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德国二战十大元帅

 老刘tdrhg 2021-05-09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世界各个国家,不论是法西斯阵营还是反法西斯阵营,都涌现出了非常多优秀的将领。相信大家对于咱们国家的开国十大元帅已经非常的了解了。

那么在今天小编就仅仅简单介绍一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的十大元帅,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德国二战十大元帅

十、卡尔·邓尼茨(Karl Doenitz,1891年9月16日—1980年12月24日),出生于德国柏林近郊小镇格林瑙,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德国杰出的海军将领,著名的军事家、统帅,德国总统、国防军最高统帅、海军元帅。

卡尔·邓尼茨于1891年9月16日出生在柏林。在一战中,他担任潜艇艇长,1918年10月被英军俘虏。直到1920年才返回德国,并再次加入德国海军。回国后,邓尼茨倾心研究潜艇战术,研究潜艇,训练潜艇人员,复苏德国潜艇力量。二战开始后,邓尼茨成为德国潜艇部队指挥官。他发明了“狼群战术”。运用这一战术,让盟军损失了2491艘舰船。1943年1月,邓尼茨担任海军总司令,同年被授予海军元帅军衔。1944年1月30日希特勒曾送他一枚金质纳粹党章,因此他认为自己是纳粹荣誉党员。1945年4月20日,邓尼茨被任命为德国北方部队和民防司令。1945年4月30日,希特勒自杀,在死前留下了一份政治遗嘱。在遗嘱里,任命邓尼茨为德意志帝国总统和国防军最高统帅。在纽伦堡审判中,邓尼茨被判处10年监禁。1956年10月1日,邓尼茨被释放,居住在德国北部的一个村子里。出狱后,继续宣传纳粹精神及复仇主义。1980年12月24日,邓尼茨因心脏病去世,享年89岁,是德国二战时期的27名元帅(帝国元帅1名、陆军元帅19名,海军元帅2名,空军元帅5名)中最后一个去世的。

德国二战十大元帅

九、埃里希·约翰·阿尔伯特·雷德尔(Erich Raeder,1876年4月24日—1960年11月6日),纳粹德国海军元帅,军事统帅。为继阿尔弗雷德·冯·提尔皮茨后德国第一位获此头衔者。

雷德尔是一位对近代德国海军产生过重要影响的人物。从1928年10月他担任德国海军部长开始,到1943年2月因与希特勒发生分歧主动辞去海军总司令一职为止,雷德尔实际领导德国海军长达15年之久。无疑,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德国海军的重建和侵略扩张都深深打上了雷德尔的印记。

雷德尔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留任在魏玛共和国海军中,在成为海军总司令后暗中重组了贫弱的德国海军,为其往后扩军时打下重要基础,并要求全军勿干涉政治。当希特勒上台后,雷德尔向其提出建设庞大舰队的Z计划,但由于错估与英国交战的时间而令该计划终止,只得以少量兵力应战。

在二战期间,雷德尔主要以巡洋舰和快速战舰对盟军交通线攻击,虽小有斩获却未取得决定性胜利。之后还策划了入侵挪威的“威瑟堡行动”和派遣耗费无数资源建造的俾斯麦号战舰攻击大西洋航线的“莱茵演习行动”,由于后者被英军击沉,从此希特勒对水面舰队的信心尽失,将取得战果的期望转至卡尔·邓尼茨的潜艇部队,雷德尔也因此被冷落。1943年时,由于水面舰队无法达成希特勒期望的战绩而被勒令拆解,雷德尔以辞职表示抗议,其职位被邓尼兹所接替。二战结束后,雷德尔被纽伦堡军事法庭判处终身监禁,但于1955年获释,1960年11月6日病逝于基尔。

德国二战十大元帅

八、汉斯·京特·冯·克卢格(Günther·von·Kluge, 1882年10月30日-1944年8月19日),纳粹德国陆军元帅(1940.7.19),著名军事家、统帅。人称聪明的汉斯。以在政治上的摇摆和在东线的艰苦防御战出名。

