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湖北省最牛班主任张红霞:“等待”带来的高考奇迹

 新父母在线 2021-05-08

人物名片:张红霞,华师一附中高级教师、武汉市学科带头人,武汉市百优班主任,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育硕士校外导师。主持和参与全国、省市和校级重点课题近十项,在全国期刊发表教育教学论文十多篇,指导多届学生参加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和创新大赛,六十多人获得全国一等奖。张红霞老师担任班主任十七年,因创新能力强,教学理念先进,教学风格独特,带班成绩突出,所带班级多次获得武汉市和武昌区优秀班集体称号,她多次被评为武汉市及武昌区的优秀班主任。2016届她所带的理科实验班,高考和竞赛成绩成绩卓越, 高考裸分仅一人低于624分,最高分690分,所有同学进入985大学,全班45人有32人被清华北大录取;有两位同学获得国际奥赛金牌:王心宇获得第四十六届物理国际奥林匹克金牌,周华瑞获得第二十七届生物国际奥林匹克金牌,有14人(15次)入选国家集训队,26人(27次)进入冬令营。她被媒体誉为“湖北省最牛班主任”。

这个科技飞速进步的时代,快节奏、快生活是潮流,速成、即刻见效的功利思想弥漫,急功近利获取成功想法随处可见。学校也不是象牙塔,脱离社会的纷扰。或许你曾苦口婆心,学生却是我行我素;或许你曾用情感化,学生却依然反反复复……在育人的路上,我们总会有烦躁和抱怨的时候。怎么办?个人认为,有一种办法叫 “等待”,请保持定力,再耐心等一等,因为假以时日,一切都会柳暗花明、守得云开见月明

等待可以改变不良习惯。担任班主任近20年,我陪伴和见证了一届又一届同学的成长历程。充分认识到学生想赢怕输、追求卓越的心态,和对出类拔萃成功的渴望,他们常用“第一”来衡量和要求自己,这严重干扰到一些同学的情绪,甚至由此产生了心理问题。归纳总结后发现,有时使他们疲倦的不是前面的高山,而是鞋里的一粒沙子。

God同学曾是一个令老师头疼、同桌不安的“怪咖”。开学第一天,他就在课堂上不时大叫大笑,完全不顾同学的善意提醒和老师的制止、批评,严重影响到课堂的正常秩序。课后从家长口中得知,God在初中时便有这种毛病,还曾因此被学校劝说回家自学。他在自己的认知中不但不以为过,反而经常抱怨自己既没有朋友,也得不到理解。面对这种状况,我开始尝试与其他老师和同学沟通,一起给予其包容,但效果并不理想。随着大家的抱怨增多,我也十分苦恼,但并没有失去希望,而是耐心地去观察他,慢慢地去寻找问题的根源。

原来,God具有十分强烈的表达欲望,特别喜欢展示自我,平时说话不太考虑他人的感受,导致与同学关系紧张。这种不择时机和不分场合去表达的行为,其实是为了寻求存在和认同是一种心理疾病。了解到问题的症结后,我先利用班会,倡导全班同学耐心对待God同学,给予他机会。再和God进行了个别沟通,肯定他喜欢表达的积极性,建议他上课时注意控制自己,在表达自己的观点,要学会举手,如果没有得到发言机会,就将想法写在纸上,课后再与周边的同学进行交流。

多次交心谈话和课堂安排,触动God,一次课后他主动对我说: “老师,站在的角度,尊重我,倡导大家帮助我,还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办法,请你和同学们相信我,再给我一点时间,我一定”随后他开始努力克制以前上课时的种种“怪象”,三个月就有了明显的成效。每当有所进步时,大家都不吝激励和表扬他。

