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佛教寺院
2021-05-08 | 阅:  转:  |  分享 
  
佛教寺院



寺院:指供奉佛菩萨的庙宇场所,有时也指其他宗教的修道院。但一般是指佛教进行宗教活动的场所。寺院最早起源于佛教的发源地----印度,在印度佛陀时代,最初称寺院为“精舍”;由于当时精舍大都建筑在都城郊外幽静的林地,又称“兰若”,意即寂静之处;又称“伽蓝”,意指僧众所居的园林。

佛教大约在汉代传入中国。也就是在那个时候中国便有了寺院这种建筑,有记载的中国最早的佛教寺院是位于河南省洛阳市的千年古刹----白马寺。宋代以后,汉传佛教寺院的建筑为平面方形,形成了“伽蓝七堂制”。大雄宝殿是佛寺中最重要、最庞大的建筑,“大雄”即为佛祖释加牟尼。佛寺通常坐北朝南,南北中轴线依次是:山门殿——天王殿——大雄宝殿——本寺主供菩萨殿——法堂——藏经楼沿着这条中轴线,前后建筑起承转合,前呼后应。

中国的寺院建筑通常以宫殿为蓝本建造,这既显示了佛的尊贵,又形象化展现了佛国的富饶安乐。

1、基座,分为普通基座与高级基座;以显示建筑寺庙的等级和风格。普通基座一般用在天王殿,随着院落的进深,基座逐渐升高。大雄宝殿的基座,人们常称为须弥座,须弥是佛教中“位于世界中心的最高之山”,把大雄宝殿置于须弥座上,借助于台基高隆的地势,以显示佛殿的宏伟庄严。

2、开间,中国古代以单数为吉祥,佛寺的殿宇大多数开间都是单数,开间越多,等级越高,如大雄宝殿用九、五开间,以象征“帝王之尊”。

3、屋顶,利用木结构的特点把屋顶做成曲面形。寺院屋顶造型有底殿顶、歇山顶、悬山顶、硬山顶、攒尖顶等,庑殿、歇山屋顶又有单据和重檐两种。

4、飞檐,弯曲的屋面,向外和向上探伸起翘的屋角,使十分庞大高耸的屋顶显得格外生动而轻巧,除了屋面是凹曲外,屋檐、屋角和屋顶的飞脊都是弯曲的,彼此相形相映,构成中国古典别具一格的屋顶造型。屋顶正脊与垂脊相交处的大吻,又称“吞脊兽”。佛经上说它是雨神的座物,能灭火,故造鱼形以厌胜。

5、檐角上常排列一队有趣的小兽,小兽的大小多少视寺庙宫殿的等级而定。最高等级共有十个,其顺序是:由一个骑凤的仙人领头,后为龙凤、狮子、天马、海马、狡猊、押鱼、懈豸、斗牛、行什。这些排列的小兽,或象征吉祥安定,能灭火消灾,或是正义公道的化身,能剪除邪恶。

如今,以结良缘广种福田的寺院遍布于乡野市井,各阶级可自由进出,但进出寺庙是有讲究的,中间的门在佛语中是空门,遁入空门指出家人,中间的门是修行的人进出的,那么俗人进出寺庙时通常是左门进右门出方显对佛的尊重和虔诚。寺庙进香通常是3根是指天、地、人,进香敬天敬地也是为自己祈福,要是愿望太多的话,那就需要多加3根,并以此类推。



献花(0)
+1
(本文系锦瑟清风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