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父母老了,最大的心酸,不是子女不孝,而是……

 美文阳光 2021-05-09

图片

作者:韩九叔
来源:国学文刊(GuoXuewenkan)

图片

图片 

父母老了,最大的心酸,不是子女不孝,而是自己成为子女的负担!
 
人生在世,付出与收获不对等的事情有很多,但大部分都是偶然。
 
而父母的付出与收获不对等,却是必然。
 
正如祭文《妈妈》里写的:
 
妈妈给孩子再多,
总感到还有很多亏欠。
孩子给妈妈很少,
都说是孝心一片。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父母老了,到了可以安享晚年的时候,却害怕拖累子女。
 
这不仅是父母的心酸,更是为人子女的悲哀。

01

欠父母的债,一生难还清
 
人一生,只欠两个人:一个爹,一个娘。
 
父母给了我们生命,养育我们成人,是我们一生的贵人。
 
他们是恩人里,最无私的那一个。
 
无论贫穷、疾病,始终站在我们身边,不离不弃。
 
父母尚在的人,心里总会多一分底气,人生也还有退路。
 
所以总想着等等,再等等,再来尽孝。
 
毕淑敏写过:“我们都相信来日方长,相信衣锦还乡的那一天,可以从容尽孝,
 
可惜我们都很健忘,常常忘了时间的残酷,忘了人生的短暂,忘了世上有永远无法报答的恩情,忘了生命本身有不堪一击的脆弱。”
 
父母是我们的根,却要先枯萎。
 
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最是无情,令人无奈。
 
古时,孔子提倡:“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这并非反对天下子女看世界、追逐梦想,而是劝诫人们:及时行孝。
 
为人子女,可以适时高飞,但也要记得回到生命的来处,回到梦开始的地方。
 
看看那双饱经风霜的手,看看那单薄且无助的背影。
 
别让“子欲养而亲不待”,成为一生的遗憾。
 

图片

02

别埋怨父母,别嫌弃父母
 
常言道:“天下无不是父母。”
 
这句话的意思,不应该停留于“父母做什么都是对的”,难以服人。
 
父母为孩子着想的言行,即便是错的,也应该被宽恕、被理解,甚至被感恩。
 
或许有人认为,不论好坏都感恩父母对自己做的一切,这是愚孝,其实并非如此。
 
《孟子》里讲:“父母爱之,喜而不忘;父母恶之,劳而不怨。”
 
每个人,表达爱的方式都会有所不同,我们的父母也是如此,或严厉或慈爱,或沉默或唠叨。
 
为人子女,只有站在父母的角度,理解他们的用心良苦,才能与生活握手言和。
 
生活中,很多白眼狼认为自己的不孝,是父母罪有应得。
 
不孝的人,自己都没有做到完美无暇,却总奢望父母毫无缺陷。
 
面对失败时,他们总把问题怪罪到原生家庭头上:
 
父母出身太低,导致自己爬不上想要的位置;
 
父母能力太差,无法帮助自己的家庭和事业……
 
他们从未想过,是父母的全力托举,才有了自己眼前的世界。
 
《菜根谭》有言:人有恩于我不可忘,而怨则不可不忘。
 
连父母都无法包容的人,永远也过不好这一生。

 图片

03

及时尽孝,善待父母
 
听过一个民间传说,让人毛骨悚然:
 
古时,有一种特殊的丧葬方式——瓦罐坟。
 
为了节约粮食,家里的老人一过60岁,孩子就要将他送入提前挖好、像瓦罐一样的墓穴里。
 
孩子每天过来送一次饭,然后在坟上添一块砖。
 
直到把墓穴完全封住,孩子就不再送饭了。
 
老人在里面,要么活活饿死,要么窒息身亡。
 
据说,里面的老人,大多心甘情愿。
 
宁愿亲眼看到死神降临也不愿拖累子女的人,很勇敢,也很心酸。
 
眼睁睁看着父母离去却无能为力的人,阴影,一辈子都会留在心底。
 
作家张嘉佳说:真心对你好的人不会很多,一个也别弄丢了。
 
人最大的幸福,永远都不是什么成功、富有,而是上有老。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为人子女,一定要及时尽孝,善待父母。

 图片

04

再肥沃的福田,不浇水,也会贫瘠;
 
再悠长的岁月,不尽孝,也会遗憾。
 
孟子曰:“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
 
人生在世,有一种顶级孝顺:
 
体谅父母的无奈、包容父母的过错、理解父母的行为、尊重父母的选择。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