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猪价上涨时,大家感叹吃不起,现在降到10元时代了,为何仍不买?

 昵称trhe5tFI 2021-05-09

近日与几个农村老头闲聊,大家都对目前有一个现象感到有些不理解,那就是过去猪价“一飞冲天”时,猪肉卖不出去尚可理解,可现在猪价已经回到了10元时代,感觉还是没有多少人购买,几个农村老头叽叽喳喳议论了半天,也没有说出个所以然。我也是农村老人中的一员,对这个现象虽然也觉得有些“蹊跷”,不过我认为这也是符合猪市规律的表现。

大家不妨简单回顾一下前几年猪市的行情表现情况,给我的感觉,就像是坐“过山车”,一会在低谷、一会在山峰,大起大落、波澜起伏,让消费者和农村很多的养殖户体会到了什么叫“几多欢喜几多愁”。去年以前,生猪和肉价“一飞冲天”,甚至一度突破了历史记录,可进入2021年不久,行情又出人意料地持续下跌,猪价从2019年下半年每斤21元的高价,快速回落到现在的10元左右,同时肉价也在跟着回落,基本跌到了17元一斤左右。按理说这时候的猪肉应该是销量不愁了吧,可实际情况却是并没增加多少,这是为何呢?洒脱农人今天就抛开农村人的身份、站在一个消费者的角度来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欢迎大家一起讨论:

1、前期的猪肉高价和一些猪病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肉食习惯

猪肉本来是我们多数人的传统肉食,也是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饮食习惯,按照村里李老头的说法,三天不吃猪肉,肚子里就清汤寡水的,饿得也很快,确实离不开猪肉啊。但是前两年由于“小非”猪病的侵染,导致很多农村养殖户损失惨重,生猪产能急剧下降,猪价就一天一个样地“蹭蹭”上涨,形成消费者眼中的“天价”。

于是消费者局限于有限的收入来源,不得不暂时减少对猪肉的需求,改用单价稍低一些的鸡鸭鹅鱼和羊牛肉等来替代,时间长了,慢慢地就脱离了原来的肉食习惯,对猪肉的吃与不吃就显得无关紧要了。

2、“人心不足蛇吞象”,消费者低了还盼着更低

人们的需求永远都是不会满足的,这个道理就连我们农村人也明白。当某一个需求得到满足后,必然就会有更高的需求出现,所以农村有句老话叫做“人心不足蛇吞象”,说的就是这样的心理活动。

现在猪价大幅度下跌,肉价也在逐渐回落,虽然目前单价与过去相比,已经少了很多,但是站在消费者的角度,心里还认为会下降而并不急于购买,反正有其他肉食品代替,所以还会继续观望、等待跌落到更低的价位再作打算。

3、目前时段本身就是猪肉的消费淡季

每年春节结束后的两三个月,都是猪肉销售的淡季,这是一种例行的现象。因为这时候很多家庭春节前预备的猪肉还没有吃完,特别是我们农村家庭,基本都还有很多的腌肉、腊肉存在,用不着去购买新鲜猪肉。因此这段时间本身也是猪肉市场清淡的时候,再加上人们肉食习惯的改变,给人的感觉就是消费者不愿意买猪肉了。

4、生猪价虽然到了“10元时代”,但肉价每斤还在15元以上

大家仔细观察一下就会发现,目前猪价的下跌幅度确实很大,基本上是翻倍回落,很多地方确实是进入到了“10元时代”,但是肉价的回落却与猪价的下跌不成正比。现在市场上的新鲜猪肉,每斤仍然还在15元以上,就连超 市里的猪肉,也需要20元左右一斤。

这样的猪肉价与前两年时相比,确实回落了不少,但是与过去相比,仍然处于高位,消费者还是不敢随心所欲地去消费。

5、消费者收入状况不理想,腰包“不硬”,消费变得更加节制

2020年爆发的特殊事件,我不说大家也知道,当时各地企业停摆、很多农村地区封村封路,很多人无法外出务工挣钱,只能待在家里共同防疫,收入自然大受影响。

现在我们虽然取得了防疫的胜利,各行各业也都趋于正常生产。但是国际国内的总体经济形势,仍然不是很理想,人们的收入状况仍然堪忧,腰包“不硬”,消费上自然也只能克制了。

总结起来,我认为上述5个方面的因素,就是导致现在猪价虽进入到“10元时代”、但消费者仍不愿尽情购买的原因。要想提振消费者对猪肉的兴趣,我认为根本的办法,就是要提高人们的收入,只有消费者的腰包硬了,才能随心所欲地消费!

大家觉得是这样的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