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活了快40年,突然发现还有另外一种活法!

 身体自愈研究者 2021-05-08

读者:您说的很对,以前的练习没有真正的松下来。原来这也是坚持不下去的原因。我突然觉得其实工作,生活里我也没放松下来。

我:真正的放松,没有上限。可以无限松。

读者:我一直以来的习惯就是,打起精神来做某件事。上半身不自觉就绷起来了,您朋友圈里的这段话,我非常有触动。好像就是对我说的。我今天做事,有意识地去放松下来。活了快40年,突然发现还有另一种活法和做事方法啊。

我:事还是那些事,心却不同了。

读者:是啊,真有趣。

读者提到我朋友圈里的那段话,是这样的:你可能存在一个问题,每次都是想好一个看似重大或正确的决定,然后拼一口气也要把它做好。这样不累吗?这样最消耗能量。我告诉你,真相是很容易的,很轻松的。轻松自然的去做,人舒服,心理舒服,也容易坚持。你那种咬牙坚持的模式,除了让你自以为自己很有毅力之外,并没有其他的好处。坏处倒是显而易见。累,消耗能量,且不容易坚持,然后找个理由放弃。顺便安慰自己,我已经尽了最大努力了。

这位读者提到的,打起精神来做事,是大多数人的常态。这就是为什么,人们总是喜欢提神。我跟一位读者讲过,你现在提了多少神,你以后就要安多少神。提神让自己保持兴奋,让自己高效的工作,但它会消耗你的身体,会破坏你的睡眠。睡眠就是要安神,不安神无法睡觉。喜欢提神,喜欢打起精神,喜欢打鸡血,带来的结果就是睡眠不好,身体不好。

人们还有相反的一种方式,就是做事无精打采,这种方式的弊端显而易见,因此人们不喜欢,人们喜欢自己精神抖擞的样子。无精打采的做事,打起精神来做事,这是两个极端,都不在中间。要保持中正平衡,必须在中间,执其两端而用其中,以中为用。一个人不行了,一个东西坏了,为什么叫不中用了,这个简单的俗语告诉我们,中才能用,不中就不能用。

以中为用,不需要刻意打起精神,没什么大不了的事,每天不都是那些事吗,生活中不就那些事吗,做了多少年了,完全可以轻松的去做。不管以前是什么状态,从现在起,随时察觉自己的状态,检查自己是不是放松的。慢慢去做,你会发现,心态开始发生变化。

当然,也不要无精打采的去做事。无精打采通常有两种情况,一是自己虽然有能量,但是不情愿做;二是自己确实累了,没有精神了。这两种情况相互影响,第一种的次数多了,你的抵抗心增加,能量循环变差,慢慢就成了第二种。如果已经是第二种,那么不论你做什么,你都不会愿意主动去做,总是被迫式的不得不做,又加重了第一种情况。

没有精神了,就好好休息。人们不甘心好好休息,也不情愿好好做事,总是在一种心不甘情不愿的状态中,这样怎么可能生活得好呢?不要再说身不由己这些话,你随时随地都是有选择的,只是你没有意识到自己有选择。每一次身不由己,都是自己逼自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