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蜜 蜂 教案设计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根据法布尔做的实验的过程,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1.了解更多关于蜜蜂的知识。 2.搜集一些生活中的本能现象。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兴趣导入:(出示蜜蜂图片)同学们,今天老师为你们带来了一群小客人(板书课文题目:蜜蜂),你对蜜蜂了解多少?说一说。 2.资料介绍:法国有个昆虫学家叫法布尔,他对蜜蜂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下面就让我们一同来认识这位伟大的昆虫学家。(课件出示法布尔的资料)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直观引入,学生介绍自己对蜜蜂的了解,加强了直观的感受,产生了学习的兴趣,同时关注作者,将学生对蜜蜂的兴趣引到本文中来。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注意读正确,读通顺。 (1)请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遇到生字新词圈起来,多读几遍。 (结合“备生字新词”进行教学。) (2)同桌互相听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新词卡片,检查认读情况,教师相机强调重点生字的读音。 “阻”是平舌音;“超”“查”是翘舌音。 (2)指名分段读课文,师生评议。 3.指导写字。 (1)课件出示“蜜、蜂、辨、阻、跨、括、检、查、确、误、途、陌”等字的生字卡片,组词朗读。 (2)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和写字的经验,教师相机强调重点生字的字形。 (教师重点强调“辨”是左中右结构;“检”左边是“木”,“木”捺变成点,右边中间不要丢掉“一”;“跨”的最后一笔是竖折折钩,不要多写一“丶”;“阻、陌”的部首耳刀旁是两笔。) (3)教师板书示范“辨”“跨”“检”“途”的书写,学生练习。 4.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设计意图】:识字和写字在中年级仍然是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本环节注意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重视写字指导,采用学生先交流经验,教师再重点强调的方式,既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又使指导更有针对性。同时配合教师的示范指导,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 三、自读课文,理清脉络 1.默读课文,思考:作者做了一个什么实验? 2.围绕这个实验,课文写了哪几方面内容?用小标题概括。 (教师相机板书:想做实验 实验过程 得出结论) 3.师生共同梳理结构。 第1自然段:交代了作者想做实验的目的。 第2~7自然段:主要写实验的经过及结果。 第8自然段:主要写实验得出的结论。 4.学习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 (1)指生读文,说说读懂了什么。 (2)引导学生学习关联词语“无论……总……”,练习用关联词语说话。 (3)深入理解:抓住“听说”“实验”谈一谈体会到了什么。先品析词语,再谈体会。 (听说:没有亲见,说明听说的不一定真实可靠。实验:为了检验某种科学理论或假设而进行某种操作或从事某种活动。表现作者求实的态度以及用词的严谨。) (4)指导朗读:体会作者的将信将疑,带着这种语气读一读。 5.小结:作者是多么严谨啊!对于听说的事情,一定要亲自检验才能下结论,想知道这个实验的结论吗?我们下节课接着学习。 【设计意图】:文本学习应先从整体入手,让学生对课文有个整体的感知;然后以读为基础,理清脉络,尤其是用小标题概括,这更容易帮助学生形成较强的概括能力,而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学习抓住重点词理解句子的方法,有利于学生理解能力的提高,为中年级的片段学习能力的提高奠定基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