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日本百货从何来?江户、明治和大正时代

 卢曦采访手记 2021-05-08

107

石聪聪

文化活动是日本百货店的传统节目,也是其特质之一。近年来日本百货进入中国,延续了这一传统。

比如,上海古北财富中心的日系高端百货高岛屋(Takashimaya”201212月登陆中国后,举办各种文化活动,樱桃小丸子中国行展览、日本插花艺术展、儿童俱乐部创建等。



既是传统,就有源头,我们来一次日本百货店的时光穿越,看看时间如何缔造出日本百货店的性格。

时光之旅第一站:江户时代吴服店

江户时代幕府统治时期,出现了为大名、武士阶层专门定制和服的吴服店。1611年在名古屋本町,一家小作坊式的吴服店伊藤屋开铺。这家四百余年前的伊藤吴服店就是今天日本大型百货店松坂屋百货店的前身。1673年在江户本町又一间叫做越后屋的吴服店开业,它则是如今日本最大的百货集团三越百货的发迹点。

吴服店的门面通常垂下一席叫做暖簾的布,布上印有商号名或者家徽。店里则是榻榻米房间,老板和伙计坐在桌边等候客人。客人来到后先脱下鞋子寄存,才可上到榻榻米上坐下。客人提出自己的需求,由老板命伙计从屋内取出可能符合客人需求的的物品供选择。这种传统的交易模式被称为座卖

除了在店里交易的座卖外,也有说法称,吴服店的店员亲自登门听取顾客需求或直接拿着商品登门拜访。由于吴服店的主要顾客是有财力的大名和武士阶层,所以结账,大都用的记账方式。无论座卖还是记账都体现着待客的尊贵礼仪。这也成为日后百货店服务的基调。

时光之旅第二站:明治时代 劝工场

明治初期,在明治维新提倡社会生活欧洲化的文明开化运动中,一种叫做劝工场的事物孕育而生。明治10年(1887年),作为上野公园产业振兴政策的一环,日本召开了首届国内劝业博览会(日本政府主导的以培育有竞争力的输出品类为目的的国内产业促进会)。为清仓博览会上的剩余产品,次年东京府开设大型的共同店铺,即劝工场。劝工场之后存续下来,明治13年(1890年)各地纷纷建立民营性质的劝工场,并且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迎来繁盛时期。

劝工场摒弃了以往座卖的销售模式,学习西方百货店陈列销售的模式,全部统一价格,当场现金交易,不再需要脱鞋选购,顾客可自由出入。加之店内营造出博览会的热闹气氛,满眼尽是洋溢着西洋味的货品,劝工场成为文明开化运动的一个缩影。

然而,当时的劝工场没有统一的经营理念,商品构成也比较弱,同时伴随着传统吴服店相继朝百货店模式转型,劝工场也次第销声匿迹。

而伴随着倒幕运动的愈演愈烈,大名、武士阶层逐渐衰落,传统的吴服店也就失去了最可倚赖的顾客。陷入经营困难的吴服店不得不寻找新的出路。

时光之旅第三站:明治时代~大正时代 百货店的诞生和成长

明治后期,受到欧美影响导入百货店机制后,越后屋也一直处于致力于向百货店转型的第一阵营,并于明治38年(1905年)12日的新年致辞中,在报纸上刊登大幅广告,发布百货店宣言,正式宣布向百货店转型!自此,其他传统的有实力的吴服店如高岛屋、松坂屋等也陆续进入百货店化,百货店作为近代城市的重要标志被广泛接受。

我们来看看当年的三越百货店。

1914年三越百货店日本桥总店开张,标志着作为实体形态的百货店的诞生。日本桥总店采用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风格,堪称建筑史上的杰作,并配备了日本首部自动扶梯、电梯,和完善的暖气系统。并在楼顶开辟了庭园,设置茶室、音乐室等文化娱乐设施。

如此盛景放在今天也并不过时。日本的高端百货店从设立以来的一个多世纪,基本保持着以下的核心元素:

1)店铺装饰风格豪华

三越百货最早从伦敦学习百货店经营时了解到:店铺豪华是为了给顾客充实和时尚的感觉。各百货店竞相通过豪华摩登的建筑和内装来吸引顾客。

尽管豪华和时尚因时代而异,但是豪华店铺体现时尚至今是日本百货店经营的必备元素。

2)经营品项高档奢华

由传统高级吴服店转型而来的百货店,最先经营的品项自然是高级和服。为了配合百货店高档奢华的定位,百货店大多从国外引进美术工艺品和其他舶来品,全方位营造高格调的氛围。

3)积极发展文化事业

三越百货在进行百货店宣言后就陆续展开:1907年开设新美术部,之后组建了少年音乐队。1927年开设三月堂(现在的三越剧场),举办日本首个时装秀,1954年第一次非物质文化遗产日本传统工艺展开幕,1956年巴黎展……高岛屋于1910年举行伦敦日英博览会。回到文章开头,时至今日的高岛屋依旧坚持积极发展文化活动的举措也就不难理解了。

4)时尚潮流的发布地

日本的百货店担当着时尚潮流起点的角色。最早要始于高岛屋于1902年发行了流行趋势指南杂志第一期《新衣裳》;1927年三越日本桥总店举办了日本首次时装秀。之后,其他百货店也陆续举办时装秀。所以,一些欧美奢侈品牌刚刚进入日本市场时,通常是入驻日本百货店的方式,百货店利用奢侈品牌提高档次和发布潮流,而奢侈品牌也依赖于百货店与品牌受众相符合的客群。

时光之旅第四站:战后高度发展期

进入20世纪50 年代后,日本经济开始复苏,生产和消费开始回升,日本各大百货店一方面进一步扩充商店面积,另一方面将服务对象从战前的高收入阶层扩大到了一般平民。

20世纪60年代是日本经济高速增长、国民收入迅速增加、大众消费社会开始起步的时期。消费迅速增长为日本包括百货店在内的零售业带来了巨大的商机。百货店开始进入高速成长期。

到了20 世纪70年代,伴随经济的腾飞,日本的百货店继续维持高速发展成长,主要特征是百货店销售额的增长率高于零售业整体的增长率,这一现象一直持续到19 9 8 年才结束。同时日本综合超市在这一时期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日本百货店的贵族气质,是传统吴服店垂下的暖簾上烙下的岁月印记,是上流阶层轻轻掀起暖簾时的闲适和优雅。

关于作者

石聪聪,上海外国语大学日本文化经济学院毕业,对fashion business比较有兴趣,并志向写出角度和观点不一样的文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