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放不下一个人,不用刻意断了联系

 说爱情感 2021-05-09

在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里都曾出现过一个刻骨铭心的人,他(她)或许会成为我们的伴侣,然后因为有缘无分而分开。

又或许是惊鸿一瞥之后的再难忘怀,一生都无法泯灭这段记忆,但是由于各种原因,那个喜欢的人只能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存在。

以上两种情况会给人带来深刻地影响,会让我们一旦闲下来的时候,就会不由自主地想念对方,一边放不下过去,一边又无法走向未来。

这是会让人经历一场折磨,因为它意味着我们如果无法放下,也就无法继续拥有新的感情,可是人生不应该是只停留在一个时间点,应该是大步往前走才最有意义。

所以,有些难忘的人要学着慢慢放下。

你听过心理学中的白熊效应吗?

心理学上的白熊效应告诉我们,其实放不下一个人,不用刻意断了联系。

一个人被要求不允许在脑海中出现有关于白熊的身影,于是这个人不断地去弱化有关于白熊的形象,可是当他越想要这么做的时候,脑海里关于白熊的轮廓就愈发的清晰。

一件事情若是不去刻意地做还好,一旦加上了刻意就会变得艰难许多,因为人的大脑都会有逆反的作用,越是想要忘记什么,就越是会想起什么,越强迫自己不去做什么,大脑就越是会下达指令让自己去做什么。

当我们身处一段感情当中,双向奔赴的也好,单向暗恋的也好,它并不能够保证从一而终,也不能够保证心想事成,但是当它离开我们的时候,就注定是有缘无分的。

很多人没办法接受这个事实,所以他们强迫自己去放下,然后刻意断了两个人的联系,以为这样就做到了眼不见心不烦。

只是,联系断了而大脑中的记忆依旧鲜活,我们刻意不去联系对方,但是我们的大脑会由于逆反效应不断地提醒我们应该去找他(她),他(她)是那个我们难以忘怀的人。

埃姆朗·萨罗希在《一千零一面镜子》这本书中写过这样一句话:“我越是逃离,却越是靠近你,我越是背过脸,却越是看见你。”

很多事情一旦加上了刻意就会变得艰难起来,所以刻意不去联系从来都不是放下一个人的最好方式。

既然放不下,不如试着去接受

曾经深爱过的人是刻在我们记忆里的,所以,他(她)注定不可能被我们真正地遗忘,只是有时候想起来,不会再刚失去的那一刻心如刀绞罢了。

《小王子》里面的狐狸曾说,一个人如果是想要驯服另外一个人,那么这个人就需要冒着掉眼泪的风险。

同理,我们如果在想要驯服一段感情,也需要付出不可估量的代价,而且最后的结果可能是孤注一掷了,却还是没有半点效果。

与其这样,那么为何不试试顺其自然呢?

放不下的人那就选择不去放下,我们允许心里有对方的一席之地,但是我们会把更多的时间精力转移到自己的生活当中。

例如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例如在工作上拼命努力,让自己忙起来,例如在健身房里挥汗如雨,让自己的大脑集中在某一个领域上。

长此以往下去,我们的内心也仍旧有对方的存在,但此时的我们绝对不会是痛彻心扉。

因为这么长时间以来,我们已经习惯了集中精力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留给那个曾经放不下的人的时间愈发的少了。

等到某一天的偶然瞬间我们还是会想起他(她),但内心已经是云淡风轻,因为我们接受了对方已经不再属于我们的事实。

好好告别是对感情最好的尊重

有些情侣分开了,就在社交平台上公然撕破脸皮,互相辱骂对方,仿佛那个曾经深爱过的人此时是自己的仇人;

有的人像喜欢的人表白被拒之后,就恼羞成怒,各种污蔑抹黑对方。

其实这样的举动完全没有必要,它不会让关系一如从前,反而还会让别人嘲笑自己,以及显露出了自己的人品。

郑执在《生吞》这本书中写过这样一句话:“散伙是人生常态,我们又不是什么例外。只是我偶尔会想,假如那天真能重来一次,应该过得再庄严一点,正式地吃一顿饭,拍一张照片,好好看着对方的眼睛说声永别。”

放下一段感情不容易,但是失去了就是失去了,而感情的失去也并不代表我们不曾拥有过,所以,虽然结局不美好,我们也应该去怀念曾经拥有时的快乐,然后好好地说一句再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