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花钟 第二课时 一、复习词语,引入新课 1.课件出示词语,指名读。 2.(板书课文题目)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说说你对“花钟”的理解。 3.过渡:是呀,花钟可真奇妙!这可是作者留心观察的结果啊!这节课就让我们继续走进课文,去品味优美的词句,去欣赏奇妙的“花钟”。齐读课文题目。 【设计意图】:复习词语,为朗读、理解课文奠定基础。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初步了解“花钟”,帮助学生快速进入新课的学习,从而架起沟通新旧知识的桥梁。 二、精细研读,品味花美 (一)认识花名。 1.鲜花朵朵,争奇斗艳,芬芳迷人。这些花是怎样陆续开放的呢?默读课文第1自然段,画出相关语句。 2.指名读,课件出示相关句子。 (凌晨四点,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七点,睡莲从梦中醒来;中午十二点左右,午时花开花了;下午三点,万寿菊欣然怒放;傍晚六点,烟草花在暮色中苏醒;月光花在七点左右舒展开自己的花瓣;夜来香在晚上八点开花;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含笑一现……) (1)边读边画出花的名字。 (2)请同学们数一数,一共有几种花?分别叫什么名字? (二)了解花时。 1.课文介绍了九种花开花的时间,读一读表示时间的词,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2.学生交流自己读书过程中的发现,教师相机指导。 (引导学生体会:①作者按照时间的顺序,从早到晚把这九种花的开花时间写出来了;②写时间的词语可以放在前面,也可以放在后面;③有的时间后面加了“左右”,这是对客观事物真实状况的准确表达。) 3.小结:作者观察得多细致啊!他发现了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并且不同的花开的样子也不同。 (三)感悟花开。 1.课件出示由写花开的句子编成的一首小诗,男女生合作读一读。 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 蔷薇绽开了笑脸 睡莲从梦中醒来 午时花开放 万寿菊欣然怒放 烟草花在暮色中苏醒 月光花舒展开自己的花瓣 夜来香八点开花 昙花含笑一现…… 2.比一比:如果把刚才的小诗全换成“午时花开了”“夜来香在晚上八点开花”这样的句式,效果会有怎样的不同? 3.画一画:画出课文中描写花开放的词语。 4.填一填:(课件出示) 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 蔷薇____________ 睡莲____________ 万寿菊____________ 烟草花____________ 月光花____________ 昙花____________ 5.品一品:你喜欢哪一种写花开的方法?选择一种和你的同桌交流。 6.说一说,读一读:学生汇报自己喜欢的句子,教师相机重点指导。 (1)相关语句:“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 ①(出示牵牛花的图片)牵牛花像什么?(喇叭) ②小结:作者用吹起紫色的小喇叭这种形式写出了花的颜色和形状特点,多有趣啊! ③指导一边读一边做吹小喇叭的动作。 (2)相关语句:“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 ①理解“绽开了笑脸”,引导学生通过做动作的方式来理解“绽开”的意思。 ②带着微笑的表情来读一读。 (3)相关语句:“睡莲从梦中醒来。” ①引导学生体会此处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 ②猜猜睡莲做了个什么样的梦。 ③指导朗读。 (4)相关语句:“月光花在七点左右舒展开自己的花瓣。” ①理解“舒展”。 ②发挥想象:把自己想象成是一朵月光花,一边做“舒展开自己的花瓣”的动作,一边练习朗读。 (5)相关语句:“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含笑一现……” ①引导学生体会此处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 ②“一现”说明了什么?拓展生活中的成语“昙花一现”。 7.赏一赏:播放各种花开放的图片,师生合作读。 8.练一练:仿照课文的表达方法,说说自己喜欢的花开放的样子。(鼓励学生用上课文中学会的词语或平时积累的好词语。) ____________(什么花)____________(怎样开)。 9.背一背:背诵第1自然段。 10.猜一猜:这一自然段末尾处的省略号有什么作用?想不想知道还有什么花会在整点开放呢?(课件出示:花的名称、图片和开放时间) 【设计意图】:历经“认识花名”“了解花时”“感悟花开”这样三个步骤精读感悟第1自然段,通过“画一画、比一比、品一品、填一填、练一练”等方式研读课文,引导学生体会不同句式的表达效果,增强语言感悟能力。播放花开的视频,借助多媒体教学,化抽象为具体,创设了优美的情境,促进直观感受和有感情地朗读。 三、自主合作,探究原因 1.默读第2自然段,画出介绍不同植物开花时间不同的原因的词语或句子。 2.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交流不同植物开花时间不同的原因。(引导学生体会“左右”“有……的危险”“往往”等词语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3.指导朗读,在读中引导学生体会设问句的好处。 4.用自己的话说说昙花的开花时间和温度、湿度、光照等有什么关系。 【设计意图】:在第2自然段的教学中,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由于这个自然段只是介绍不同的花在不同时间开放的原因,学生容易学懂,所以完全放手让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去体会花的开放时间与各种因素的具体关系。教师在关键处引导、点拨和示范。 四、创设情境,感悟奇妙 1.自由读第3自然段,思考“花钟”是怎样形成的。(引导学生体会植物学家绝妙的做法,引导学生找到“刚刚”“大致”,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 2.课件播放日内瓦花钟的视频,教师配乐解说。 3.鼓励学生说说看了这么美的花钟,有什么样的感受。 4.请同学们带着赞美的感情来朗读第3自然段。 【设计意图】:借助多媒体创设优美的情境,使学生仿佛置身于花钟之前,既让学生感受到“花钟”的美丽与奇妙,又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留心观察事物的能力。 五、夯实基础,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斗、内、昆、示”。学生观察,互相提醒书写时需要注意什么。 2.教师板书演示,学生观察,练习书写。 3.小组评议,指出优点与不足,再次动笔书写。全班展示书写。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每节课都要安排书写的时间。这既是为了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也是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将要求会写的字分配在两课时中,既减轻了第一课时的压力,又使教师对书写的指导更有针对性。此处承接第一课时,教师不过多讲解,重点关注学生的观察、书写、评价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六、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1.回家自己动手制作一个“花钟”。 学习制作花钟的方法,仔细观察周围的植物,记录它们开花的时间,并且按它们开花时间的先后顺序,把植物的名称记录在自画的钟面上,并通过各种途径了解这些植物开花时间不同的原因。 2.继续背诵自己喜欢的语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