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张椅子 ,  一种文化

 一视一界 2021-05-08

中国人的椅子,

不止椅子,

更是文化。

椅,是中国古典坐具,更体现的是一种庄重和典雅,蕴含着人们坐时的礼仪文化。

中国椅子的起源与发展

两千多年前,人们基本都是“席地而坐”,民间使用坐具讲究尊卑、长幼、男女。

汉代礼俗基本上沿袭周代,汉代使用的席分长短,长的可以坐三至四人、短的可以坐两人,再短的只可以坐一人。论等级,一人独坐的席高于两人席,两人席又高于三人席与四人席。

“椅子”的叫法是唐代才有的。唐代出现了早期的椅子,是由矮床和胡床兼并融合产生的,椅凳的使用渐渐多起来。

宋代椅子更为普遍,造型和结构都更合理,高度也接近现代。宋元时期一般只有家中男主人或贵宾来访才能使用椅子,妇女及下人只能坐圆凳或马扎。

唐宋之后,带靠背高坐具开始逐渐流行,于是靠背椅、圈椅、交椅、官帽椅之类陆续出现。

到了明代,就形成完备的高坐家具体系。

明晚期至清早期的图书版画中, 常可见交椅、圈椅、官帽椅,乃至所谓的太师椅,这些坐具更是一种权力的象征。

交椅:最少见但最显赫

交椅式样躺椅又称为“醉翁椅”,属于一种直靠背躺椅式交椅。

在古代绘画中时常能看到这种醉翁椅,明代唐寅《桐荫清梦图》、仇英《桐荫书静图》、明刊本《三才图会》中都有一件醉翁椅的木刻插图。

▲ 明 仇英《桐荫书静图》的醉翁椅

摆放:交椅在厅堂中陈设,以显其地位,有凌驾四座之势,俗语有“第一把交椅”之说,说明它的尊贵和崇高。比如,在历史名著《水浒传》中,宋江就坐了第一把交椅。

如果来访宾客的地位与自己相当,皆是高官显赫,就只能也以交椅接待。

▲ 宋代 《蕉荫击球图》中的圆背交椅 故宫博物院藏

太师椅:唯一用官职命名的椅子

太师椅,最早使用于宋代,最初的形式是一种类似于交椅的椅具。

到了清代,太师椅成了一种扶手椅的专称,此扶手椅的靠背板、扶手与椅面间成直角,俗称屏背式,样子庄重严谨,用料厚重,宽大夸张,装饰繁缛。

“太师”作为高官名,是尊贵、高雅的象征,在同时代的椅类家具中,能被尊称为“太师椅”的,一般都是椅类家具中的翘楚。

官帽椅: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和文化内涵

官帽椅的产生可追溯到魏晋时期,在那个时期的壁画中就有出现。

下图为五代王其翰的名画《勘书图》,图虽然不清楚,但我们看人物后边,有扶手和搭脑出头的椅子,和明式北官帽椅非常相近。

官帽椅,因椅子造型酷似古代官员的官帽而得名,此种形式的椅具始于宋元明三个时期。

它在构成中所体现出的美意味深长。

比如,搭脑、椅腿、扶手、联帮棍等线条的和谐统一;

比如,中轴对称的构成形式、温润如玉的表面质感;

比如,官帽椅还具有一种超越表象之外的功能美……

圈椅:最舒适 少有单独陈设

圈椅起源于唐代,圈椅最明显的特征是圈背连着扶手,从高到低一顺而下。

造型圆婉优美,体态丰满劲健,是中华民族独具特色的椅子样式之一。

圈椅造型为上圆下方,外圆内方。暗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乾坤之说,乾为天为圆,坤为地为方。

而外圆内方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所崇尚的一种品德,虽在处事上有所圆滑但却内在有所坚持。

▲ 清·紫檀有束腰带托泥雕花圈椅(皇宫圈椅)

故宫博物院藏

宝座

宝座产于唐朝皇宫,后于宋、元两朝完善并定型,由明朝进入顶盛。

古代为皇帝专用御制,是中国封建社会制度下的产物,象征着最高统治者至高无上、独一无二的权力和地位。

宝椅大多以紫檀制作,取材厚重,造型庄重,雕饰精巧,为使用者增添威严之感。

清式宝椅的特点是尺寸大,结构复杂,用料规范,做工精细,装饰瑰丽。宝椅上下内外,雕琢各种吉祥纹饰,显现出皇家的尊贵和豪华气派。

坐具与世相皆难免变迁,但所不变的,或许便是中国文明眼中的那种朴素之道和“上古天真”,而这实际是一种文化的渗透与传承。

这大概,才是中国文化中真正的“坐”与“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