某等10人共计294万余元,将骗取的钱财用于偿还旧债、赌博及个人消费。随着债务越来越多,而借钱又越来越难,邓娇逐渐意识到这种“拆东墙补西墙”的骗局已难以为继。邓娇的精神压力很大,甚至想过一死了之。一次偶然机会,她在网上看到了有人通过假死躲避债务的新闻,于是决定效仿。

邓娇和父母商议实施假死时,父母开始不同意,但邓娇说不这样干她真的会死掉,父母最后同意了。讨论后,一家决定采用跳河,找不到尸体,土葬的方式来假死。邓娇还将自己的假死计划告诉其男朋友于浩,在筹备假死的过程中,邓娇得知投资人张某愿意用信用卡刷7.6万元继续“投资”。于是,她立刻联系于浩,让他办理这次“投资”的事情。于浩明知邓娇是在骗取张某钱财的情况下,仍通过POS机从张某信用卡里刷了7.6万元到邓娇的银行卡里。

所有的准备工作就绪后,邓娇上演了假死大戏。她选定了“死亡”的日子,她的父母当晚连夜赶到事发地,下河假装寻找女儿尸体,并在凌晨买了一口棺材,在里面放了一个大石头及衣服、棉絮,宣称其女儿邓娇在某河边跳河自杀了。次日早上,邓娇的父母把棺材运回老家,跟村民及村干部说自己女儿邓娇前一天跳河自杀了,后来邓娇父母在老家给邓娇举行了土葬仪式,造成邓娇死亡并已经土葬的假象。他们想,女儿销户之后,外面的要债的人就找不到她了。

之后,已经“死亡”的邓娇联系到朋友程军帮忙,程军为了达到个人目的,遂用自己的身份证为邓娇在某宾馆开房,还提供电话卡给邓娇使用。而于浩明知邓娇假死,在债主寻找邓娇时帮其隐瞒,并给了邓娇2000余元生活费,以方便邓娇藏匿。但纸终究包不住火,邓娇等人最终还是落入法网。

邓娇假死赖账,自导自演的一出闹剧,企图赖掉近三百万元的巨额债务,堪称“民间影后”。为了演得逼真,下葬当日不仅家人哭得死去活来,甚至还摆了酒席宴请村里来帮忙的人。但就算戏精上身,到最后也逃不出法律的制裁。

作者简介:梁水源,笔名:引水思源、原水、水刃木、随源、梁子等。曾经:当过农民种过地,摆过地摊受过气;上过大山养过鸡,下过大海捕过鱼;上过战场杀过敌,解甲归田靠教育。文字散见于《演讲与口才》《做人与处世》《知识窗》《意林》《格言》《辽宁青年》《高考季》《花开不败》》《思维与智慧》《特别关注》《环球人物》《求学》《当代青年》《百家讲坛》《文史博览》《智富时代》《青州文学》《厦门工人》《职业》《至爱》《少年月刊》《博爱》《启迪与智慧》《文苑春秋》《善者》《阅读》《农民日报》《中国审计报》《中国石油报》《厦门日报》《东南早报》《中国老年报》《老年康乐报》《家庭百科报》……公开发表超过80万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