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瑞田不“专业”的书房

 家有学子 2021-05-07

图片

图片

张瑞田书房掠影

喜欢熬夜,书房是最佳的去处。看书或者写作,一个人的书房静谧、幽深,禅思易见,灵感常来,然后写下一行行文字、一篇篇文章。夜晚的书房是我的世界,想象、思索,与窗外明亮的街灯遥相辉映。那个时刻很特别,是不一样的人生体验。

书房里的书是用来读的,那些厚薄不一的书是诲人不倦的老师,茫然、无助的时刻,我就会站在书架前,看着一本本书,然后抽出其中的一本,在桌案前俯首阅读,掩卷后,有时兴奋,有时悲愤,有时如沐春风,有时痛苦不堪……

喜欢买书、看书,兴趣有点广,书房里的书自然也五花八门。作家朋友来,看了书房里的书,打趣道,在你的书房里感觉到书房主人是一名间谍。嘻嘻哈哈笑过了,再看书架上的书,文学艺术、经济地理、历史哲学、政治理论、考古探险、画册碑帖……特别不“专业”。不“专业”的读书,不“专业”的写作,持续了漫长的时间,依然持续。

图片

张瑞田书房掠影

书房的一排书架是给自己留着的,那里摆放着自己写的书。二十多年的时间,出版了二十多部书,这些书与我的书房有相似之处,很不“专业”,有政治评论、探险游记、艺术评论、散文随笔、人物传记、书法时评……读五花八门的书,写不同种类的文章,真是痛快。有好心的朋友对我讲,术业有专攻,读一个品类的书,写一个体系的文章,会有成果。我承认,但是,我的兴趣就在这里,自由自在地读书,想着形而上的问题,追问人生的意义,不谋取一时一地的成败,求的是一分真实的生活,一种有思想的工作。

夜晚的书房无比宽广。夜深人静时常常离开电脑,去书架前欣赏五彩斑斓的书,几乎记得每一本书的来历,也记得哪本书读了,哪本书没有读,为什么读了,为什么没有读。看见有文化分量的书,自然欢喜,看到朋友的遗作,心头会掠过一道暗影。一个人的书房存放的岂止是书,而是一个人的过往与精神。

我的书房放着我的心思和我的趣味,一年又一年,一天又一天,打开一本书,再打开一本书,从青年到中年,最后到老年,书房与书,读书与写书,是最初的选择,也是最后的选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