德国二战十大元帅

七、费迪南德·舍尔纳(Ferdinand Schorner,1892年6月12日——1973年7月2日),出生于慕尼黑,德国陆军元帅。

费迪南德·舍尔纳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当时是一名年轻军官,1941年任山地师师长、参加入侵希腊的行动。1942年任第19山地军军长、进犯苏联北极地区的摩尔曼斯克,1943年任驻乌克兰第40装甲军军长、1944年先后任陆军总司令部国社党指挥参谋部参谋长、南乌克兰集团军群司令、北方集团军群司令。1945年1月任中央集团军群司令,4月任陆军总司令,晋升元帅。战后作为战犯在苏联被监禁10年。1955年获释去西德。1957年又因杀害东德士兵罪被判刑4年半。因健康原因1960年获释。1973年死于慕尼黑。

德国二战十大元帅

六、费多尔·冯·博克(Fedor von Bock,1880年12月3日—1945年5月5日),出生于勃兰登堡省库斯特林的军人世家,德国元帅。

博克的父亲曾升至少将,母亲也是军人家庭出身,博克从小就向往成为真正的军人,在军界大干一番。博克先后到格罗斯利希特菲尔德军校和波茨坦军校学习。1898年,博克以优异成绩从军校毕业,获得少尉军衔,1905年,任营部副官,1907年,任团部副官,1908年,晋升为中尉。1910年,博克调入总参谋部任职。1912年,博克晋升为上尉。1945年5月5日,博克死于英军轰炸。博克生前在陆军中获得“库斯特林的圣火”绰号。

德国二战十大元帅

五、奥托·莫里茨·瓦尔特·莫德尔,德国陆军元帅,因为防御能力出色,被称为“防守大师”、“希特勒的救火队员”。

  沃尔特·莫德尔元帅在德国陆军元帅中算是一位后起之秀,但他在德国最后时刻所表现出的军事才华,令盟军指挥官们侧目,他被希特勒本人称为'东线的救星'。

  1944年12月16日,他指挥的突出部之战即阿登攻势中,他的指挥和组织才华被淋漓尽致地发挥了出来,这一突如其来的进攻令西线盟军战线崩溃,德国最后的这场攻势最终以惨败收场。莫德尔元帅于1945年4月鲁尔战役失败,无力回天,自杀身亡。

德国二战十大元帅

四、卡尔·鲁道夫·格尔德·冯·伦德施泰特(德文:Karl Rudolf Gerd von Rundstedt,1875年12月12日-1953年2月24日),纳粹德国元帅,军事家,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最能干的指挥官。曾指挥第2集团军入侵捷克,指挥南方集团军群入侵波兰。对苏联的入侵期间,伦德施泰特指挥的南方集团军群,围歼了当时苏联元帅布琼尼部队的主力。暗杀希特勒的事件败露后,伦德施泰特认为这是一种叛逆行为,他说:“作为一个军人,要受宣誓效忠的约束。”1945年5月1日,伦德施泰特被美军俘获,后来又被引渡给英国人。1949年因身体虚弱,他在一所养老院里度过余生,1953年2月24日死于心脏病。

德国二战十大元帅

三、阿尔贝特·凯塞林(德语:Albert Kesselring,1885年11月30日-1960年7月16日),第二次世界大战纳粹德国空军元帅。在横跨两次世界大战的军事生涯中,丰富的经验和学识,使凯塞林成为了纳粹德国最具指挥能力的将领之一,并跻身仅有27人的钻石橡叶双剑骑士铁十字勋章获得者之列。凯塞林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军将领中最受欢迎的一位,其对手盟军也给他取了个“微笑的阿尔贝特”的绰号。

1904年他以见习军官的身份加入了巴伐利亚陆军,服务于炮兵部门。1912年,完成了作为气球观测员的训练。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他曾在东西两线服役过。之后,尽管未曾进入巴伐利亚军事学院研修,凯塞林还是被分配至总参谋部服务。凯塞林在战后留于德国陆军中,于1933年离职,并赴任帝国航空部行政首长。并在1936至1938年期间担任空军参谋长。

