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那年元旦 | 我在部队出墙报

 引水思源 2021-05-07

1985年元旦前夕,在武警部队担任文书的我,接到队长交给的任务:出一期庆祝元旦墙报,经费3元。我说:“队长,您也太抠了吧?”一旁的指导员帮我算了一笔账:新兵每月津贴6元,3元钱相当于新兵半个月津贴;3元还可以买4斤肉呢。我想也是,3元钱不算少了。

现在,墙报这东西已不多见了,街头或者单位的宣传栏不是大幅彩色喷绘照片,就是各种LED显示器,声音、灯光、色彩俱全,很是吸引人。当年,墙报可是部队里常见的宣传方式之一,展示军营生活、军人风采,很受官兵们欢迎。

那时我刚担任文书没多久,对出墙报没有任何经验,能不能完成任务,我心里没底,可既然是领导交给的任务,硬着头皮也得完成。办法总比困难多,我一边上街购买笔墨、糨糊、宣传纸,一边向战友们征稿。虽然没有稿费,但大家伙的热情很高,因为自己写的稿件被选上墙报是件光荣的事。我也写了两篇稿子,心想自己的稿子出现在墙报上应该没问题。没想到,当我把收集的稿件送到队长办公室时,他把我的稿子放一边去了。我不服气,就问队长:“为什么我的稿子不行?”队长严肃地说:“不为什么,就因为你是文书,应该把机会让给新兵。

晚上,我找来几个有美术、书法特长的战友帮忙。我负责排版和编辑,战友们有的画图,有的写书法。有位新兵负责画插图,他笔下的人物和植物栩栩如生,大家伙都亲切地称呼他“小画家”。部队是有战斗力的集体,我从一开始就不是“孤军奋战”,有着明确分工的“墙报团队”在两个小时内就解决了“战斗”——元旦墙报大功告成。元旦那天早晨,战友们一起把墙报贴上了宣传栏。看到墙报图文并茂,既契合主题,又能体现部队官兵的精神风貌,不轻易表扬人的队长说了两个字:不错!刚从老家探亲归队的司务长特别喜欢这期墙报,便邀我在墙报前拍照留念(如图)。

多年过去了,我仍十分怀念曾一起战斗过的战友,甚至常常梦回军营,去看那墙报上战友们亲手书写的别样青春。


作者简介:梁水源,笔名:引水思源、原水、水刃木、随源、梁子等。曾经:当过农民种过地,摆过地摊受过气;上过大山养过鸡,下过大海捕过鱼;上过战场杀过敌,解甲归田靠教育。文字散见于《演讲与口才》《做人与处世》《知识窗》《意林》《格言》《辽宁青年》《高考季》《花开不败》》《思维与智慧》《特别关注》《环球人物》《求学》《当代青年》《百家讲坛》《文史博览》《智富时代》《青州文学》《厦门工人》《职业》《至爱》《少年月刊》《博爱》《启迪与智慧》《文苑春秋》《善者》《阅读》《农民日报》《中国审计报》《中国石油报》《厦门日报》《东南早报》《中国老年报》《老年康乐报》《家庭百科报》……公开发表超过80万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