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师古不泥—书法名家王资昌

 昵称70267733 2021-05-08

王资昌,山东人,生于1962年,墨云阁主人,自幼喜爱书法,在多年的历练下,积淀了深厚得书法功底,遍临碑帖,师古而不泥。拥有了自己独特的翰墨风格,特别精气神作品独具一格。

国家一级书法师

山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

山东名家书画院副院长

北兰亭书院特聘书法家

北京文博学院书法客座讲师 

其作品论文多次发表于报刊、杂志、并在全国级书法大赛中获奖三十余次,获国家级当代青年书法家称号。作品入编《当代书法家辞典》、《中国现代书画篆刻界名人录》、《当代硬笔书法家辞林》、《中国书画名家365》、《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中国书法名家作品集》、《北京市第二届书法家作品集》等多部大型辞书。作品曾多次被作为国礼赠送给各国贵宾;英、美、法、日、韩等各国及港、澳、台等国际友人及大型博物馆均有收藏


王资昌认为,从根本上讲精气神并不是一个整的词语,而是完全分开的三个字,从根源上来看,是和道家的精、气、神概念相吻合的。在古代的原始哲学中,精气神不仅有'精气’的概念,而且有'精神’的概念,这种认识在他的书法创作中有着非常积极的指导意义。他的书法不仅是一种书法技巧,更多的是一种书法艺术的内涵、为人处事的人格魅力、以及对艺术人生境界追求的一种心得和感悟。因此,王资昌传承的不仅是道家的书法技巧,更多的是传承了道家对书法艺术的态度和感悟,把这种艺术升华到更高的境界,并使之发扬光大。


王资昌作书时,精气神贯注在书家与纸张之间,身心如被洗礼后般澄澈、明净,思绪里仅剩下纯澈的空灵跳跃着无限的情思。作为静态成品的书法作品,笔法、墨法、章法都是其内在生命力流动的基础。这种意蕴是书法艺术创作的潜在动力和内涵修养,失却这种动力,任何书法都会暗淡无光,犹如失去了书法家心中对于书法美感的深入把握和精准表现。刘江那种忽而笔意如疾风落叶卷舒开合,忽而形象如紫燕穿林娇俏别致,说“神鬼助此道”并不为过。




《文心雕龙》里曾这样评价书法创作:“文以载道,以书焕彩,书法之道神采至上,而形质次之 ”。也就是说书法艺术的精妙绝伦之处就在于,它是由书法家流动的意识气韵凝聚产生的。书法作品在笔法、墨法、章法等理性规律中,通过作者力道和心绪的酝酿成形线条的有机流动,生动地表现着文字背后的气势和韵味,流淌出自然界的生命气势和作者的喜怒哀乐。这种主客相融,通联了时代精神与审美趣味和宇宙生命的声声不息,使书法艺术用简单的线条媒介负裁了传统文化的精神意向,沟通了物、人、天,实现了“气韵生动”。

​王资昌认为,道教艺术的特点即大象无形,以艺近乎道,所以“道”便是所有艺术的最高追求。他依据道家阴阳的论述,贵盈、贵虚、惟逸、惟静,以及笔力中各种力量的平衡,凸显大家气象,笔锋仙风道骨,刚柔并济,笔划虚实有度,结构让而不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