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问道老君山(三)

 简心素文 2021-05-08

问道老君山(三)

    

孔子孟子是儒家的宗师和代表,老子庄子是道家的宗师和代表。

孔孟作为儒家的圣贤,给后世树立了道德大师的形象,具有完善的道德人格。以救世安民为己任,富于理想,谆谆教人,死而后已。

老庄作为道家的代表,给后世树立了智慧大师(老子)和艺术大师(庄子)的形象,具有高度的悟性和思维能力。以宁静淡泊为操守,冷淡世情,向往自得,其于外物,尊崇自然,顺乎自然,成为后世普世之智慧和哲学。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这是孔子的理论。

“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於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这是老子的智慧。

山的形象巍峨雄壮,草木兽虫以之生,云雨风雷以之出,山,育养生物,静中有动,仁慈而伟大。所以,大儒孔子曾以山自比。

水的形象柔顺而处下,善利万物而不争,绵绵不绝而攻坚强,水,谦虚而深沉,任其自流,动中有静。所以,大道老子以水自比。

凡物皆有物性,万物中唯水与世无争。而世人之心与水性恰恰相反:众人处上,水独处下;众人处易,水独处险;众人处洁,水独处秽。水性所处,尽是世人所厌恶之地。水既丝毫没有与人物相争之心,既如此,天下谁还能与它争呢?若水的比喻,就如一面明镜,通过这面明镜,便可自照、自明、自觉、自修人类的品质。

孔子乐山,老子乐水;孔子好静——化人以德不以力,老子好动——因势利导不阏滞;儒家学而优则仕,道家道法自然;一个教人积极入世,一个教人清静无为。

这大概就是儒道二者的差异,而二者的智慧,都曾是人类史上光辉灿烂的精神文化,对于我们后人,或许动静结合才是解决世间矛盾的真谛。

现代学者冯友兰先生曾经说过:“中国思想的两个主要趋势道家和儒家的根源,它们是彼此不同的两极,但又是统一轴杆的两极。”有人认为,儒家是中国文化的主干,道家只不过是被边缘化了的支干。也有人认为,儒家是积极的入世哲学,道家是消极的出世哲学。随着儒道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认同道与儒同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两者是互为补充的关系。中国历代的知识分子,就是在儒与道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和处世态度中,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的,正所谓“出老则入孔,出孔则入老”。

但是,我们认为,准确地说,道家哲学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根柢。从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到西汉淮南王的“子学时代”,从董仲舒到康有为的“经学时代”,各个流派都不同程度地从道家哲学汲取思想养料,只是有的是延伸或发展,有的却是降档或歪曲。没学老子之前,一直喜欢儒家的文化,实际上我们从小到大一直被灌输最多的也是儒家文化,大概道家文化因了其消极的避世态度,才不为官方作为传统教育所推崇。实际上,道家文化包含了儒家文化在内的最完整的哲学智慧。

老子博览群书,通晓历史,熟悉礼制,了解社会,纵观历史祸福成败,精研各种学问和思想,形成了常人无法达到的深奥、玄妙的思想。

老子的道,“道”是本源,“徳”是高界,“人”是本灵。以人为本的哲学理念,以及“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的太极和谐文化,这种文化展示了老子尊道贵德、天人合一的思想精髓。

老子超越了人类狭隘偏执的自大心,以最广阔、最深邃、最高远的视野去审视人间的一切,以挫锐解纷、和光同尘的态度面对人生,以道、天、地、人为终极目标,以辅万物归根复命自然为行道宗旨,这是察世道者存在的意义,也是察世道者在文明生态系统中对人类无可取代的伟大的作用。

据《史记》记载:老子所供职的周朝已经严重衰落,更由于周王室内乱,周室的典册史籍被争权夺利失败的王子卷跑了。老子只好辞官隐居,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走出体制内。但知情的人都明白,老子的隐居可不是形式上的,而是真正意义上的隐者。大概隐者是思想家对这个社会无可挽回的政治的最大讽刺了,老子之后的鬼谷子、张良,都是在满腹经纶时成为了时势的隐者。

老子一生的智慧,却并没有著书立说。国运衰败,老子最终选定了出走。在出关时,由关令尹喜阻拦,请求老子留下了宝贵的《道德经》。

《道德经》言简意深,哲理宏富,它虽然只有区区“五千言”,却浓缩了人生智慧。其诗化哲学的话语,往往寓意隐晦,言有尽而意无穷,给后人留下了无限想象的空间。老子虽不像孔子一样由学生为其整理其思想成书,但老子的智慧却光耀千秋,彪炳世界。

据西方学者统计,从1816年至今,出版的各种西文版的《道德经》已有250多种,如今几乎每年都有一、两种新的译本问世。又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在被译成外国文字发行量最大的世界文化名著中,《道德经》排名第二,仅次于《圣经》。(未完待续)

作者:李凤岐

◆李凤岐问道老君山(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