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想得开:我和我的婆母娘(母亲节专稿)

 故人旧事2020 2021-05-08

母亲节专稿

         我和我的婆母娘

                       /想得开

      本文写在我亲爱的婆母娘86周岁和母亲节之际----作者

我的婆母娘是一位地道的农村老太太。她个头不很高,但内心很强大;她没有文化,一丁不识,但很有修养,通情达理;她命确实不好,但人特别好。
人生的三大悲剧——少年丧亲、中年丧偶、老年丧子她都经历过。她在娘肚子里4个月就失去父亲,8岁时母亲又去世了,跟着伯父长大,19岁嫁到萧家。
十多年来,她正直善良坚强勇敢百折不挠、艰苦朴素吃苦耐劳舍己为人宽厚待人的优秀品格一直影响、激励、教育着我。
 
 
                  作者的婆母娘
 
我们结缘在1979年初。那时,我先生刚从山东矿院进修回来同事以同学的身份,跟着他到他家玩。进门,没来得及考量他的家境(因为他的家庭条件不好,我的家人不太赞同我们的婚事,本人也有犹豫),就未来婆母实在、坦然、真诚所感染。她不声不响,能干利索,一个人在厨房忙,不一会就为大伙儿弄了一大桌好吃的,客人们无不赞赏。
原来生活的艰辛,锻炼了她这种做事麻利的风格。婆母32岁丈夫病故,丢下一屁股债四男一女分别为12岁(我先生)、9岁、7岁、3岁、1岁。她没有选择逃离改嫁而是毫不犹豫留下,独自承担起抚养五个未成年子女的义务。真是一位天下难找了不起的母亲呀!
此刻,我的眼睛湿了。从此,我下定决心,不再犹豫。积极说服开导家人,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他家条件是不好,他是老大,下面兄弟姊妹多,可最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我们是同学,彼此都很了解生活的艰辛在某种意义上磨练造就了他沉着、坚定、吃苦、敢担当的品行;说服家人换位思考,理解婆母的不容易。我们结婚时,我不准按世俗收任何彩礼,不办任何仪式,一切从简。就这样,我和我先生走到了一起。
个年代时兴旅行结婚一些父母双全的青年男女旅行结婚回来,享受父母的隆重操办,接风洗尘。我为了顾全面子,各自到单位开了外出旅行证明,实际上就在南昌同学家呆了一个星期,买了些糖果回来。回到家,说好等会先生的高中同学来玩,家中准备,冷清清的。我忍不住伤感流泪了。望着婆母无奈、无助的眼神,我立即控制住情绪,把先生叫到一旁,他骑单车回我们宿舍,从我的箱底取出我省吃俭用积攒的150块私房钱,解决了燃眉之急。那时的150块钱可不是小数目,我们每个月工资才29块呢。
婚后,我和先生每星期天会回婆家相隔不远,车程半小时,交通很方便),尽管帮不上什么忙,婆婆也拿不出什么好东西招待我们。但我这种不嫌弃亲近贴的做法婆婆十分高兴。每次回到家,我协助婆婆做家务,老公和弟妹们一起下地干活,收工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饭,热热闹闹,说说笑笑,其乐融融。村上人都投羡慕的目光,说我的婆母终于熬出头了。
1981年,我们的宝贝儿子出生,举家同庆。儿子是萧家的长孙,婆母的那股高兴喜欢劲更是没得说。因弟妹们还没成家她是家的主心骨、顶梁柱,不能住下伺候我月子帮照看孩子,但她总是隔三,不是拿这个就是提那个来,来了忙一阵又急着赶回去。尽管拿的东西不很起眼,鸡蛋、挂面或自己地里种的农作物等,可她尽了一颗善良的慈母心啊!
我的婆母还做了一我至今难忘的事。我们结婚时,单位还没分房,暂时寄住在一间20平方的宿舍里在老家打好的几样家具也没办法搬过来生活极为简陋。尤其生了小孩后,更为不便。婆母娘看在眼里,不动声色家,拖出自己睡觉的铺板,请人打一个小碗橱和一张小方桌送过来。看,这就是我那事事苦自己处处省自己,一切为他人着想的婆母娘。
老公是家里的老大,工作了,贴剂帮助家里是应尽的义务婆母娘从来不强求还尽心尽力千方百计地扶助我们的小家,让我们充分享受伟大的母爱。
按理,儿女们都大了,婆母娘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过结果如人意。人们都说幸福家庭的重要标准有二:一是牢房里没犯人,二是医院里没病人。生活让我的婆母娘经受了这两大不幸(后者是我多年),实在是让人心痛。她不哭不闹,不怨天、不尤人默默煎熬十几年。回想起这点点滴滴,不禁热泪盈眶……
事情已经过去多年我不想去回忆只希望我的晚辈们吸取教训。我们做子女的万万不能因为自己的错误,给父母造成巨大伤害,坑害家人。人的一生都要经历角色换,当年的儿如今也为人父母,要懂得父母含辛茹苦把儿女拉扯大很不容易儿女长大后,父母并不指望得到多大的回报只希望儿女顺当平安、过得好就心满意足了。也就是说,做儿女的长大成人后,能为父母争气、分忧,不要父母再为他操心吃苦就是对父母最大最好的回报否则就是犯罪,无颜谈孝顺。
苦尽甘来。1998年,我儿子考取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给我们大、小家庭带来无比喜悦经历了多灾多难的婆母娘更是喜出望外。为了报答我那吃尽了苦的婆母娘,我安排我的父母在家帮我守房子,和老公着婆母娘护送儿子到重庆,来学校报到
那时我们的经济条件也不怎么好,并没有带婆母娘到好多地方游玩。可她回来后,逢人就说我这个媳妇如何如何好,把自己的父母家里,带她去见大世界。让别人分享她的甜蜜。
 作者和她的婆母娘
 
