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理学:一个人的眼睛,会暴露他真实的内心,错不了

 彭飞书馆 2021-05-08


1

古罗马诗人奥维特曾说:“沉默的眼光中,常有声音和话语。”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视线是交流的前奏,在那目光与目光的交融中,学识、品性、情操、趣味皆可展现,谎言与欺骗也变得无处可藏。

阅读古代的文学作品,我们会发现作品中经常会用“暗送秋波”、“心许目成”等词来形容男女之间的爱恋。到如今,在形容两性关系的时候,我们也常会用到“眉来眼去”、“眉目传情”等词。这很好地说明,从古至今,人们都喜欢用“眼睛”来传递心中的想法。

心理学家指出,其实从心理学上讲,通过眼睛来传情达意,向对方暗示自己内心的想法,是一种极其普遍的心理现象。从生理学的角度上验证,有研究表明:“眼球后方感光灵敏的角膜处含有数量惊人的感光细胞,将近1.37亿个,这些感光细胞在任何时间都可同时处理150万条信息,并将这些信息迅速传至大脑。这也同时决定了眼睛在人的五种器官中是最敏锐的,大概占感觉领域的70%以上。”

这样的话,纵使眼神稍纵即逝,但也能传播出千万条信息,表达丰富的感情和此时所思所想,传递出内心的“悄悄话”。

2

在西方有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可以帮我们印证眼睛的“能力”所在:

话说有几个狡猾的赌徒,他们下注时总是先用小金额下赌注试探,与此同时密切关注庄家的反映,如果发现庄家的瞳孔突然扩大,那就表明他们押中了,于是狡猾的赌徒们就大大地加注。结果可怜的庄家输了钱还不知道怎么回事。

暂不讨论这个故事的真实性,但由此却可说明眼睛的变化与人的心理活动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德国著名心理学家梅赛因曾说:“眼睛是了解一个人最好的工具。”言行会说谎,但眼睛不会说谎,因为眼睛诉说的是内心深处的语言。

一个人可能会欺骗他人,但绝不会欺骗自己的内心。比如说在生活中再平常不过的谈话,如果你引出一个话题后,对方会时不时移开眼光直视远方,那就在“暗示”你目前聊的这个话题他不感兴趣,根本不关心你在说什么,如果你是个“识趣”的人,就应该立刻终止这个话题;

如果当你说到某句话或某件事时,对方的眼光突然暗淡下来,那就表明你目前所讲的可能让他联想到了某些不愉快的过往,这时你最好换一个话题,不要在人家“伤口上撒盐”;

如果你聊到一个话题时对方的眼睛突然明亮起来,那就在暗示你,你说的他很感兴趣,能引起他的共鸣,这时你就可以大胆地讲下去。

3

其实不仅在生活中需要注意对方的眼睛,在职场上更应该如此,要学会通过对眼睛的观察,洞悉上司、同事或下属的内心想法,这样你就能在工作中做到游刃有余。

比如说,如果平常上司是友好和坦率地看着你,甚至时不时还对你眨眨眼,那就在“暗示”他对你的工作能力还是比较认可的,你挺讨他喜欢,这时你就可以放松自己的心态,试着和自己的上司开开玩笑,增进彼此的感情;

但如果你在向上司汇报工作时,他头都不抬,或者时不时还向室外凝视,那么这是个非常糟糕的信号,表明你在他心中还没有得到认可,甚至在有些方面还被他厌恶,这时你就要在以后的工作中多加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踏实肯干,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

与此同时,通过观察一个人眼睛的变化,我们可以判断他是否在说谎。中国有个成语,叫“做贼心虚”。偷窃者在被人盘问时,眼角会不自觉地往上翘或者眼球的转动速度比说话的节奏还快,这是因为谎言和欺骗最终会显露在眼睛里。

心理学上认为,说谎的人他的眼神是飘忽不定的,而且说话会突然没有底气;而诚实的人,眼睛坚定浑厚,眼神沉重踏实,你甚至会觉得是他的眼神让他的叙说充满了感染力和说服力。在于朋友交往的过程中,可以凭此来判断朋友是不是在对你撒谎。

4

除此之外,在处理两性关系的问题上,眼睛传递心理暗示也表现得尤为明显,也更为细腻和贴切。比如说只看了一眼异性,就故意迅速将视线移开往别处看的人,恰恰表明其渴望和异性交往,心理学上称这位“反向作用”;

再比如很多人都曾有过的经历,喜欢一个女孩时,经常会渴望时不时地和她对视,将对方引导到自己心上,而且在两人眼神交融的那一刹那,会突然感觉到心花怒放。在使用眼神上,女性则显得更具有优势。

现代的女性常会在眼部化妆,这样做不仅是为了增强美感,更是为了最大程度上提升眼神的感染力,营造一种“媚态”,来捕捉男方眼睛里隐藏着的喜讯和爱意。

有时女孩只要用一个眼神,就能瞬间俘获男孩的心,这绝不是夸大其词,眼睛的魅力就在于此。

古人云:“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为什么古人也讲究将约会的地点选在较暗的地方呢?除了避免女孩害羞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往往在较暗的地方,互通情愫的男女双方在深深凝视中瞳孔会迅速地放大,此时各自都更容易被对方的魅力所吸引,使两颗相爱的心得以抚摸、渗透、交织、融合。

总之,眼睛——会暴露一个人的内心,可以传递出心理所暗示的“悄悄话”。其实这一真理,孟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给我们阐述过了:“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嘹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眼睛昏花)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廋(藏匿)哉?”听孟夫子言,善恶真假皆在眼中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