二战期间,凯塞林指挥空军参与了波兰与法国的入侵行动、不列颠战役和巴巴罗萨行动;他亦曾担任南方战区总司令,指挥地中海和北非战场全部的德军部队;在二战最后几天里,凯塞林还担任德军西线总司令。凯塞林的军事才能与成就甚至赢得了盟军的尊敬,但其名声也因为属下部队在意大利的屠杀行径而受损。

战后,凯塞林被宣判战争罪,并判处死刑,但随后改为无期徒刑。由于媒体宣传与政治因素,官方对外声称因“健康理由”而将凯塞林于1952年释放。凯塞林也是仅有的三位出版个人回忆录的纳粹德国陆海空军元帅之一,其书名为《最后一日的士兵》。

德国二战十大元帅

二、埃尔温·隆美尔(德语:Erwin Rommel,1891年11月15日——1944年10月14日),纳粹德国陆军元帅,军事家、战术家、理论家。

1910年7月从军,一战时随军开赴法国,后又在东线与罗马尼亚人和意大利人作战,被德皇授予蓝马克斯勋章。一战后曾担任过步兵营长、陆军学院教官。1938年隆美尔少将任元首大本营司令。1940年2月任德军第7装甲师师长,使该师赢得了“魔鬼之师”的称号。1941年1月希特勒挑选隆美尔中将任驻非洲军团军长。他到达北非后,不到两个月,就迅速扭转了北非战局的初期局势,被提拔为上将。

1942年6月被晋升为德国陆军元帅。二战期间,隆美尔被卷进了密谋推翻希特勒的计划中,在希特勒的逼迫之下,隆美尔被迫于1944年10月14日在卡车上服毒自尽,时年53岁。

德国二战十大元帅

隆美尔绰号“沙漠之狐”、“帝国之鹰”,与曼施坦因与古德里安一起被后人并称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的三大名将。对他的评价趋于两极化,支持的人将其称为纳粹战神,他高明的军事素质和出色的战术指挥才能,受到了许多军事爱好者的尊崇,甚至是著名军事家的尊敬和崇拜;反对的人根据他战略的失误,将其称为“战术上的巨人,战略上的矮子”;鉴于隆美尔既曾经是希特勒麾下最得力的将领之一,又是纳粹政权的侵略工具,因此也被称为“二战纵火犯”。

德国二战十大元帅

一、埃里希·冯·曼施坦因(德文:Erich von Manstein),原名埃里希·冯·莱温斯基(德文:Erich Von Lewinski),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波兰裔纳粹德国高级指挥官,杰出的军事家、战略家,纳粹德国德意志国防军中最负盛名的指挥官之一。与埃尔温·隆美尔和海因茨·威廉·古德里安并称为二战期间纳粹德国三大名将。

曼施坦因1887年11月24日出生于德国柏林。1906年从柏林军官学校毕业后在步兵团服役,1913年入军事学院。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任副官和师作战科长,参加东、西两线作战。1934年任第3军区参谋长,1936年任陆军总参谋部第一总军务长,参与制订入侵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和法国的作战方案。1938年任第18师师长,参加占领苏台德区的行动。

1939年9月任南方集团军群参谋长,参加德波战争。10月调任西线A集团军群参谋长,提出以装甲部队经阿登地区入侵法国的作战计划,为希特勒所采纳。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后,率部参加对列宁格勒方向的进攻。9月任第11集团军司令,在克里木作战。翌年7月占领塞瓦斯托波尔,晋元帅。8月率部转战列宁格勒。11月奉命救援被合围在斯大林格勒的第6集团军,未果。1943年2月对苏军发起反攻,再克哈尔科夫。后在库尔斯克会战中失败。1944年3月被解职,1945年被英军俘获。1949年被英国军事法庭判处18年徒刑。1953年获释,成为了西德政府的高级顾问,并成为其名誉参谋长。1973年6月10日卒于慕尼黑附近的伊申豪森。著有战争回忆录《失去的胜利》《士兵的一生:1887-1939》。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