几十年来,我把婆母娘当自己的亲娘一样,每次的亲生娘买东西,都要想到婆母娘备一份(此刻我很欣慰地告诉大家,现在我的媳妇也是这样)我经常默默告诫自己:夫妻之间,只有先孝敬对方的父母,才有资格孝敬自己的父母。
婆母娘也把我当自己的亲闺女,甚至比对亲闺女还好(她有重男轻女的思想,媳妇是嫁进来的自家人,女儿是嫁出了的别家人)家里大小事情都会跑来和我商量。每次她来了,我都会抽空坐下来,陪她说说话,拉拉家常。走的时候,总是手拉手,护送她到汽车站。一路上总有人问我是婆母还是生母?搞得我生母还真有点吃醋,说我对婆母比对她好。
其实都一样,只是对待两位母亲的态度有异而已。在生母面前会肆无忌惮发脾气,毫无掩饰,不客气,甚至撒娇任性在婆母面前就不会,甚至带有客气。也许有人会说我假,做表面文章。可我不这么认为。我认为:能做表面文章是一种聪明,起码不会给对方难、下不了台。怕就怕表面文章都不懂得做做不到。现在我的晚辈们都和我有QQ关系,尤其我那些嫁出和娶进来的侄女、侄媳们,希望看了我这篇小作能有启示。不是说要向我学习,我知道我也做得很不够
当对婆婆有什么想法时,想想我们的妈妈也要当婆婆,我们以后也要当婆婆,她们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一切都会化解。要知道:换位思考,善解人意,相互包容,相互体谅,以心换心这是营造亲密婆媳关系构造和谐家庭的法宝。
如今,我的婆母娘拥有二十多子孙和十多个曾孙曾外孙。好想把她接来和们一起住,可她就是不肯,硬要到乡下,并坚持一个人单独过。没办法,我们只好尊重她的意见。年纪大,腿脚不利索,也很少来我们家了。如今我们长期居住在重庆,想要她来更是难。只有我们常回老家看她。没空,就三天两天电话堡电话粥。每次她总说我这个“火车头”带得好,要我自己保重身体,不要记挂她。
她告诉我,从去年开始,自己没有开火弄饭了。今天这个儿子接去吃饭,明天那个媳妇喊她去;不是孙子孙女送东西就是女儿外孙买礼品,大伙都争着尽孝。听得出来她过得很开心,我听了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
今天是我婆母娘的86生日正好碰上母亲节篇文章特殊意义。我要把这篇文章在电话里念给我婆母娘听,让她高兴高兴。
我要说:老娘啊老娘,亲爱的老娘!您年轻吃了很多很多苦,今天回想还是很值。因为,您的后代在学习、传颂您!您一定要好好保重身体,让我们大伙儿多尽一点孝!
祝我可爱可敬的婆母娘健康长寿!愿天下所有的母亲幸福快乐!

 

作者近照及简介:

网名想得开,女,生于1953年,江西人,大学文化。退休于江西省丰城矿务局设计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