终于在临近学期,他的这一课堂状况彻底消失了。后来,思维活跃的他,更热衷于同他人交流想法,学会换位思考与同学们相处和谐,甚至还在学科竞赛中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临近毕业的最后一次班会上,God主动走上讲台,发表临别感言感谢老师和同学们的包容和等待,让我有了活出精彩的勇气和决心,学会人交流收获了友谊……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树非一日而成,还需日日浇灌;人亦非圣人,难求一蹴而就,所以既要有“铁杵磨成针信心,又要有水磨豆腐的耐心。等待,是在烦躁无措时的再等等,等等同学们的脚步,给予他们慢慢改变的信心;等待,是在无路可寻时的再看看,看看同学们内心的需求,给予们慢慢改变的指引;等待,是在压力倍出时的再坚持,坚持时光有心人,坚持相信同学们终究会蜕变。

等待可以收获成功。那年高二,竞赛班的同学们经历了暑期的竞赛全力冲刺期后,在开学考试中常规学科的学习成绩大幅下降。那段时间,大家对同时兼顾竞赛和常规科目失去了信心,浮躁、懈怠的情绪弥漫在班级上空,许多同学不能专注学习、脾气暴躁,有的甚至还出现了失眠现象。作为班主任的我、家长、教练和同学们都十分焦急,迫切希望能够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

教练们迫于竞赛的压力,建议全力以赴完成竞赛;而家长们却着眼孩子的未来去向,建议加强常规学习。双方意见不统一,更加剧了同学们的浮躁情绪。作为班主任,我深知必须稳定军心,理性平衡。为了让同学们相信兼顾竞赛和常规的可能,重塑平和的心态,那段时间,我几乎全程陪伴在他们身边,走近每一个孩子,去倾听鼓励,带给他们希望,让他们感受到,与之共同面对

家校合力我针对性地召开了班会、家长会,让家长同学们公开交流,就设定合理目标、如何分配时间和调整心态等相互分享了秘诀。令人欣慰的是,放下执念的等待,无路可寻时的再看看,了解同学们的内心需求再去做,这一切努力效果十分明显——既消除了家长的顾虑,又卸掉了同学们的思想包袱,还明确了兼顾竞赛与常规的具体可行性的操作方案。

我们常说顺其自然,说起来是很轻松的,但面对只有三年成长期限的“高中成功培训班”时,往往会不自觉地揠苗助长,急于见成效。但树人,有其自身的过程与规律,我们切不可打破它、违逆它,只能默默陪伴、静静等待。

等待不是无所作为、放任自由、消极应付的等待。等待是给予陪伴与激励,让老师们相信学生。用爱浇灌,一片云带动另一片云,心坚守片片云绘出绚丽天空等待放下执念盲目,家长们相信孩子。抛掉“不要输在起跑线上的执念,放下“孩子要实现自己没有实现梦想”的压力丢掉别人家小孩优秀”盲目攀比保持天生我材必有用、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平和心态和“动静相宜,张弛有度”的理性思索

等待是学会找准节奏,孩子们相信自己学习需要坚持不懈,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但不能急于求成,就像滴水石穿非一日之功,也像每朵花都有属于自己的花期,学会接纳自己,不懈努力会有属于自己的时刻

编后:本文为华师一“德育30人”候选教师育人理念展示张红霞老师的推送。

相关链接:

华师一附中“最牛班主任”范莉自述:我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这些关键品格

华师一奥赛班班主任乐晓峰:带你读懂家庭教育的聪明术

华师一附中李柱:只用两招就改变了全班学生

华师一附中徐明大胆说出了班主任的心里话

华师一优秀班主任何军:班上所有孩子的临时父母

在华师一当了15年的班主任,邹桂英得出这样一个结论

华师一名师沈胜方:通过4招把学生送进清华北大

华师一优秀班主任黄秀丽:近50名学生考入清华北大  点醒激励学生有高招

最好的老师是父母,最好的学校是家庭,最好的学区房是自家的书房!2021年新父母教育名师团推荐的书单来了,亲子好书读起来。请按以下方法获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