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感动 | 瞧,在列车上救人的这一家子,个个都是好样的......

 引水思源 2021-05-07

瞧这一家子

(《大同健康》201910期) 

董筱是杭州余杭区妇幼保健院手术室护士,丈夫刘长韦是余杭区中医院医生,夫妻俩都是医务工作者,就连9岁的儿子也梦想长大后成为医生,救死扶伤。2019年8月15日中午,董筱一家4口乘坐上海开往杭州的D3291列车,准备返回杭州。列车出发10分钟左右,突然,车厢内响起乘务长的紧急呼叫广播:“乘客们请注意,乘客们请注意,列车上有医生或护士吗?11车厢有乘客身体突发状况,急需您的帮助!”

听到广播后,一家座位在14号车厢的董筱,立马拉着丈夫刘长韦准备奔向11车厢查看病人情况。这时,一起随同的俩儿子不约而同叫了声:“妈妈!”看到分别只有9岁和3岁的儿子,董筱简单和大儿子说了一声:“爸爸妈妈去救人,你乖乖坐在这里不能离开,可以吗?”大儿子坚定地点点头。就这样,董筱抱起小儿子就和丈夫奔向11车厢。

当他们来到11号车厢时,只见一位中年男性乘客脸色苍白、四肢无力、大汗淋漓,刘长韦立马进行询问和检查,董筱将小儿子交给乘务员暂管后,便和丈夫一起进行救治。他们动作娴熟地将男乘客平躺后,因不清楚这个乘客的病因,刚开始怀疑他会不会是低血糖?但询问之后,得知这个乘客已吃过中饭,排除了这个可能。此时,男乘客出现烦躁不安的症状,测心率达120次/分,刘长韦怀疑是心脏病发作,再次询问病史才得知,他原本就有心脏病,此次刚从上海看病回家。

了解了病因后,董筱夫妻俩判定这个男乘客为心脏病突作,而列车救治条件有限,患者生命可能受到威胁。于是,他们一边给病人喂了温开水和随身携带的药物,一边打电话联系嘉兴人民医院派救护车在火车站等待救援,争取在最短的时间让患者得到最及时和有效的救治。在等待靠站的过程中,夫妻密切关注着患者症状和体征,注意患者病情的进展。还好,在他们的照料下,男乘客症状慢慢好转,但董筱夫妇一直陪在他边上。列车停靠在嘉兴站,当地救护人员已在站台上焦灼等候。董筱夫妻和120救治人员一起将患者及时转移到救护车上,并简单地向120医生介绍患者的病情和救治情况。此时,男乘客一直拉着刘长韦的手,感谢他们夫妇的救治。

顺利交接后,董筱夫妻俩终于长舒了一口气。此时,董筱突然想起列车上独自一人的大儿子,他们赶紧跑回14车厢,看到儿子乖乖坐在位置上等待爸爸妈妈,董筱抱紧孩子说:“宝贝,你真乖,是妈妈的乖儿子,你是好样的!”没想到,儿子举起大拇指说:“爸爸妈妈治病救人,才是好样的!”其实,在平时董筱夫妇也非常热心公益事业,经常利用业余时间和单位医护人员一起,自发组织义诊、讲座等,将健康知识传授给更多的市民。

事后,董筱感言,救死扶伤是医护人员义不容辞的天职,没想到给孩子上了最真实的一课。回家后,经历救人全程的小儿子,看到爷爷奶奶后的第一句就说:“爸爸妈妈救人啦,太厉害了!”

途中偶遇需要急救的心脏病患者,医护组合及时出手相救,而2个幼小的孩子不吵不闹,以父母为荣。网友纷纷点赞,并感慨:全家都是好样的!


作者简介:梁水源,笔名:引水思源、原水、水刃木、随源、梁子等。曾经:当过农民种过地,摆过地摊受过气;上过大山养过鸡,下过大海捕过鱼;上过战场杀过敌,解甲归田靠教育。文字散见于《演讲与口才》《做人与处世》《知识窗》《意林》《格言》《辽宁青年》《高考季》《花开不败》》《思维与智慧》《特别关注》《环球人物》《求学》《当代青年》《百家讲坛》《文史博览》《智富时代》《青州文学》《厦门工人》《职业》《至爱》《少年月刊》《博爱》《启迪与智慧》《文苑春秋》《善者》《阅读》《农民日报》《中国审计报》《中国石油报》《厦门日报》《东南早报》《中国老年报》《老年康乐报》《家庭百科报》……公开发表超过80万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